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地方稳增长 钱从何来?

    2012-08-07 00:59

    新阶段的稳增长与以往相比有了不少变化,最突出的一点是市场力量在增强。各地的投资计划并不都是政府投资,地方政府也不可能有这样的能力来承担巨额投资。

    刘尚希(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

    自从今年全国经济增速趋缓、中央强调要“把稳增长放到更重要的位置”以来,地方以投资为核心的稳增长计划接二连三出台,仅在今年7月,宁波、南京、长沙等地就先后推出以投资为主的稳增长地方政策。其中,尤其以贵州省和湖南长沙市的宏大投资计划令人关注。

    7月23日,在贵州省政府参与的一次研讨会上,初步提出了10个国家级重大项目、50个省级重大项目和200多个省级重点项目,筛选出的项目预计投资总额将达3万亿元。7月26日,长沙市宣布2012年的重大推介项目195个,总投资超过8000亿元。尽管这些项目投资分布在若干年,但总额动辄以千亿、万亿计的天文数字仍引发了不少质疑、批评和担忧。

    核心问题:钱怎么来、怎么用

    这样的疑问,其实从来不曾消失。两年前,即2010年3月,湖北省曾出台更为宏大的投资计划——全省重大项目库入库项目3.76万个,投资总规模超过12万亿。这一投资计划的总额达到当时湖北省GDP的10倍,也是中央版“4万亿”刺激政策的3倍。这一举动由此引发不少质疑。今年上半年,湖北省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7642.4亿元,同比增长28.1%,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7.7个百分点、高于中部平均水平2.8个百分点,总量和增幅均居中部第二位。从全国来看,正如从湖北显示的那样,今年地方投资增速呈现东中西分化的局面,中西部较高,东部较低。最典型的是,今年上半年贵州固定资产投资58.1%,而上海只有4.5%,相差约12倍。

    地方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的投资冲动引发 “钱从何来”的疑问,仅仅从数字上是找不到答案的,或者说,仅仅从地方抛出的各种投资计划来质疑,也难以发现真相。

    地方的投资冲动由来已久。只要工业化尤其是城镇化在我国整体上还没有“完工”,投资在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中仍将扮演主角。要想更大更好地发挥消费在拉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是全国的一个整体性要求和政策方向,各地难以齐步走,而在短期内实现也是不现实的。地方的投资冲动犹如人的激情,具有两面性。若理性导航,那将是巨大的建设力量,是我国发展的重要动力;若仍由GDP崇拜导航,那将会产生巨大的破坏力,是我国发展的巨大风险和潜伏危机。因此,投资本身不是问题,如何投资才是问题所在。融资也不是问题,如何融资才是真正的问题。顺着这个逻辑,“钱从何来”不是实质性问题,关键是“钱怎么来、怎么用”?其中的风险是否被揭示、被认识、被控制,这才是根本。

    基本路径:处理好与市场关系

    其实,该担心的不是钱,而是地方政府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职能定位,这是钱背后隐藏的核心,也是众多争议的源头。

    从宏观调控的视角来观察,与中央主导的2008年“4万亿”保增长方案不同,这次是地方唱主角。由于中央仅仅提出基本方针和方向,没有具体的统一部署,地方稳增长当前显现出“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热闹景象。若是延长观察的时间跨度,从1998年、2008年再到现在,不难发现地方在调控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越来越大,自主性越来越强,这反映出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在调整,在宏观调控中的分工悄悄发生了变化。

    1998年,面对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冲击,国家首次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但只限于中央;2008年,国家再次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而地方在“4万亿”的大盘子中承担的份额已达到2/3;而在当前,中央提出政策方向后,稳增长的具体“施工”任务交给了地方政府。正是中央与地方在调控经济中的分工发生了变化,地方稳增长的投资热才会一波接一波。这种变化与全国性的社会基础设施建设,如“铁、公、机”之类目前已无多大空间有关,区域性的基础设施建设仍有很大余地,这无疑是要由地方来实施。从中也不难发现,地方投资热潮不只是与当前的经济增速下行有关,也与我国社会基础设施建设的空间变化有联系,与各地的城镇化更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新阶段的稳增长与以往相比有了不少变化,最突出的一点是市场力量在增强。各地的投资计划并不都是政府投资,地方政府也不可能有这样的能力来承担巨额投资。从2012年1~5月来看,民间投资相当强劲,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的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分别为24.3%、27.4%和32.6%。在大量民间投资找不到出路的情况下,如果地方政府引导得当,应当说钱是不用发愁的。

    当前面对的问题是,民间有钱,而政府没钱。怎么办?一是替代市场:政府借钱自己上,撇开市场自己干;二是用好市场:政府搞好规划,改善引导方式,把民间的钱引到实体经济和有现金流的基础设施建设上;三是政府与市场结合起来:借鉴国外的PPP模式,实现政府与市场分工基础上的合作。

    不言而喻,当前地方的选择应当是第二种和第三种方式。至于市场完全无法介入的一些公共设施建设,那当然是政府的责任所在,在当前财力紧张的情况下,则要量力而行,不可追求“跨越”。文化设施、医疗机构、各类学校、环保等公益性领域,社会力量也可发挥作用,关键是要加快社会领域的体制改革,允许社会力量进入。这也是稳增长的力量。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政府与社会关系、市场与社会关系,是当前地方政府在稳增长中摆脱财力困境,发挥更大作用的基本路径。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产能过剩和平台债成最大隐忧 地方投资须“质”重于“量”

    下一篇

    3万亿冲刺“国家公园省” 贵州面临财政土地双挑战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