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董华
每经记者 董华
对博时来说,这个夏天注定不平静。在规模排名下滑的同时,公司几位核心人物也相继选择离开。
不仅仅是博时基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不完全统计显示,近两个月,已经有超过10名基金业内高管出现变动。
记者注意到,无论是处于征求意见阶段的《证券投资基金公司管理办法》,还是在修订中的《基金法》,均对基金公司员工持股有所鼓励并作出相关规定。在这种背景下,为何高管仍然选择离开?
博时再遇高管变动
8月2日,博时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师夏春因个人原因离职。此后,媒体追踪了解到,夏春其实是另谋高就,在新基金公司英大基金任主管投资的副总裁。
紧接着,8月14日,博时基金再次公告称,公司主管投资的副总裁杨锐也辞职离开。对于杨锐的去向,市场猜测是追随前总经理肖风去万向集团,但截止目前该消息未得到确认。博时基金称,杨锐在博时待了好多年了,想要休息一下。
此后,市场又开始传言,博时分管市场的副总李雪松也要离开。而博时基金给媒体的答案是,目前李雪松还在博时正常上班,而且还指导市场部的工作。
短期内,随着核心骨干均挂靴而去,博时的高层人事变动震惊业界。事实上,这让人又一次记起2010年博时的人士大变动。2010年4月,博时发布了三则离职公告。4月3日,在博时工作12年、任职副总裁9年之久的副总经理李全离开;4月15日,在博时效力10年的数量组投资总监陈亮选择了转身;当月月底,上证超大盘基金经理张晓军也离开博时。2011年5月和7月,基金经理余洋和周力离职。同年8月,在博时任职13年的总经理肖风离开。
而就在2010年8月,博时基金公司5名副总经理高管任职资格得到中国证监会的核准。一日提拔5名副总。这也被当时的市场看做是博时应对人才流失的举措。
在当时获准担任博时副总经理的有杨锐、董良泓、邵凯、李志惠、李雪松等,这些人也全部来自博时基金公司内部,5位副总均是在博时服务了5~11年的业务骨干。在当年提拔的人员中,杨锐和李雪松最终还是选择了离开,博时用职务留人的策略似乎未能取得预期效果。
博时之痛
“无能为力”也许是描述基金公司人才流失最切贴的词汇了。
没有哪家基金公司愿意眼睁睁看着自己旗下的人员流失,然后再不断招聘和培养,这种人员的不断轮换,对公司的影响无疑是十分深远的。
据了解,博时基金成立于1998年7月13日,是首批成立的五家基金管理公司之一。截至2012年6月31日,博时基金旗下共管理三十只开放式基金和两只封闭式基金,并且受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委托管理部分社保基金,以及多个企业年金账户、特定资产管理账户。
事实上,在肖风离任之后,2011年10月,37岁的何宝接过了肖风总经理的位子。上任至今,还不到一年时间。《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博时基金的资产规模为1194亿,行业排名第六,前面依次是华夏、嘉实、易方达、南方和广发等。
而从历史上来看,博时基金的排名近几年不断下滑。截至2007年末,博时以2198.33亿元的资产规模仅次于华夏基金,名列第二。2008年被嘉实超越,2009年下滑到第四,2010年跌到第五。
而在何宝进入博时之后,公司的面貌也发生了一些变化。这位新任总经理对外非常低调,媒体几乎没有人采访到他,而且据说做事严谨,周末加班也是家常便饭。何宝更加看重基金产品的业绩,用他的话说,就是“用人才推动业绩,用业绩带动规模。”而且,在日常成本和费用的控制上,公司也变得更加严厉。
另外,大股东招商证券在利润方面的要求很高,这也必须得靠规模的拉动。而在已经曝光的基金公司利润中,博时基金以2.08亿元的净利润居于榜首。据统计,2011年前十大规模的基金公司中,博时基金的净利润排在第二,仅次银华基金,但这些利润显然还不能满足股东的要求。所有这些都是摆在何宝面前的难题,到底如何解开,还需要看公司下一步的发展。
外界也在一直传言,博时基金是由于薪酬低而引发人员流失。一位熟悉博时基金的人员表示:“基本上保持平衡,不过年终奖可能有一些减少,一些人员该提升的工资可能因为各种原因没有提升,但没有降低这这种说法。”不过,因为去年行情整体较差,华夏、南方等大型基金公司也纷纷对内部员工的薪酬做了一些调整。
截至今年6月31日,博时共拥有351名员工。“博时的人员设立呈梯队状,离职的位置就会马上有人补上。”博时某内部人员表示。
事实上,何宝看重博时的两个原因之一,就是博时的优质人才。但是如何留住人才,恐怕还是一个艰难的工程。
除博时基金内部大变动之外,近期离职的还有申万菱信和东方基金。
8月10日,东方基金原督察长吕日也因个人原因离职。8月16日,又有3家基金公司发布高管变动公告。其中长盛基金常务副总经理朱剑彪因“个人及家庭原因”离任,农银汇理基金则是更换了董事长,方正富邦基金则是聘任杨广明为公司副总经理。
此外,同日离任的还有长盛基金常务副总经理朱剑彪。
实际上,上述基金公司的高管离职,是今年下半年以来基金业高管频频离职的一个缩影。
“新基金法”仍难抑人才流失?
据不完全统计,近两个月,基金业已经超过10名高管的人事变动。在王亚伟离职之后,基金行业仍然面临考验。
近期公布的《基金法》修订草案第二十三条规定,基金管理公司可以实行专业人士持股计划,建立长效激励约束机制。
同时,证监会在今年6月就《证券投资基金公司管理办法》及其配套规则修订草案公开征求意见,放松基金公司股权限制,不再限制内资比例,取消对持股5%以下股东的审核。
这些基金业内的新规,都对基金公司高管持股,员工激励做出了规定。
不过,这些业内新规似乎并没有让高管们有更多安心,仍然纷纷离开自己的岗位,另谋高就。
从目前高管离职的原因来看,基本上全是个人原因。银河证券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王群航表示:“各有各的原因,真的很难说出统一。”
而德圣基金研究中心江赛春也表示,最近基金公司高管离职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大公司的一些高管去新基金公司当领头羊;另一方面,是大公司的一些资历较深的人去新领域尝试新的发展机会。他还分析认为,除前述原因外,小公司的生存压力,大公司的股东任务和排名压力等因素也不能排除。
由于新基金公司不断审批,一些大基金公司的人员频频跳槽到中小基金公司做领头羊。不过,中小基金公司的领导更不好做,许多任职不到一年就离职的大有人在,比如信达澳银前副总宋三江。还有一些是对基金行业抱有期望的人士,也试图分基金行业的一杯羹,但往往是事与愿违,很多愿望在现实面前经常落空。
“还有公司持股,以及新 《基金法》修改对高管的激励措施。”江赛春表示,“事实上,这个措施并不是唯一影响因素。”
“基金行业是一个特殊的行业,目前新老公司交集在一起,发展机制还有待提高,生存状况面临困境,而流动性也就凸显了出来。在这种本来就是高流动性的行业,新《基金法》只能说是有一些促进作用,但不能从根本上抑制基金行业人才的流动。”一位业内人士分析称。
据了解,基金公司补缺离职空位主要是从内部调任。7月5日,在范勇宏离职后,暂代华夏基金总经理职位的滕天鸣正式任命上任。不过,也不排除有空降兵。比如博时基金的何宝原先虽有一定的投资经历,但有关业绩方面的资料并不多。公开资料显示,何宝曾在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以及中投任职。
在基金行业,也不乏有一些人员比较稳定的公司,比如兴业全球,嘉实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这类公司在企业文化、员工薪酬、管理层内部协调和发展稳定性上都有优势。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