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疑问,QE3将大大刺激各类资产价格上涨,但同时,人们会发现荷包里的钱能买的东西越来越少,因为QE同样会带来通胀之苦。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杨可瞻
每经记者 杨可瞻
潘多拉的魔盒再一次打开了。
9月14日凌晨 (北京时间),美联储宣布了新一轮量化宽松(QE),每个月额外购买400亿美元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这同时也是一次颠覆性的购债计划,因为它既没有总金额,也没有截止期限,一切都取决于就业市场何时出现实质改善。
每一轮QE都是一次别样的全球迁徙,当美联储将天量流动性注入金融体系后,银行家和投资经理又将带有富兰克林头像的美钞带到了中国、巴西等新兴市场,以投资回报率更高的房地产、股票或者大宗商品。这时,高耸的起吊机轰隆作响,一座座摩天大厦拔地而起,似乎洋溢着无须掩饰的繁荣。
毫无疑问,QE3将大大刺激各类资产价格上涨,但同时,人们会发现荷包里的钱能买的东西越来越少,因为QE同样会带来通胀之苦。
逐利风险
这是自上轮金融危机以来,美联储第三次推出QE,尽管每一次内容都有所变形,但目标不外乎通过压低信贷利率以刺激就业和住房市场。今年以来,美国的房地产市场已逐渐走出低谷,但失业率已连续42个月徘徊在8%以上,显然美联储失去了耐心。
资本是逐利且嗜血的,这也为美联储每个月400亿美元的资金注入,找到了铤而走险的理由。一方面,美国1年期存款利率只有0.58%,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仅1.83%,投资人无论是存银行或买国债追求到期收益都不划算,相比之下将美元换成别国货币有着更大的吸引力。一个普遍的做法是,将兑换的外币直接购买海外国债和股票,追求更高的回报率。
另一个显而易见的好处是,由于美联储资产负债表规模迅速扩大至2.8万亿美元,市场中增加了大量美元供给,这无疑将稀释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地位,进一步利于外币升值。据统计,无论是QE1还是QE2期间,美元指数都至多下跌了13%,暗示资金持续回流美元资产的线路将不可避免地终结,取而代之的是流入风险市场。
而在这场热钱争夺战中,新兴市场具有更强的吸引力。据专业追踪热钱流向的机构EPFR截至9月12日当周的统计,有多达16亿美元的资金流入新兴市场,其中硬通货基金吸金能力最强,净流入11亿美元。
但如果QE3引发足够的通胀担忧,资金很可能会撤离风险市场。不容忽视的是,美国10年期与30年期国债收益率差,达到一年来最大的1.21个百分点,表明通胀风险正在增加。
周期性博弈
来自前两轮量化宽松的历史经验暗示,周期性股票仍可能是QE3期间的领跑者。
据统计,在QE1期间,标普500指数成分股中表现最好的普遍为周期行业股,包括汽车制造、工业房地产、金属采矿等。但到了QE2,这些位置却被网上零售、医疗、服饰甚至是保健等行业指数取代。
另一个明显的例子是,QE1期间表现最好的标普500成分股是汽车巨头福特(506%),第三名是闪存商SANDISK(293%),两者都是典型的周期类公司。但在QE2期间,表现最好的却是主营时尚消费饰品的化石公司(197%),第二名是在线电影租赁商奈飞公司(156%),两者又均为非周期类股。
道理就隐藏在两轮QE的侧重点不同:第一轮主要购买刺激房市的MBS,故与其相关的行业普遍吸引了资金注意,比如装修建材或是产业链上的汽车等。第二轮全部用于购买国债,这更多与消费信贷有关,故资金青睐于零售或传媒等公司。有意思的是,自今年8月初至今,标普成分股中表现最好的又轮回至周期性行业,几乎均与装修建材、住宅材料等公司有关。
但随着德银预计美联储或在2013年实行购买国债计划,我们并不能完全排除非周期性行业后来居上的可能。
更令人担忧的是,美联储一次次祭出QE手段,恰恰表明它可能已经别无他法。而这手段就如同毒品,每一次使用,都会带来短暂的快乐或刺激,但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和促进时效可能递减。
不论如何,魔盒已经打开了,这一次,它将为全球经济带来什么?我们拭目以待。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