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无线充电”前景好相关公司被热炒

    2012-09-08 01:06

    每经编辑 每经实习记者 李映泉    

    每经实习记者 李映泉

    自8月以来,“3D打印”、“智慧城市”……各种新概念横空出世,在目前表现羸弱的A股市场上,这些新概念代表的个股展现出了一番别样的红火。本周,又有一个新名词“无线充电”诞生,在股民们还没有弄清楚“无线充电”究竟为何物时,已有数只“沾了光”的个股先后收获涨停。

    9月5日,诺基亚让“无线充电”闯入了国内消费者的视线。在新产品发布会上,诺基亚率先发布了两款全球最早使用无线充电技术的手机Lumia920和Lumia820。《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在这两款新产品的多项技术创新中,无线充电成为最吸引人关注的亮点。

    专家:原理为电磁感应

    为了揭开无线充电的 “神秘面纱”,《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了四川大学制造科学与工程学院的韩震宇教授。他向记者表示,无线充电的原理并不复杂,就是运用到了物理学中的无线电波和电磁感应。因为无线电波是一种电磁波,其本身能够传递能量,同时还可以穿透空气,因此使得无线电力传输成为可能。

    “无线充电确实可以带来很大的便利,”韩教授说,“但目前无线充电尚未取得较大规模实际应用,主要缘于这项技术本身具有三大制约因素:首先,无线充电效率较低,通过无线电波将电能传递的过程中,能量损耗较大;其次,无线充电作用距离较短,在1~2cm的距离内能起到比较满意的效果,但一旦距离拉长,能量的消耗将十分严重;最后,业内标准难以统一,这也是制约无线充电发展的最核心的原因。目前各大手机及家电厂商数量庞大,如果各家都只使用自己的标准,那么无线充电的应用范围将会变得很窄,失去了应有的性价比和便利性。”

    国内缺乏统一标准

    当记者提及国外已有一家“无线充电联盟”组织正在着手无线充电的标准建立时,韩教授表示,国外企业确实在数年前已经开始了建设统一标准的工作,但是中国大部分企业并不重视标准,在这方面已经落后于国外。

    “国内在短期内也很难看到较大规模的商用。由于前景不明朗,我们也无法得到有关部门和企业的资助与支持,目前这项技术的研究也几乎处于停滞状态。”韩教授表示。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查阅资料发现,“无线充电联盟”于2008年成立,其中包括诺基亚、LG、三星、飞利浦等在内的国际巨头。

    “无线充电的效率可以随着技术进步逐渐提高,作用距离通过进一步研究可以逐渐拉长,但最核心的标准需要广大厂商的积极参与和合作建设。未来这项技术确实可以为生活带来很大的便利,比如在机场,大家不同型号的手机都可以在同一个无线充电板上进行充电。”韩教授说道。

    在中国A股市场上,也有部分上市公司股价受到“无线充电概念”影响而跃跃欲试。其中,深桑达A、硕贝德因为涉及到参与“无线充电联盟”分别于9月5日和8月28日收获涨停;而青岛海尔则是缘于海尔品牌下的一款“无尾电视”产品与无线电力传输有关。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每经订报电话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无锡:15152247316 广州:020-89660257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智慧城市再燃战火 寻找血统纯正的受益公司

    下一篇

    多重大山压顶 银行股估值底在何方?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