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中国银联筹建独立子公司 国际化提速

    2012-07-27 00:50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胡俊华 发自上海    

    每经记者 胡俊华 发自上海

    中国银联驻韩国代表处的工作人员最近很忙。银联驻韩国首尔的盛近春和她的同事在办公室附近约见记者。

    “工作一直非常忙。”与《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交流时,银联驻韩国代表很是兴奋。今年上半年,银联在韩国受理业务总交易量达49亿,同比增长144%。

    韩国是中国银联境外扩张的一个缩影。数据显示,2011年全年,银联卡境外交易额2979.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8%,较2004年银联国际业务起步时增长71倍。

    记者获悉,中国银联正将原集团下属国际业务总部升格为子公司,公司名为银联国际,力图以更加国际化和市场化的方式参与国际竞争。据了解,银联国际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建中。

    “银联国际化道路最终目标是全球网络、国际品牌。”一位中国银联内部人士向记者透露,“直白地说,就是全球发卡、全球受理。”

    去年境外交易金额同比增58%

    英国丽兹酒店是英国第一家受理银联卡的酒店。“下榻酒店的中国客户越来越多,这是我们安装银联受理终端最直接的原因。”丽兹伦敦酒店总经理StephenBoxhall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人在英国人均消费1677英镑。今年上半年,英国银联卡完成交易量90684万元,同比增长150%。银联卡在其他境外国家交易金额增长也较快。

    “银联正在实现‘中国人走到哪,银联卡用到哪’。”一银联国际部人士表示,目前,银联受理网络已延伸到中国境外130个国家和地区。

    据资料显示,目前中国银联已初步建成境外服务体系,包括境外近100万台受理银联卡的ATM、境外超过800万户的受理商户,银联卡可在境外超过800万家网上商户跨境直购。2011年全年,银联卡境外交易额2979.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8%。

    按银联内部人士的说法,目前中国银联国际业务的发展一直是稳扎稳打。

    “在境外受理环境建设方面,近年来我们很注重渗透率指标。”该人士称,渗透率是指银联网络交易量与中国人在当地旅游消费总额之比。目前,银联卡境外渗透率逐年提高。今年上半年,银联卡在境外国家或地区的渗透率分别为:韩国近50%、英国近70%、新加坡超过70%、中国台湾超过60%、法国等市场超过50%。

    银联新战略

    “‘中国人走到哪里,银联卡用到哪里’,只是第一步。”一银联内部人士表示,银联国际业务的发展将进入新阶段,现在是多管齐下,一方面加大受理范围拓展,支持中国人境外用卡,另一方面,在相对成熟的市场,实施业务本地化策略,为本地居民本地用卡及出境用卡提供新的支付选择。

    实施本地化发展策略,韩国是一个缩影。2005年1月,中国银联开通韩国受理业务。截至今年4月,韩国所有受理银行卡的商户都接受银联信用卡签名验证交易,并有超过4.5万台ATM可受理银联卡。

    “中国银联2008年开始在韩国发行银联卡(卡号以62开头,卡面有银联标识),迄今为止,银联卡发卡量已超260万张。”韩国市场代表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介绍,“接下来,我们的主要工作就是推动韩国大规模发行银联卡,力争三年内发卡量突破1000万张。”

    截至目前,境外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90家机构已发行了1300万张银联卡。

    谋求“62”话语权

    “中国银联境外影响越来越大,不可避免地对原有市场格局带来影响。”一位国内信用卡中心老总称,“一些国际卡组织不仅在境外封杀,也试图通过各种手段施压打开国内市场”,对银联国际业务来说,随着国内外形势变化,时间也越来越紧迫。

    中国银联也有应对动作。此前,上海市副市长屠光绍曾表示,中国银联有一个新的计划,要在上海建立银联国际,把银联支付的全球覆盖面进一步推进。

    据了解,中国银联正运作将原集团下属国际业务总部升格为独立公司,公司名为银联国际,以谋求卡号以“62开头”的银联卡及其代表的规则、标准及服务在国际市场上的话语权。

    在一些银联国际业务人士看来,银联国际业务有机遇也面临挑战。一位银联驻外代表称:“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当地人还是将银联看作一个中国品牌。”

    有银联内部人士表示,银联需要管理全球化的市场和网络,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如文化、地域、语言、习惯的跨度,参与并影响到银行卡行业国际标准的制定,与同类型的国际卡组织平衡合作与竞争的关系等。

    有知情人士透露,目前银联正力图建成完善的全球受理网络,并首先在亚太地区构建受理网络的优势区域;同时推动全球多个市场大规模发卡。“国际业务将成为银联的重要收入来源。”该知情人士称。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资产支持票据业务开闸 城投公司抢占先机

    下一篇

    私人银行代销产品模式不可持续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