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6月14日电(记者王优玲、郑晓奕、江国成)居民阶梯电价的实施已经进入倒计时。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有关负责人14日宣布,各地居民阶梯电价实施方案将于7月1日开始在全国全面试行。
推行居民阶梯电价改革,关系全国上下所有百姓的切身利益,如何实施才能让更多老百姓满意?带着这个疑问,记者采访了居民、专家和政府官员。
第一档电量标准设定怎样让更多百姓满意?
“从心里来说我不愿涨电价,但比起水、燃气和汽油来,电价的确偏低,调整是应该的。”北京出租车司机尚飞豹道出普通人对推行居民阶梯电价的内心感受。他家三口人,住房面积40平方米,家电齐全,平均每月用电量约170千瓦时。
对于北京每月230千瓦时或240千瓦时的第一档用电量,尚飞豹说:“我家用电量肯定不会超,但以一般家庭80平方米的居住面积,恐怕不够。”
事实上,在5月份以来各地召开的29场听证会上,第一档电量设置标准偏低成为听证会意见的焦点。
“居民阶梯电价能否达到制度设计的预期效果,关键要看地方的阶梯电价方案能否充分考虑民生,做到公平合理。”厦门大学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微博)说。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回应,以听证会参加人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为基础,绝大部分地区最终确定的第一档电量标准均比听证方案有所提高,覆盖率大大超过80%,有些地方甚至达到了90%以上。“必须确保低收入群体不因实行阶梯电价而增加负担。”
专家分析,大家反映第一档电量偏低,可能是由于城市和农村居民感受有差异,对于覆盖80%的第一档电量,农村居民感觉是够用了,但部分城市居民感觉仍还不够用。同时,西部与东部地区发展不平衡。东部地区的居民家庭户均用电量较多,西部地区较少。按照80%覆盖率,上海的居民家庭户均用电量为260千瓦时;而西部地区的宁夏,100千瓦时就可覆盖80%的居民。
“居民阶梯电价会使整个电价水平上涨,但分片调整和区别调整,让富裕阶层和能源高消耗阶层承担电价的增长,是公平合理的。”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周大地(微博)说。居民阶梯电价试行后,应当跟踪执行情况,特别是随着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今后电量标准应当实行动态调整,而不能一成不变。
对社会颇为关注的第一档电量标准提高多少的问题,国家发展改革委回应称,详情将于6月中旬公布。
按人均收费是否可行?
福建居民黄化琴刚交完上个月电费:579千瓦时电324.24元。“夏天用空调会更耗电。超过第一档可能加价5分钱,二档加价2毛钱,看来空调还得少开。可是我家人多,一家5口为什么按户而不按人均算呢?”
家住北京万年花城的熊女士也有相同的困惑:她一家5口,平均每月用电350千瓦时;哥哥一家三口,平均每月用电250千瓦时;同事两口子,平均每月用电150千瓦时。“家庭人口多,用电量肯定要多一些,阶梯电价会不会对此有所考虑呢?”
部分听证会参加人提出,现行第一档电量基数以“户”为单位执行,这对于“一户多口”“几代同堂”家庭显失公平,建议按照家庭人口数来确定电量基数。
一些地区的价格主管部门则认为,按照家庭人口数来确定电量基数,在操作上会有些问题。部分家庭人口数量经常流动变化,难以甄别,会大大增加操作成本和管理成本。
对于家庭人口差异问题,国家发展改革委授权各地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妥善处理。有些地方规定,超过一定人口数量的家庭,经一定程序甄别和批准后可以申请加装电表或增加用电基数;有些地方让这部分居民选择执行居民阶梯电价或者执行合表用户电价。
多收电费的用途如何更透明?
林伯强算了一笔账:按照目前全国用电量计算,第一档80%用电价格不变,第二档每千瓦时电涨价5分,第三档每千瓦时电价涨3毛,去除贫困人口补贴不算,全年大概多收五六十亿元。
居民用电大户电价上涨后会不会给电网企业带来高额利润,成为网络关注的焦点之一。经有关部门测算,阶梯电价实行后,近期内由于电表改造等费用及营销管理成本的增加,电网企业并不会增加多少收益。今后,随着居民用电量增加,电网收入可能有所增加。
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阶梯电价主要着力于建立合理的电价机制,电价调整增加的收入不会完全留给电网企业,而主要用在三个方面:弥补节能减排等环境成本的增支;用于居民用户电表改造支出;弥补由于燃料成本上涨而增加的电网企业购电成本。
相关部门向记者透露,实行居民阶梯电价后,政府将加大对电网企业的监督力度,督促电网企业加快对居民合表用电户的“一户一表”的改造,争取三年改造到位。同时,目前居民电表改造各地要向居民收取一定费用,阶梯电价政策出台后,电网企业不得再向居民收取电表改造费,有关费用全部由电网企业承担。此外,加强对电网企业的成本监审,选择部分地区推进输配电价改革试点,逐步建立成本监管和约束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