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国务院医改办副主任徐善长、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和财政金融学院教授庹国柱做客新华网,解读“大病保险”新政。
2012年9月5日14:00,国务院医改办副主任徐善长、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和财政金融学院教授庹国柱做客新华网,解读“大病保险”新政。
[主持人]看来您是把大家很疑惑的问题在这里回答了。有一个问题是这样的,我们国家的老龄化非常严重,慢性病发病率很高,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在大病医疗保险出台后这个资金会不会承受更大的支付压力呢?
[徐善长]这个问题问得很好,我分两方面来讲,一个是资金的使用能不能得到可持续;其次就是人口老龄化的趋势明显加快,而且随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慢性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上涨势头也很快,这是两个非常明显的趋势,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医保怎么办?我先回答你第一个问题。我们在研究制定这个文件的过程中,在全国抽取了1亿左右的样本,根据每个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医疗消费水平以及大病发生情况进行了统计测算。要使大病保险达到实际报销比例50%以上,全国平均来讲筹资水平大概在40块钱左右。
[庹国柱]人均。
[徐善长]对,东部地区有的可能要达到60块钱,中西部有些地区低的大概在20块钱左右。现在的一个情况就是我们全国基本医保的结余2011年人均55块钱,累计结余人均133块钱。所以我们假如要实现大病保险从结余里面拿出人均40块钱左右,目前看是可以的。而且按照“十二五”医改规划要求,到2015年,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政府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360元以上,也就相当于每年财政新增40元。同时,个人缴费也相应提高。所以说从静态的数据分析来看,大病保险的筹资应该是有保障的。第二,人口老龄化和慢性病的上升,这确实是在西方一些发达国家面临的很现实的问题,所以他们医保的费用上升得很快。我七月份到法国,他们的医保赤字也一样,去年一年大概是86亿欧元,累计已经接近1000亿欧元了,法国政府也感到很头疼,因为这个费用的上涨确实与人口老龄化、慢性病发病率的上升有极大的关系。我们国家又面临非常特殊的情况,就是我们的医疗卫生体制和医保体制是在不断完善的过程当中,人口老龄化和慢性病发病率上升这两方面是共同发生的。所以我们一方面要加大医保的投入提高医保的筹资与保障水平,同时可能也要加快医疗卫生体系的建设,包括基本药物制度、基层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公立医院改革等等多个方面。这个挑战是全方面的,除了医保水平提高外其他方面也必须要同步跟上,比如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从而减轻费用、减轻慢性病的发病率;比如通过支付方式改革,加强对不合理医疗费用的管控。多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是要降低医疗费用支出,也就降低了医保的支出,这是一个综合性的政策应对,仅仅靠提高医保投入,但医疗费用上涨得更快,那医保的轮子永远赶不上医疗费用的轮子,所以必须同步进行改革,只有这样才能解决网民所担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