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批成立的新基金公司,则是陆续陷入高层流失的怪圈,新基金公司生存的压力由此可见一斑。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李娜
每经记者 李娜
继6月有3家新基金公司报备后,7月并没有新面孔出现在证监会公示名单中。赚钱效应缺失,销售成本的上升,使得中小基金公司的利润空间仍在进一步被压缩。不过,基金公司扩容的势头并未结束。虽然7月份没有新的基金公司申报成立,但之前累积的大批的券商系基金公司正在证监会走着规定的流程,等待获得批文的日子。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也注意到,一些早先参股基金公司的机构,因为各自的原因,有的也选择退出了这个市场。同时,近期一批成立的新基金公司,则是陆续陷入高层流失的怪圈,新基金公司生存的压力由此可见一斑。行业股权、人员,都进入变动期。
东海基金只差“临门一脚”
证监会6月底的数据显示,当月有三家新基金公司上报设立申请,分别是前海开源基金、圆信永丰基金和国开泰富。除英大基金已于2012年6月5日批复同意设立外,还有9家新基金公司待批。
不过,在昨日证监会公布的最新审核进度表中,记者没有看到本月有新基金公司申报。原有的9家在证监会走审核程序的基金公司,继续按部就班的走着流程。
从各家申请成立新基金公司的审批进度看,继红塔红土基金公司和英达基金公司先后获得牌照后,经过了证监会现场检查的东海基金公司则是在7月获得评审会的通过,离获得牌照只有一步之遥。
在6月才刚刚申请牌照的前海开源基金公司、圆信永丰基金公司以及国开泰富基金公司也都获得证监会受理,进入了征求意见阶段。
股东高管进入变动期
基金公司稀缺的牌照、旱涝保收的机制,是各路机构资金向往的“抢钱”地带。《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在证监会公布新基金公司名单中,券商系基金公司占据压倒性优势。
尽管基金公司前景诱人,新基金公司的生存压力却在A股持续下跌中显得更为残酷。近期以来,新基金公司陷入了公司高层人员甚至投研的核心人物相继流失的怪圈中。
在5月中旬,长安基金公司公告总经理曹阳离职;不到一个月,方正富邦基金公司宣布原总经理宋宜农因个人原因离职;安信基金副总孙晔伟在首只基金发行刚结束就作别;7月初,国金通用基金管理公司原总经理王文博宣布离职,而该基金公司去年11月份才正式成立,这位次新基金公司的总经理在任时间不到9个月。此前曾被业内视为“黑马”的财通基金也紧随而至,公司副总黄瑞庆因个人原因离职,次新基金公司高管离职潮可谓汹涌。
新基金公司除了人员变动极大,而且往往在业务初期非常 “烧钱”,股东方往往要不断增资。
记者也注意到,老基金公司在去年也进入了股东变更的高潮期。有些股东变更是受限于过往一参一控的要求而退出,有些则是早期的成立者在赚得丰厚回报后退出。去年以来,基金公司的股权频繁变动。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就有新华基金、东方基金、中邮创业基金、光大保德信基金、中海基金、申万菱信基金等超过10家基金公司发生了股权变更。而在今年,万家基金的股权也被老东家拍卖。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