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美旱情不断 催生“疯狂的玉米”

    2012-07-06 01:30

    如果有一天你连玉米都吃不起,或许应该适当责备下那些亚洲大型买家。由于它们对行情预估不足,导致当前的美国玉米市场严重供不应求。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杨可瞻    

    每经记者 杨可瞻

    美国的玉米荒到底有多严重,看看当地玉米秆的个头就知道了。

    据Allendale研究主管里奇·尼尔森介绍,“这个时候玉米应该长到7~9英尺(约合2.1~2.7米)高才对,但现在只有3~6英尺(约合0.9~1.8米)。”

    更令人失望的是玉米的质量。据美农业部资料,目前仅有48%的收成玉米处于“良好”状况,相比之下,一周和两周前的比例分别是56%和63%。

    如果有一天你连玉米都吃不起,或许应该适当责备下那些亚洲大型买家。由于它们对行情预估不足,导致当前的美国玉米市场严重供不应求。

    亚洲买家预判失误

    最近,玉米成为了大宗商品中为数不多的明星资产。据统计,今年下半年以来,美玉米9月合约累计上涨7.5%,跑赢追踪一篮子商品的ICE指数5个百分点。截至昨晚6时29分,该合约最高升至675.25美分/蒲式耳,创自去年9月以来新高。

    玉米如此疯狂,很大程度上源自亚洲买家的“掉以轻心”。据了解,亚洲的玉米买家占到接近全球总进口的50%。此前,全球位居前列的玉米进口国——日本和韩国均预计,作为全球最大出口商的美国,今年玉米产量会创出历史新高,并将抑制玉米涨价。

    但事与愿违,美国多数玉米和大豆种植地区遭遇了严酷的干旱,导致玉米开始减产。根据路透的一项调查,干旱可能导致美国今年玉米收成再次缩减2.5%。

    事实上,严重的干旱每天都在影响着美国的玉米产量。面对玉米价格创下十个月新高的窘境,亚洲买家们显然有点措手不及。自6月中旬以来,玉米价格已上涨了1/3。短期的快速上涨,让市场对食品价格有些担忧。有交易员和分析师就表示,未来几周美国当地畜牧饲料厂商会大举入市采购,这将进一步刺激供需失衡,令亚洲进口商更加被动。

    一位不愿透露身份的交易员说,“由于没有考虑到天气因素带来的风险,导致消费国进口不足。如果这波涨势继续,他们将面临麻烦。”而一位富有经验的日本贸易商则称,“饲料厂目前已经放缓采购,寄希望于市场能够平静下来,可是如果期价持续上涨,他们可能也别无选择,也只能支付更高的价格。”

    未来玉米价格或许还将攀升

    其实,这些亚洲贸易商也有难言之隐。今年2月,美国农业部曾在年度展望论坛上表示,预计2012年9月~2013年8月期间,美国玉米产量将达到创纪录的142.7亿蒲式耳。

    也许正是这份报告导致亚洲多数买家的玉米进口订单只覆盖到今年9月。换句话说,最后一个季度的需求还没有着落,哪怕是已购买近2300万吨玉米的日本和韩国亦是如此。

    当然亚洲买家也不是无计可施。据了解,最近几个月来,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的加工厂甚至还订购了美国和南美船货,希望通过锁定运费和溢价避免雪上加霜。

    针对这一轮玉米价格大幅上涨,《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联系了浙江大地期货分析师张云飞,他认为,除了天气因素以外,前期农产品行情走势疲弱,出现反弹调整,吸引资金流入也是造成玉米价格上涨的重要原因。几乎每年这个时候都会出现这样一波天气炒作,(从而)引起价格大幅波动的行情。预计在今年9月亚洲买家的订单结束后,恐慌情绪有可能会将玉米价格推至更高的位置,而随着新玉米的上市,价格会逐渐回落。

    据了解,要提高玉米收成质量,需要完美的授粉,而这依赖于湿润和凉爽的天气。但据气象局最新数据,从本周六到下周一,美国中西部大部分地区依然以高温干燥天气为主,持续的干旱天气似乎没有任何缓解迹象。对此,Gulke集团分析师AshleyGulke认为,“如果没有足够的降雨,将无法实现授粉。”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深圳国际钟表展:国表突围

    下一篇

    “雷曼猎手”艾因霍恩扑克赛狂赚435万美元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