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立坚(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
中日财金当局5月29日宣布,将于6月1日起在上海和东京两地市场启动人民币与日元的直接交易。这意味着日元将成为除美元外首个与人民币开展直接交易的主要货币。在当前的国际经济形势尤其是中日关系的大背景下,必须抓住有利时机强化自身的金融体系,否则中国的经济发展方式,还是会因为缺乏财富管理的能力,落入一个被动让别人管理的格局。这是中国政府所不愿看到的。
从目前来看,中日两国已成为美国最大的债主,美国和欧洲都对东亚的储蓄和由此支撑的经济高度关注,美国新推出的TPP中新的合作框架已经显示了东亚经济的重要性。中国必须在东亚合作中争取主动权,强化金融体系,否则我们就会错过目前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大好时机,耽误推进以实体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之所以选择日元,而没有选择欧元或者其他货币作为第二个与人民币开展直接交易的币种,主要是基于目前中日之间的存在着较大的来自贸易和投资的货币需求。在当今国际金融市场多变的状况下,选择欧元直接交易难免会干扰对人民币合理价值的形成。因为,今天来自欧美国际金融市场的避险资金,会让人民币价值出现严重的超调局面,它给人民币国际化带来的后遗症不容小视。实际上,选择日元也是中国政府试图先通过中日经济往来的渠道让人民币走出去,以积累国际化的经验。
我们也应该看到,中日韩的合作是整个东亚合作的核心,也是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回归实体经济的关键,国际货币能否在亚洲形成,对弥补欧元和美元区域分布的失衡有着积极意义。本次中日货币直接交易,有利于降低成本,并带来规模增长的经济效应,使各国都能受益,这对现在正在推进的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也有着不可低估的积极意义。东亚国家合作的弱项,除了欧元区已表现出的经济基本面参差不齐的缺陷外,金融市场的成熟度不够,也值得重视。
作为对日本的第二大贸易国,日元对人民币直接交易无疑会增强东京外汇交易市场交易的活跃度。有人担心人民币对日元直接交易,会大大提高日元的国际化程度。而在我看来,人民币对日元直接交易,有利于双方而不是单方的货币在国际贸易和投资中的推广,而最后选择哪种货币来交易这取决于市场的意志,更多的依赖于左右这种意志的两国经济基本面好坏情况、金融市场的发育成熟度以及风险的形成强度。
笔者建议,中国政府不应盲目增加外汇储备中日元的比例,应该考虑到日本发生债务危机的风险,考虑日本政府财政赤字的控制能力是否提高、日本经济是否进入稳定的复苏阶段、日本金融市场投资者的判断等因素。
本次日元对人民币的价格机制已改为根据直接交易的做市商报价形成。虽然结算还仅限于经常账户,资本账户中反映的市场报价能力还没有体现,但外汇市场的结算方式已发生变化,这对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有一定影响。
另外,此次日元对人民币结算并不是全面的结算交易,而主要在投资、贸易以及两国货币的清算上。对于中国企业而言,交易成本下降带来的规模增长效应,会增加中国企业的对日投资,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缓解目前日本对中国的贸易顺差状况。当然,这对中国外汇储备也有一定分散化效应。不过,笔者认为,对中国政府而言,更主要的还是推进东亚金融合作和人民币走出去的战略。
至于人民币兑日元的汇率走势,短期内有两股相反的力量来决定它的走势:一是基于中日贸易顺差所带来的人民币升值压力,直接交易会增加人民币的需求,提高日本产品在华的价格竞争力;二是作为贸易顺差大国的日元在近来被市场当作避险货币来选择,一旦希腊问题恶化,欧洲局势不稳定,立刻就能看到日元大幅升值。笔者认为,如果这两个效应叠加出现的话,一定是后者强势,日元还是呈短期升值态势。另外,从长期来看,日本宽松的货币政策和巨大的财政赤字一定会驱使日元出现长期疲软的走势。
人民币能否成为区域货币的首选,取决于人民币能否形成这个区域的清算货币,中国支付体系的国际化进程是今后发展的关键。而支撑货币国际化的金融体系发育程度和维持货币价值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都是有利于人民币国际化推进的。但是,一个货币被世界接受以后,我们会发现后两者作用越来越小,而清算体系的覆盖程度和运作效率将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年的英镑和现在的美元为何能维持很长一段的垄断地位?就在于它们已经构成了巨大宽阔的交易网络,今天人民币走出去的目的,就是趁金融危机动摇美元地位的时机,来加快建立人民币支付清算的国际网络体系。当年的美国,就是利用二战对英国支付体系造成毁灭性打击才站上了世界舞台。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