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李娜
每经记者 李娜
本周,上证综指收于2092点,创自2009年2月中旬以来的新低。8月份汇丰PMI预览值为47.8,创下9个月以来新低,政策放松预期的落空和实体经济的低迷依旧困扰着沪深市场。
以往,标榜价值投资的基金热衷于坚定持有自己挑选的上市公司,而如今在市场愈走愈坏的情况下,基金对于短线操作的模式越来越偏爱。分析交易所数据不难发现,本周涨停的热点个股往往伴随着机构的出货行动。
基金短线密集出手
本周,A股继续震荡走势,并跌破前期几番挣扎的2100点关口。
由于市场迟迟不见好转,自去年以来,基金明显越来越热衷短线操作。年初反弹过后,5月以来,基金对市场热点股明显加强了关注,本周也不例外。
除ST股外,本周市场热点非电子板块莫属,交易所公开数据显示,以基金为首的机构席位也频繁现身该板块。
以得润电子为例,本周二至周四,得润电子股价从6元附近涨至近8元,基金也在期间进进出出。同样是电子元器件类上市公司的共达电声,在本周也连续出现机构席位买卖公司股票。环旭电子则是景顺长城系基金公司旗下的重仓股,本周也被机构选择趁股价涨停小幅抛出。
有意思的是,统计显示,本周不少机构现身卖方的上市公司,当日成交价格均有不错的表现。如股价一路上扬的金螳螂,华贸物流、朗玛信息等上市公司,机构趁涨停出货的迹象十分明显。
基金依旧不乐观
最新公布的8月汇丰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预览值为47.8,比上月终值49.3回落1.5个百分点,并创9个月新低,新出口订单、产出指数等呈全线回落态势。中国经济的日子依然艰难。
“扣除银行和两桶油的利润,上市公司的盈利少得可怜。找不到未来经济转型的引擎,市场情绪并不乐观。”某合资基金的研究人士如此表示。
海富通基金则表示,由于市场前期对政策托底的预期较强,而今中央层面“稳增长”的力度持续不达市场预期,政策面没有进一步改善的倾向,使得市场失望情绪渐浓。从盘面来看,前期涨幅领先的部分非周期板块,近期回调幅度较大,且仍不排除继续回调的可能。如果未来市场仍然是存量资金的博弈,预计和宏观经济紧密联系的周期性板块仍难有突出表现。
针对近期地方政府刺激政策的陆续出台,汇丰晋信基金公司表示,事实上,这些投资计划基本上都是当地企业和政府原有计划投资的总和,并非新的投资计划,而且这类投资计划能否实现取决于资金是否到位以及企业投资计划是否会出现调整,在当前的宏观经济面和货币政策背景下难免有“雷声大雨点小”之嫌,鉴于当前的经济困局是需求不足而非供给不足,政府再现2008年大规模投资刺激计划的可能性实在微乎其微,这不可能也不应该成为解决当前经济增长乏力的方法。
稳健配置寻求超额收益
底部震荡多时,A股仍旧选择破位下跌,基金重兵押宝高端白酒、医药等业绩稳定增长个股,普遍在二季度末获得了超额收益。随着经济持续低迷运行,基金又会给出怎样的对策?
兴全全球视野的基金经理董承非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对于未来经济的走势越来越悲观,站在这个位置上,我们也确实看不清未来推动经济的引擎所在。所以我们也面临这样一个困惑:虽然指数不断地下跌,但总感觉可供投资的标的不多。最近大中型城市房价的再次上涨也成为未来经济中的一个风险因素,但对于传统的周期性行业还是保持警惕。”
招商核心价值的基金经理认为,6月以来连续两次降息,同时财政政策更加积极,项目审批速度加快。从经济周期的角度看,因为流动性已经从边际上有所改善,并且不大可能比前期更紧,由于经济向上弹性较为有限,因此周期股的投资机会更多是交易型的,持续的时间不会太长,力度也不会很大。
提及未来的投资机会,董承非坦言,更愿意在一些今年可能经营情况不太好的公司寻找投资标的,一个企业的成长过程中,起起伏伏是很正常的,只要是优秀的管理层,如此差的经济环境反而是一个试金石。而按照A股的逻辑,在业绩下滑的时候股价往往会走向另一个极端,这有可能会带来一个非常好的买点。
“投资策略方面,坚持采取精选个股、均衡配置的方式。保持较高的股票仓位,保持消费、地产等行业的基本配置,增加金融股配置,另外增加部分优质次新股的配置。”招商核心价值基金经理进一步表示。
易方达策略成长提出的未来投资需要防范的风险包括:一是经济增速下滑带来企业利润超预期的下降,二是次新股在上市过程中的报表粉饰风险。其投资的重点配置为大消费行业以及一些优秀制造业。从中长期看,随着国内居民收入水平上升以及社会老龄化率提高,消费和医药行业依然能保持比较稳定的增长;从半年期看,政府依然强调经济转型,预计有可能出台一些包括降低税费在内的促消费政策。
同时这只老牌基金还认为,对于二级市场而言,行业间分化以及行业内公司分化将继续,注重质量管控和创新的龙头企业在这轮经济转型中将获取更大的竞争优势;与之对应的是,前几年经营粗放的企业在这轮调整中将付出很大的代价。对于市场估值的判断,二级市场估值体系“再平衡”将继续进行,估值体系逐步向海外市场靠拢。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