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债基销售疯狂 流动性变化或提前终结小牛市

    2012-07-21 01:02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李娜    

    每经记者 李娜

    和2008年股债翘翘板一样,2012年债券基金继续享受着债券市场的小牛市。自去年三季度末以来,债市率先反弹,并一直持续至今。

    债市赚钱效应的凸显,债券型基金也跟着提前翻身,成为投资者配置资产的重点。基金公司也开始推出了一系列债券型基金产品,如纯债型基金、短期理财债基等。

    最近一周内,债基销售也是屡创高峰,刷新的不仅仅是年内销售金额,还有销售时间。债基高额的收益,正吸引资金源源不断地涌入,新资金又不断推动着债券价格的走高。

    尽管,不少债基投研人士都曾表示,债市下半年调整难以避免,但调整幅度不会很大,很有可能在高位震荡。与此同时,他们还是不得不面临同一个问题:若刺激经济政策出台,流动性结构变化来临,带动经济回升,债市的好日子也将宣布提前结束。

    债基销售陷入疯狂

    和偏股型基金发行屡遭窘迫不同的是,债基销售持续火热。在过去的一周内,债券型基金的首募战绩总是能让基金公司变得格外地兴奋,也让市场为之惊艳。

    刚结束募集并不久的南方润元纯债基金,其首募规模超85亿元,除短期理财型产品之外,成为今年以来募集规模最大的标准债券基金。此前,易方达纯债基金的首发金额约为84亿元。

    然而,今年以来,债券型基金被刷新的不仅是销售规模,还有不断缩短的销售时间。7月16日,仅开售第一天的广发年年红理财基金,受投资者热捧取得近6亿元成绩,于是提前宣布结束发行,而该基金此前原定7月20日结束募集。

    背后有银行渠道支持的招商信用增强基金,则仅在开售的前两个小时,就已达到其募集预设规模上限20亿元。当日最终募集金额接近40亿元,仅通过招商银行渠道的认购金额已超过33亿元,募集期也从半个月缩短至一天。

    同花顺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共有25只债券型基金成立,其中首发金额超过20亿元的债券型基金数量总计有11只,建信转债增强债券型基金和民生加银信用增利债基是募集金额都超过50亿元,工银纯债定期开放债基金、财通多策略稳健增长债基和广发聚财信用债基金首发也都超过40亿元。

    债基频频玩出新花样

    2008年,债券市场的牛市,催生了一轮债基扩容潮,债基的品种主要集中于能否直接从二级市场上购买股票,也就是现在常说的混合型债券基金一级和二级。

    2012年,同样是债券型基金扩容,而基金公司也玩出众多新花样。在银行1个月短期理财产品被叫停后,华安和汇添富两家基金公司率先推出了短期理财债基,单只债基一周之内就吸引了超过200亿元的资金。随后,工银瑞信、华夏、中银、建信、鹏华等一批中大型基金公司也跟随而至,短期理财债基瞬间进入全面爆发时期。据证监会公布显示,截至上周末,排队过会的短期理财债基数量共有29只。

    短期理财债基金只是其中一种,纯债基金、信用债基金也同样在今年持续走俏。

    最早一批纯债型基金,是招商安泰债券和融通债券,此后纯债型基金一直很冷清。即使在2008年债基的扩容潮,基金公司也是更热衷于发型可以在一级市场打新的增强型债基。2011年,南方基金推出了南方中证50纯债指基,随后富国产业债、鹏华丰泽分级债也在去年亮相,易方达纯债基金、工银纯债定期开放债基在过去的二季度先后成立。目前仍有博时、国投瑞银、鹏华、中银、广发和建信等基金公司申报了纯债型基金。

    信用债基金在今年陆续被基金公司推出。截至目前,已成立的信用债基金就有13只。由于信用债品种本身具有波动较大的特点,国联安、中欧等基金公司也将其设计为分级基金产品。华夏、工银瑞信和金鹰基金也都在申报信用债类型基金。

    在固定收益产品普遍成为重点开垦地后,基金公司也是煞费苦心,又玩起了定期开放的噱头。今年以来,共有4只定期开放债券型基金成立,大成、博时、民生加银等基金公司旗下推出的定期开放债基金正在等待过会。

    近一个月债基净值增长减缓

    同花顺的数据显示,自年初至7月18日,开放式债券型基金中,除长盛同禧信用增利债基外,其余债券型基金全部盈利,其中有11只债券型基金期间收益超过10%。

    债券型基金整体的正收益,并不能掩饰近期债券型基金收益的下滑,尤其是近一个月来,部分债券型基金都出现了负收益。

    数据进一步显示,最近一个月,273只债券基金平均净值增长率仅为0.1%,90多只债券基金收益率已转为负数,而在此之前的一个月,债券型基金的整体收益仍有3%以上,收益率为负的债券型基金也是屈指可数。

    很多债基投研人士也都认为,债基近期表现一般,属于正常现象,降息的预期已被消耗得差不多了。

    尽管债基收益近期下滑,债基的赚钱效应仍吸引着大量资金涌入,同时也直接助推基金公司规模的大幅攀升。今年以来,汇添富、华安、南方、招商等众多基金公司规模的大幅上升,更多地也是来自固定收益产品规模。

    “债基现在在高位还能撑得住,一旦坠落下来就是深渊。这就好比击鼓传花,接到最后一棒者将会很难受。”沪上某基金公司债券研究人士如此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通常,债基收益主要很靠基金经理拿券的能力,当一轮新资金大批涌入时,债券的价格也将被推高,同时更多资金进入。当股市维持弱势,债基正进入一个自身循环链,多少有些吹泡泡的意味。

    流动性结构变化是关键

    梳理近段时间债基人士的看法,债市下半年回调,调整幅度不会太大,债基收益率下降,但仍有正收益预期。

    与此同时,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几乎所有债基研究人士也同样提到,下半年,影响债市持续牛市的关键性变量--是流动性变化。

    博时宏观回报债券基金经理皮敏告诉记者:“今年以来,短期低评级信用债表现突出,但是,企业经营状态并无好转,上涨更多是源于市场风险偏好的上升,以及银行间市场流动性充裕。当然,任何市场享受上涨的同时,也需要关注风险。下半年,政府可能会加大经济刺激政策,力度上有可能足够扭转GDP连续6个月下滑的趋势,这对于固定收益类产品会有一定影响。因为,一旦刺激政策到位,更多资金将会流入实业而不会继续留存在银行间市场,流动性的变化将对固定收益产品造成影响。”

    今年以来,万家基金旗下的债券型基金,踩准市场节奏,一路领跑。“通胀和经济同步下滑本身对债市构成利好,但目前10年期国债收益率已低于10年加息前水平,反映了一定的政策放松预期。”而万家基金债券投研人士也表示,下半年债市风险在于经济的回升始于流动性结构性变化而非总量变化:比如放松银行放贷约束,增加银行的放贷能力,总量不变的情况下会压缩债券需求;增加企业债的发行规模。这些因素都会压缩利率回落空间,缩短债券牛市时间。

    本周以来,央行实现净回笼资金600亿元,为连续第二周净回笼资金。银行间资金面略显紧张,各期限质押利率均小幅上行,现券收益率有所波动。天治基金认为,未来央行可能会继续通过灵活的公开市场操作、降息及降准等方式来保证货币市场流动性的稳定。

    深圳某基金公司固定收益人士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债市持续的牛市行情,一时间还不会结束,但政府不会长时间容忍经济增速的大幅下滑,失业率指标比通货膨胀来的更为重要,经济一旦流露出触底的迹象,那么银行的资金流向实体企业,以往大规模进入债市的资金也将流出转而奔向股市。现在股市仅仅依靠自我能力恢复很难,还是更多地指望刺激经济政策。”

    控久期调券种

    意识到债基所面临的风险,基金经理也会自然开始注意应对。控制久期间,同时在一堆分化的券种中,寻找到更具有吸引力的品种,力求收益稳定的思路也变得更为明确。

    “债市调整阶段,利率产品可能出现分化,高评级债券波动会比较小,而低评级债券震荡可能会比较大,中评级债券,例如AA-至AA+级别,则会有很多值得挖掘的品种。下半年的债券投资思路,还是尽量分散投资,重点关注中评级信用债,预期收益和风险都能更明确一些。”基金经理皮敏进一步表示。

    万家基金也认为,在资金面不会大幅收紧的情况下,及时缩短久期,提高组合流动性以适应市场变化,以稳定收益为主是较为合理的投资策略。在他们看来,目前无论是资金面、政策面还是基本面,当前的水平都和2009年初无法相提并论,利率水平难以回落至当时的水平,预计不会低于3.1%,下行空间有限。目前赌政策博交易价值的风险较大,空间较小,性价比不高。

    正在发行债基的富安达基金表示,现阶段看好中低资质、中长久期的信用债,将充分利用低利率的资金成本,加大组合杠杆,获取息差收益。目前转债债性较强,在债券收益率下降的过程中,可转债债底上升,风险可控。

    南方润元拟任基金经理夏晨曦表示,基金在投资初期将坚决贯彻绝对收益的投资思路,采取相对谨慎的建仓策略。考虑到债券市场可能在下半年出现阶段性调整,投资初期将严格控制组合久期,在组合积累了一定的绝对收益防守垫后,择机在市场调整过程中逐步提高债券资产的久期、仓位水平。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每经订报电话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无锡:15152247316 广州:020-89660257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大宗商品下半年可能只有“震荡市”

    下一篇

    上半年业绩黑马翻身领跌 公募布局思路显现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