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上半年逾三成阳光私募“非正常死亡”

    上海证券报 2012-07-13 08:55

     

    2012年上半年,48只阳光私募产品提前清盘,占清盘产品总数的36.64%。截至7月12日,有228只存续的阳光私募产品单位净值已低于80%,且其中大多为2009年之后成立。若上述产品设有清盘线,那么在大势尚未明朗之际,无疑正面临清盘风险。

    来自私募排排网的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上半年,共有131只阳光私募产品清盘,其中83只属于到期清盘,48只产品属于提前清盘“非正常死亡”,占比36.64%,相当于每周就有近两只产品提前清盘。在清盘的131只产品中,105只属于结构化产品,其中提前清盘的有39只,占比37.14%;26只属于非结构化产品,其中提前清盘的有9只,占比34.61%。

    在“非正常死亡”的排名中,中信信托、中诚信托、兴业信托、中融信托、中海信托、山东信托和华润信托“提前清盘”的产品分别有7、6、6、5、4、4、3只,分列第1-7位。

    私募排排网研究员陈伙铸表示,阳光私募产品清盘存在几种情况:一是存续期满不再运营,这属于“正常死亡”,也是大多数情况;二是单位净值跌破止损线,产品提前结束被迫清盘;三是产品业绩欠佳或是负收益导致投资人大量赎回,产品达不到合同约定的最低规模或最少份额红线,产品被迫清盘;四是投资管理人对大势持悲观预期,主动清盘,这是最少出现的情况。

    造成产品“非正常死亡”的原因除了股市走势等非可抗因素外,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判断失误、仓位过高、操作过于激进等。据私募排排网数据中心统计,有66.66%私募认可清盘线的存在。2009年之后发行的产品大多都设有清盘线,且多数在50%-70%之间。

    7月前9个交易日,沪深A股又经历了一波小幅下挫。截至7月12日,仍在存续的单位净值低于80%的阳光私募产品有228只,其中单位净值低于70%的有75只。而截至6月30日,上述两项对应的产品数量还分别仅有159只、70只。

    在228只单位净值已在80%以下的产品中,有195只为2009年之后成立。如果行情继续低迷或出现其他非市场原因,那么,存在清盘线的产品无疑将面临被迫清盘的风险。分析人士指出,一般而言,产品单位净值距离清盘线5-10个点时,就可视为有清盘风险。

    上一篇

    基本面局部好转 券商看好农业股超跌反弹机会

    下一篇

    近一年半数增发股破发 机构浮亏17.5亿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