四川内江、自贡等城市正谋求建立原酒收储基地,以破解原酒产业的低价困局。
原洒企业的低价困局
四川原酒的集群效应初显于上世纪80年代末,兴盛于上世纪90年代。一直到2000年,以邛崃、大邑、崇州、蒲江为代表的川西原酒与以泸州、宜宾为代表的川南原酒形成了整个四川原酒的鼎盛时期。四川有记录的原酒企业约2000家,加上一些作坊式企业,多达数千家。单是中国最大白酒原酒基地邛崃,规模以上的酒企就已达200余家。
邛崃一位原酒企业的负责人徐先生透露,以浓香型原酒为例,原酒价格在2万元/吨左右,调味酒价格按储存年限、窖龄等不同,从5万元到10万元不等。目前四川原酒的生产成本约在1.8万元/吨。
《四川日报》援引四川省白酒行业协会提供的数据称,2011年,四川白酒产量达到309万千升,合计280万吨左右,其中只有不到30%的是品牌白酒,其余约200万吨全是散装原酒。五粮液、泸州老窖等名优白酒动辄一瓶价格上千,而散装白酒每公斤仅十多二十元。
据中国经济视点网发布的《散装酒行业财务分析报告》显示,目前,散装原酒的平均利润率只有5%左右,甚至更低。
“散装原酒市场混乱、品牌影响力弱、利润低下。”梁铭宣昨日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四川原酒企业可以通过以小聚大、政府强化市场管理、统一规划生产渠道等措施提高影响力。
业内人士曾指出,四川原酒在一定意义上是中国白酒业的晴雨表,见证了白酒行业的起伏跌宕。他们主要向山东、河南、安徽等地进行原酒直供,促进了上述地区白酒企业的发展,不过在这个过程中,原酒企业都甘当“幕后英雄”,忽略了自我推销。
业内专家曾祖训认为,川酒产业要借助不可复制的自然地理条件,在实施国家名酒产业、地方名酒产业的同时,大力发展四川原酒产业,可以考虑将具有产量优势的四川原酒源源不断地输出至全国各地,从而形成“四川原酒+品牌优势”的现代生产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