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BOR丑闻”又是如何发生的呢?其实这个丑闻的“奥秘”就在于多家报价银行串谋操纵LIBOR。
巴克莱银行前CEO鲍勃·戴蒙4日在英国议会委员会作证,回应有关巴克莱银行操纵利率的丑闻。他表示,在同行业中,伦敦银行同业拆息的问题,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种做法不止巴克莱一家。
从事金融业的人士都知道,LIBOR(London Interbank Offered Rate,伦敦银行同业拆借利率)是世界市场上最活跃的利率,也是全球最重要的金融指标之一。利率期货、掉期交易以及欧元和美元的价格,全是以LIBOR来确定的。由于伦敦是全球金融中心,LIBOR不仅适用于英镑,也适用于美元、瑞士法郎、日元和加元。在丑闻发现之前,该利率被认为最真实地反映了市场的资金需求状况。
每天早上伦敦时间11点整,英国银行家协会将从16家银行(瑞士银行、美国银行、巴克莱银行、花旗银行、汇丰银行、瑞士信贷、摩根大通、德意志银行、劳埃德银行、加拿大皇家银行、荷兰合作银行、三菱东京银行、日本农林中央金库、苏格兰皇家银行、西德意志州银行及法国兴业银行),搜集各家银行从美元到瑞士法郎等十种货币的拆借成本,期限从隔夜到一年,然后纳入统计表,去掉最高和最低部分得出平均值,当天的LIBOR就这样被确定下来,之后送往全球各地的交易所。银行相互之间提供的利率,全天候都在变化,而LIBOR被固定于24小时内。一般来说,瞬间利率和拆息率的差异非常小,尤其在短时间内。
那么“LIBOR丑闻”又是如何发生的呢?其实这个丑闻的“奥秘”就在于多家报价银行串谋操纵LIBOR。当英国银行家协会收集完报价,在去掉极端报价进行平均的当口,被实施了小动作。
对于一般大众来说这恐怕很深奥,或者说很不容易理解,但人们容易理解的是,银行通过改变和操纵利率,能使衍生产品的价值向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变动,从而获得巨额收益。全球有超过360万亿美元的金融衍生品和公司债券,都视LIBOR作为基准利率。
在原先的金融资本市场中,诚信是信用的基石,市场主体中的一方必须相信另一方将履行诺言。比如放贷方一定信任借贷方有能力偿还贷款,投资人相信能获得投资回报。失去了诚信,就等于失去了灵魂。就好似一旦牛顿三大定律是错的,那么以这三大定律为基础的现代物理学全部都不可信。现在LIBOR被操纵,那么与之相关的天文数字般的金融产品,也就全都出错。
笔者认为,金融衍生品市场是一个零和游戏(Zero-Sum Game),在同一时段内所有赢家赚的钱,与所有输家赔的钱相等。衍生品市场只是财富的再分配,并不创造新的经济价值。银行操纵利率获得了巨额收益,那么亏损的当然是参与这一市场的广大投资者。
其实,戴蒙没有说错,操纵利率的何止巴克莱银行一家,目前至少有12家银行均在监管机构的调查中,包括花旗集团、瑞士银行(UBS)等,纽约和伦敦的有些交易员,也将以民事和刑事罪遭到起诉。
谈到利率,顺便提一句,欧美这几年的经济危机已经清楚地显示,社会总成本守恒,低利率其实只是逐步将银行长期负债转移到央行负债表上,在银行流动性可能转好之时,政府却陷入了长期债务泥潭里,这场击鼓传花的游戏终会有到尽头的那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