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新捷达首秀考验一汽大众开发能力 A级车品牌淘汰赛提速

    2012-09-06 01:22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刘旭 发自成都    

    每经记者 刘旭 发自成都

    捷达这一车型于1991年进入中国市场,二十多年来奠定了一汽大众在A级车市场的强势地位。眼下,一汽大众正在成都车展上进行全新一代捷达的全球首秀。

    国内A级车市场竞争愈演愈烈。从新一代轩逸上市,到此后上海大众朗逸、北京现代朗动等A级车“扎堆”上市,汽车市场白热化的竞争,由去年的B级车市场开始向今年的A级车市场过渡。

    大众A级车明年全系升级

    在本届成都车展上,全新捷达进行了全球首秀。《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获悉,一个月后,这款新车将在一汽大众成都三厂生产。明年年初,这一车型将正式上市。

    捷达曾是一汽大众的 “开山之作”,全新捷达则检验了合资企业的研发能力,该项目从4年前开始立项,研发投入已经超过10亿元人民币,目标国产化率超过98%,是一汽大众与德国大众同步开发的项目之一。

    全新捷达是一汽大众在A级车市场不能“输”的产品,除了全新捷达之外,一汽大众今年在A级车市场还展开了一系列的排兵布阵。

    值得注意的是,从今年3月新速腾上市,到9月全新捷达亮相、新宝来下线,再到巴黎车展上第七代高尔夫即将进行全球首发,一汽大众在A级车市场将在明年实现全部产品升级。

    在新速腾上市之初,一汽大众销售公司总经理胡咏就曾表示,在乘用车市场当中,A级车所占比重最大,而且A级车也是家庭用车中最主流的产品。正因为这块蛋糕大,所以A级车细分市场可以做到更加细分。

    他说,虽然一汽大众在A级车市场当中的产品线是最丰富的,但是实际上中国消费者在A级车市场上还有很多个性化的需求,一汽大众会继续丰富A级车市场的产品线。

    就销售数据而言,新速腾自上市之初就突破了老速腾难以企及的万辆销售关口,7月新速腾销量达2.18万辆,同比增长70.5%,成为A+级车市中的冠军。

    在A级车全线发力的背景下,一汽大众今年已经4次夺得月度销量冠军,与上海通用的累计销量差距进一步缩小,成为一汽集团在乘用车领域挑战上汽集团老大地位的重要支撑。

    品牌淘汰赛提速

    A级车市场的品牌淘汰赛正在悄然发生。目前,A级车市场份额占比达到37.7%,是最大的细分市场。

    在这一细分市场,去年上半年的销量排名中,比亚迪F3和长城腾翼C30分别列在销量排名的第六位和第八位。而在今年同期销量排在前十位的车型中,已经完全不见自主品牌身影。

    “A级车市场大都被走量的车型占据,经销商利润不高,品牌竞争与其他细分市场相比并不激烈,因此过去相当长时间里,这一细分市场对于企业而言,竞争并不激烈。”汽车行业分析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靠亲民价格打开市场的自主品牌车型,正在最擅长的A级车市场遭遇阻击。数据显示,今年1~6月自主品牌车型在A级车所占的市场份额,已经从29.3%下降到26.5%,下滑明显。

    “自主品牌低端车型基本已经撤出一线市场,甚至在二三线市场自主品牌的价格优势亦不明显。”上述汽车行业分析人士告诉记者。

    市场分析人士认为,当下品牌溢价和内在技术逐渐成为A级车市场竞争的关键因素。通过B级车市场热卖,大众品牌溢价在中国市场提升明显,而后反作用于A级车市场,拉升了在这一细分领域大众品牌的单车利润和销量。

    反观其他品牌,前几年深入“田间地头”式的营销策略,铸就了部分产品至今占据着销量冠军位置,但是其品牌溢价能力却逐渐丧失。

    德系品牌在这一市场的优势地位依然存在,市场份额占比为22.6%,仅低于自主品牌。同时,值得注意的是,美系和日系在A级车市场,占有率略有上升,韩系品牌略有下降。

    数据显示,今年1~7月,在A级车市场销量排名前五位的企业分别为一汽大众、上海通用、上海大众、东风日产和一汽丰田。其中,一汽大众A级车销量共计42.69万辆,排名首位;其次是上海通用,其A级车销量40.17万辆,位居第二;而上海大众在A级车市场销量33.20万辆,排名第三。大众和通用成了最大的赢家。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凯越以累计14.7万辆的销售业绩,领衔A级车市场,超过去年排名首位的朗逸品牌,后者排名下滑至第五位。此外,分列A级车市场销量二至四位的车型为捷达、科鲁兹和宝来。可见,上海通用和南、北大众包揽了A级车市场的前五位,同时,上述五款车型半年销售均达到是十万辆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下半年,将有更多企业将车型投放的重点设定为A级车市场。来自新华信的研究报告显示,下半年,A级车市场将保持很强的产品投放力度,未来竞争态势日渐激烈。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遭遇合资自主低价冲击自主品牌车企欲抵制“不公平”竞争

    下一篇

    中国定制策略助推高增长 捷豹路虎加速全价值链导入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