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王杰 发自北京
每经记者 王杰 发自北京
在经历了今年二季度的销售回暖之后,中央多次重申坚持楼市调控的立场,在此背景下,目前各地的限购政策多未松动,这也让不少地方的房屋销售陷入僵局。
但高压之下,房企促销的各种招数却已暗流涌动。
北京一家名为K2地产的房企销售人员,就通过向无购房资格的潜在购房者推销 “壳公司避限”的方式,让潜在购房者通过注册 “壳公司”,然后购房者通过“公司壳”来买房,达到“避限”的目的。
对此,K2地产项目总经理李广田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未予否认,但其强调具体情况“不是很确定”。
记者在调查中还发现,目前在北京,通过第三方注册代理公司,消费者最低只需6000元,就可成功办理一个“公司壳”,然后通过此“公司壳”逃避限购令实现买房。
“借壳”买房“避限”
8月23日下午,《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购房者身份来到北京朝阳区大望路上的K2·百合湾项目售楼处。售楼员介绍完项目情况后,询问记者的购房资格情况。当得知记者属被限购人士,且个人并无注册公司后,该售楼员介绍称,由于“公司身份”不在被限购之列,因此推荐通过注册一个“公司壳”来“避限”。
“目前项目开发商可以为购房者代理注册‘公司壳’,花两三千块钱现场注册一个公司,注册资金量没有要求。‘公司壳’的法人即是购房者。成功买房后,‘公司壳’被注销,房子也自动转到购房者名下。”该售楼员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8月28日,记者再以购房者的身份致电K2百合湾售楼处,当得知记者无购房资格,一位女售楼员推荐称,“先注册公司后买房,是逃避限购令的最后一条路了”。随后另一位男售楼员向记者表示,就是正常注册一个公司,注册后以公司的名义买房,就不在限购之列了。不过该售楼员否认开发商现场代理注册公司的做法,“我们不做代理注册,我们只是卖方。市场上有大量第三方注册代理机构”。
随后,记者就K2·百合湾向购房者推荐公司壳买房“避限”的做法,采访K2·百合湾项目开发商K2地产项目总经理李广田,对方未加以直接否认,只是称对于这个事情“不是很确定”。
6000元便可注册“公司壳”
对于以“公司壳”买房“避限”的做法,北京亚豪机构市场总监郭毅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分析称,在目前实行限购令的城市中,相对而言高端楼盘出现通过 “一个公司壳来买房达到避限”的概率较高,但是目前没有这方面的具体数据。
不过,记者在调查中发现,通过“公司壳”买房“避限”的做法,成本并不高。记者从北京通州一家注册代理事务所获悉,注册“公司壳”需要解决的主要是注册资金与注册地等两个问题。
上述事务所负责人介绍称,目前北京通州区工商局正严查代理注册中的垫资问题,目前暂不提供注册地在通州区的代理注册服务。而北京的海淀、朝阳等区县皆可提供注册地址和垫资服务,最少注册资金量为10万元,如果代理垫资注册资金,费用最便宜的仅需6000元。
对于注册“公司壳”目的仅为买房“避限”,这位负责人表示,仅为买房而规避限购令,建议在郊区注册一个“公司壳”,因为公司注册地址对于购房并无限制。注册“公司壳”的公司大多选文化、科技、商贸等行业,这些行业更容易注册成功。购房者只需将要注册公司的法人身份证原件等资料,再加40%的定金约2400元交给代理注册公司,1个月后就可拿到公司执照,然后以此“公司壳”便可买房。
“公司壳”买房风险大
通过注册“公司壳”实现买房的购房者,实际上暗藏着很多风险与隐患。全经联研究院副院长陈宝存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以“公司壳”买房“避限”的做法,是开发商为促销钻了限购令的政策空子,但以此方式购房的消费者也增加了额外的成本和风险。
这种方式要经历四道程序:注册公司、以公司名义买房、公司申请破产、将公司旗下住宅转至个人名下,这些将会带来相应的成本与风险。
一位业内人士则分析称,以“公司壳”购买的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均需按房款的3%缴纳契税,不享受税率减半的优惠;其次,公司购房要多缴纳房产税和印花税。即使是以本人名义注册的公司,想把公司购房转到个人名下,也须通过转售程序,还需缴纳相关税费后办理过户手续,且接手个人仍然须具备外地人连续5年的纳税证明或社保证明的购房资格等。
北京中堂律师事务所律师徐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建议,购房人应尽量避免以“公司壳”名义买房,除去维护公司的成本、相应的税费及偷漏税导致的风险外,公司注销时能否过户,一定程度上也取决于房管局对于政策的理解和把握,具有不可控因素。一旦房管局政策变化,很可能被要求注销公司的股东,即实际的购房人不具有购房资格。如果发生此情况,不但拿不到房产证,还有可能让房产陷入权利不明的状态。
对于地产商以推销 “壳公司”为无购房资格的买房者“避限”,从而达到促销目的的做法,郭毅认为,开发商的这种促销手段不见得能成功,最关键还是要看购房者对于楼盘的价值及升值预期的判断,并不是说购房者有了购房资质,就一定去买。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