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走进双汇,你就不知道双汇产品是如何‘炼’成的”。6月18日,在漯河市双汇集团第一工业园生产加工基地大门口,刚参观完双汇生产全流程的庞先生,用一个“炼”字概括了自己参观后的感受。
“太震撼了!生猪屠宰加工到‘头头检验’后,再进行冷鲜肉分割,直至到火腿肠等熟食产品出厂,要经过一百多道工序,而且完全是在全封闭的无菌生产车间进行。实在了不起。我通过这次实地参观,对双汇食品安全一百个放心,今后,我就认双汇这个品牌了”,这是庞先生在双汇集团第一工业园参观后告诉笔者的话。
来自广西的庞先生,是亲身走进双汇集团参观的20多万消费者代表中的一员。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观者,有党和国家领导人,也有新闻界的朋友,但更多的却是消费者代表,他们尽管身份各异,参观时间不同,但却有着共同的感受。庞先生的一个“炼”字,道出了广大消费者走进双汇、了解双汇后的共同认知和心声。
实行“开放式办工厂,透明化办企业”,一直是双汇集团的办厂理念。双汇集团敞开厂门,让社会各界人士走进企业,让消费者与生产现场零接触,让消费者亲眼所见,在现场真实地感受到双汇产品是在什么样的条件下生产的,使广大消费者看到一个真实的双汇。
而如今,无论是到漯河出差、旅游的个人或社会团体,在欣赏沙澧河两岸秀丽的景色之后,最大的心愿就是 “到双汇的生产基地看看去!”按照庞先生的话讲,“到漯河看双汇,是冲着这个国际大品牌的名气而来,不仅看到了现代化生产的工艺流程,更重要的是看到了双汇产品的生产全过程,看后对食用双汇食品更加放心!”
事实正是如此,如今,双汇第一工业园生产线,已经成为漯河市一道亮丽的人文“景观”,在先后接待的20多万各界人士中,一个共同的心声,就是对双汇产品质量放心。
打赢一场狠抓食品安全的“人民战争”
自2011年3月15日之后,每一年的这一天,已成为双汇“食品安全警示教育日”。双汇还成立了“双汇集团食品安全监督委员会”,邀请肉类行业、食品行业、新闻媒体、政府监管部门等外部专家,监督企业的生产经营,设立举报制度,彻查、严惩危害食品安全的事件和责任者。
为进一步完善内控体系,双汇制定了索证制、索赔制,对供应不安全生猪和原辅料的客户及厂家,进行索赔并追究法律责任,从源头控制食品安全。与此同时,双汇不惜成本,不计代价,实施生猪屠宰在线“头头检验”,原辅材料进厂、产品出厂批批检查,在行业内引起了很大震动。
在此基础上,双汇集团引进第三方监督监测机构,公开透明,深得消费者信任。中国检验认证集团是国际上享有盛誉、中国最大的跨国检验认证机构,双汇集团与中国检验认证集团签订了食品安全长期战略合作协议,对双汇集团的产品质量、食品安全和内控体系,进行全方位的第三方监督审核和检测检验,走出了一条全新的食品安全新路子。
六万多名双汇员工决心打一场狠抓食品安全的“人民战争”。
为了打赢这场“战争”,双汇集团“掌门人”万隆的“动员令”掷地有声:“食品安全永远是我们的生命线,永远是我们全体员工高度关注的焦点,要切实抓质量、保安全,走出一条安全规模型发展的新路子。不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食品安全这条红线不得跨越,凡是遇到安全问题,不管任何人、任何单位,决不姑息迁就”。食品安全的烙印,已经深深地留在了双汇集团每个员工的心中。
用良心筑起食品安全的“防线”
“食字上面是一个人,下面是一个良字。我想食品工业就是道德工业、良心工业。作为肉类加工企业,做好食品安全工作义不容辞。我们一定要承担起社会责任。”这是今年5月17日,在中国食品工业经济运行信息发布暨高峰论坛上万隆讲的一席话。他的话虽朴实无华,却语惊四座,语重心长地道出了这位中国肉类品牌开创始祖和全体双汇人的共同心声。
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经历过寒冬料峭,双汇人用自己的良心筑起一道道食品安全的“防线”,使双汇成为中国最大、世界领先的肉类供应商。我们坚信:到“十二五”末,双汇集团肉类总产量达到600万吨,年销售收入1000亿元的宏伟目标一定会实现。一个世界级的肉类航母,正在借风扬帆,驶向国际化大型跨国食品企业集团的彼岸。
(文/孙耀富)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