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外资微创设备制造企业加快中国布局 本土品牌核心技术有待提升

    每经网 2012-07-04 21:16

    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孟建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内窥镜技术在不久的将来或者会成为临床医学微创技术的主流,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

    每经网7月3日上海电 每经记者 王霞   发自上海

     

    伴随着我国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的微创精准治疗在临床广泛使用,微创治疗技术已成为代表医学发展的新方向。外资医疗器械企业以此为契机,加快在中国的布局。

    昨日(7月4日)全球最大的微创外科内窥镜设备及器械制造企业德国卡尔史托斯内窥镜公司将斥巨资在中国建立集研发、物流、培训、售后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全新中国总部,成为全球内窥镜领域外商在华最大的投资。

    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孟建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内窥镜技术在不久的将来或者会成为临床医学微创技术的主流,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我国的内镜技术虽发展到一定水平,但是当前外资品牌从产品、技术到服务都占据绝对的优势,本土品牌需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

    卡尔史托斯中国董事总经理杨梅向记者表示,“可以肯定的是我们要植根中国,否则我们也不会做这么多的投资,也不会快速扩展我们的规模。而医改政策推动还是相当大的,原来只有省级医院购买的设备,现在县域医院也开始购买,”杨梅说。“我希望能在中国实现本地化的研发,针对中国的需求进行产品定制化开发,而并不仅仅只是单纯的降价。”

    杨梅在接受记者访问时表示,有调查显示,进口医疗器械在中国市场占比超7成。但她认为,在微创外科这个领域,国产器械大概占了有6成,进口医疗器械只占三成多,大概百分之35%。

    孟建国向记者表示,我国从80年代内镜诊疗设备开始发展起来,到现在已经发展到了一定水平,但在设备市场上,国内的内窥镜技术大多被国外品牌垄断。

    “我们国家生产的设备在价格上占一定优势,但在技术上明显落后于欧美日本等国家,,国内企业使用的生产技术基本都是从国外引进。”孟建国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记者了解到,外资品牌奥林巴斯、宾得、富士能、卡尔史托斯、WOLF以及史赛克等6大品牌占据了主导地位,产品主要应用于胃镜、输卵管、尿道、小肠镜、支气管等专业医疗中。而在耳鼻喉等治疗中,国内医院、门诊等主要采用三维、医光、成运等品牌的国内产品。

    公开资料显示,2010年我国内窥镜行业工业总产值已经超过4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25%。行业利润总额近14亿,同比增长约6%。而根据杨梅的介绍,微创设备这两年的增长速度大概在10%到15%之间。

    孟建国认为,在不远的将来,内窥镜技术将会成为临床医学微创技术的主流,本土企业需要对技术不断进行改进和实践,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才能打破国外企业在内窥镜行业的垄断地位。 

    上一篇

    江苏今夏用电缺口或达600万千瓦 苏北工业用电增长明显

    下一篇

    马尔乔内修正中国思维 菲亚特多品牌国产谋求复兴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