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刘卫琰 发自北京
每经记者 刘卫琰 发自北京
工信部日前发布《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建立汽车行业退出机制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于淘汰落后产能,促进兼并重组,推动汽车行业健康良性发展不无裨益。
然而,《通知》或引发汽车企业与地方利益博弈的连锁反应。“由于地方利益的协调问题,《通知》在各地推行过程中很可能将遇到一些困难。”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专职副秘书长杜芳慈表示。
随着《通知》的推行,在汽车行业内长期隐藏的诸多“壳资源”或许显得更加重要,购买“壳资源”已经成为跨国公司的最好出路,然而其弊端也有目共睹。
为了杜绝“壳资源”的无序交易,杜芳慈建议,“在车企退出机制实施的同时,进入机制的管理政策也应该同步出台。”
地方利益或成阻力
“国家下这个决心实属不易。此前,我国对淘汰落后产能方面的规定并不少,即使是《通知》的出台也酝酿了两年多的时间。”汽车资深分析师贾新光表示。
从2010年起,我国的相关部门已经注意到我国落后产能过多的问题,并下决心清洗落后产能,然而在推行的过程中并非一帆风顺。贾新光分析,“这主要是因为地方利益与中央政策相协调的问题。”
“双方的利益冲突不仅将阻碍政策的推进,而且也将成为未来《通知》推行的重要阻力之一。”杜芳慈表示。他认为,目前几乎国内所有的省市都布局或者规划有汽车整车及相关产业,汽车已经成为当地的纳税大户,也是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即使是落后产能对于拉动当地经济、提高就业率也有不少的贡献。
“《通知》实施后,地方利益必定受到损害。”杜芳慈称。
为了权衡地方和中央的利益,《通知》规定,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管理中,对于不能维持正常生产经营的汽车、摩托车生产企业,实行为期2年的特别公示管理(新建企业除外),要求其整改、尽快满足准入条件。
对于这两年的过渡期,不少企业似乎看到了希望,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汽车企业负责人则表示:“毕竟还有两年的期限,在这两年总能想出对策,这也是司空见惯的事情。”
因此,一些业内人士认为该《通知》的执行存在难度。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有形市场分会常务副理事长苏晖就表示:“《通知》表面上看,是国家要下大力气整顿我国的汽车工业,但我认为这更像是对一些小企业的警示或警告。”
或致“壳资源”买卖泛滥
业内人士认为,退出机制不仅将面临执行难的问题,而且很可能将导致“壳资源”买卖在这两年泛滥,并且价格越来越高。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饶达在日前举办的“政府政策与中国自主汽车产业研讨会”上这样表示:“因为中国的汽车行业利润是钢铁行业的七八倍,对企业的吸引力自然也不小。然而进入汽车市场的一条重要途径就是购买壳资源。中国过去政府发了不少生产许可证,而且是终身制,这就导致壳资源就很值钱,有些公司甚至出价三四亿元购买一个壳资源。”
特别是在目前,不少跨国汽车集团将未来制胜的砝码压在了中国,计划大力扩充产能,在生产资质审批受限的情况下,购买壳资源成为一条最好出路,这就将导致壳资源的价格越来越高。
事实上,通过购买“壳资源”完成在华扩产以及进入汽车领域的成功范例比比皆是。资料显示,长安福特、上海大众、一汽-大众、北汽、东风日产等企业均有通过收购壳资源在中国不断扩充产能的记录。近期,恒天汽车则是通过收购楚风汽车,成功进入整车生产领域。
此外,由于产能相对过剩在汽车行业长期存在,汽车企业“壳资源”在国内也算是“丰富”。数据显示,中国有各类车辆生产企业1300多家,其中汽车整车企业有171家(按集团统计77家)、摩托车120家、专用车900多家、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135家。在这1300多家企业中,不少企业已经不具备生产能力,年产量微乎其微。
呼吁管理细则完善
据了解,目前仍有准备通过收购“壳资源”在华扩张的企业,正在审批中的奇瑞与路虎合资项目就是其一。有消息称,奇瑞目前正在试图收购北京中华汽车制造有限公司以获得“壳资源”,从而实现与捷豹路虎的合资;东风也在尝试以收购三江雷诺这个“壳资源”实现与雷诺的合资。
可以想象,不少跨国企业均会利用接下来2年的“黄金时期”,加速“壳资源”收购,提升在华产能实力。
对于该现象,不少业内人士均表现出自己的担忧,饶达表示:“如果按照这样的速度发展下去,中国会有超过200家的整车企业。它们会对目前不是很强大的自主品牌带来更大的威胁,自主品牌的市场占有率会继续下降。”
为缓解自主品牌企业遭遇的市场困境,饶达甚至建议,不仅要停止审批企业生产资质,而且一个企业只能保留一个生产许可证,把所有的壳资源都取消;同时,通过兼并方式收购的一些“壳资源”生产许可证也要作废。
杜芳慈则认为:“杜绝壳资源的最好方式就是尽快建立进入机制。提高准入标准,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杜绝‘壳资源’的买卖,促进汽车行业良性发展。”
不管何种方式,未来汽车企业生产资质的管理都需要更多完善的细则出台,以真正起到淘汰落后产能、实现产业升级目的。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