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须击中两大“命门”

    2012-07-20 01:08

    “地方割据”的利益格局,既是财政投入不合理的结果,也是制度不执行、不健全的结果。

    每经编辑 张海英    

    张海英

    国务院新闻办19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胡祖才介绍《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有关情况。胡祖才表示,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是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底线”,由政府负最终责任,将来基本公共服务要跟户口、户籍地逐步分离,基本公共服务要成为群众的基本权益。

    尽管这个《规划》的全文在网上搜不到,但从媒体报道和专家解读来看亮点不少。比如,这是我国首次编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规划,《规划》首次明确基本公共服务国家基本标准。专家进一步提炼了四个亮点: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贫富”;明确支出责任,加大政府投入;统一教师待遇,取消重点学校重点班;公办民办并举,鼓励民资参与。

    从报道来看,《规划》值得期待。只是,任何事情从来都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实现这个《规划》提出的标准和目标,将会面临不少现实挑战。这是因为,《规划》不仅涉及面宽——44类80个基本公共服务项目,而且也将会碰到所有改革中最坚硬的部分,比如,户籍制度改革了多年依然成为诸多权利实现的路障;再比如,“地方割据”的利益格局是长期形成的,这么多年来都很难被打破。

    表面上看起来,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最大的拦路虎是户口、户籍,只要把基本公共服务跟户口、户籍逐步分离就可以。但是,户籍的背后有着很复杂的原因,比如,公共资源的失衡,既得利益群体的阻挠,城镇化发展与城市承载力的矛盾等。例如,我们的城镇化发展主要在发展房地产和商业,而不是发展公共服务——基本公共服务与城镇化进程并不匹配。

    尽管推行公共服务均等化看起来很复杂,但在笔者看来,主要原因就在两点,即投入与制度;进一步总结其实就一点,那就是改革的决心。有决心就会开动脑筋寻找改革智慧、扫除改革路障。不过,不管改革决心有多大,要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必须从投入和制度入手。

    在投入方面,首先财政投入要向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大幅倾斜,而且要凸出重点领域如教育、医疗。这些年舆论讨论最多的一个话题是行政支出成本过高,而对基本公共服务领域投入普遍不足。举例来说,教育不仅关系到公民受教育权,而且关系到国家未来竞争力。然而,1993年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就确指出:“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本世纪末达到4%。”但却推迟了整整12年。

    其次是民营资本投入。由于缺少公平的竞争环境,缺少规范化约束,民营资金在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并不如意。以医疗领域为例,一方面是不少民营医院坑蒙拐骗的负面新闻时常传出,说明缺少监管;另一方面,民营医院陷入债务泥潭甚至不断倒闭的消息经常传出,说明对民营资本支持不够。如果投入始终不到位,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会“无米下锅”。

    在制度方面,首先要遵守现有的国家大法。比如,按照宪法第33条平等原则和第46条受教育权保障以及教育法,流动人口子女在随迁地参加当地高考是受到法律保护的,但现实是部门规定和地方规定断了流动人口子女的就地高考梦。其次是改革现有户籍制度,让公共服务随着人转移,而不是盯着户口。再者,应出台“基本公共服务法”。

    “地方割据”的利益格局,既是财政投入不合理的结果,也是制度不执行、不健全的结果。例如,中央财政对北大、清华这样的名校缺少投入,甩给地方,名校必然会不断扩大在当地的招生比例,降低当地招生门槛,影响高考公平。所以,必须要击中制度和投入这两大“命门”,才有可能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期待有关方面在“十二五”期间完成这一光荣使命。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每经订报电话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无锡:

    15152247316 广州:020-89660257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茅台害怕什么?

    下一篇

    百利金融诈骗案:谁动了我的2亿美元?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