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大成优选封转开 首个管理人业绩“提成”方案或终止

    2012-05-22 01:05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李新江 发自北京    

    每经记者 李新江 发自北京

    大成优选在2007年8月份成立之初首次引入管理人提取业绩报酬的方案,曾给市场人士以期待——这种奖惩机制会促进基金业绩的提升。但是随着到期日接近,目前大成优选累计净值0.87元,以负收益结束封闭期已经是大概率事件。

    根据大成基金昨日发布的《大成优选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转型方案说明书》,将在合同中删除“业绩报酬的提取方式及公告”,意味着这一曾经的创新方案有可能随着 “封转开”而终止。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将管理人报酬与基金业绩绑定一直是行业改革的重要方向,大成优选的奖惩机制设置类似管理费浮动收费,这一先行的案例对浮动费率的实施也有参考意义。

    业绩“提成”或终止

    成立于2007年8月2日的大成优选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以下简称大成优选),在封闭运作五个年头之后,将于2012年7月31日到期。根据大成基金提交的转型方案,大成优选或由封闭式基金转换为LOF基金。

    值得关注的是,除了运作方式变更,以及投资标的引入融资融券等衍生品工具外,大成优选首次适用的“管理人业绩激励机制”在转型方案中被删除。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昨日未能联系上大成基金相关人士。不过北京某基金分析人士称,在大成优选由封闭式转型为LOF之后,由于基金份额不断变动,原先管理人收益计提的方式难以运行。

    早在2007年,大成优选在公募基金中首次引入业绩报酬与计提风险准备金制度,引起市场热烈反应。“当时封闭式基金的发展大幅落后于开放式基金,有人认为是因为封闭式基金无赎回压力,同时也不会带来规模扩张,基金公司缺乏奖惩策略的原因。”上述基金分析人士指出。

    大成优选在设计上引入管理人业绩提成方案,除了管理费收入,在业绩好的年份还将计提一定比例的收益。基金资料显示,“业绩报酬每年提取一次,在每个会计年度结束后30个工作日内提取前一年业绩报酬,由基金托管人从基金财产中一次性支付给基金管理人。”

    大成优选基金为了实现管理人的正向激励,每年业绩报酬提取比率为10%,但基金可提取业绩报酬的收益率不得低于6%,且需为“基金业绩比较基准同期增长率”和“同期可比的全部基金资产净值加权平均净值增长率上浮5%”二者中的最大值。与此同时,基金管理人单独设立专门的业绩风险准备金账户,从已提取的上一月基金管理费中计提10%作为业绩风险准备金,每月划入业绩风险准备金账户,用于弥补结算期基金净值落后业绩比较基准时5%时的亏损。

    5年来仅“提成”一次

    五年之后,随着大成优选“转型”迫在眉睫,其首创的基金公司提取业绩报酬的方案,也到了“盖棺定论”的时候。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大成基金的案例借鉴的是美国市场的“支点佣金”,即以一个特定期间基金管理人收取的平均费用为基础,将客户资产投资的业绩与一个恰当的业绩比较基准作对比,按照比例增加或减少佣金。

    好买基金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大成优选披露的最新累计净值为0.8740元,净值折损约合13%,场内交易价格有一定比例的折价。基金经理刘明自2007年8月份开始管理,截至日前任期回报率-14.50%,弱于同类基金-14.28%的回报水平。距离基金合同还有两个月到期,大成优选最终能否盈利难言乐观。

    在2007年基金成立后,大成优选在2008年和2011年业绩表现排名在后1/4,2009年和2010年排入前1/4,业绩波动较大,显示出颇为激进的操作风格。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大成优选成立五年来,仅在2010年满足提取业绩报酬的条件,并在2011年年初提取2010年度业绩报酬约4200万元。

    根据大成优选的历史净值走势,基金在成立不久后的2008年1季度跌破1元面值,直到2010年三季度末才恢复的1元面值之上。到2010年年末,按照当时大成优选的规模计算,2010年度业绩提成约合基金总资产的0.97%。

    大成优选在运作期内,通过业绩风险准备金补偿过一次基金净值亏损。今年1月份大成基金公告称,大成优选2011年度业绩表现与业绩基准表现的差异达到运用业绩风险准备金弥补持有人损失的条件。截至2011年12月31日,基金业绩风险准备金账户应计提金额合计2300万元,一次性划入基金财产。

    “从大成基金的案例来看,考核更为严苛使得管理人追求绝对业绩的动力更大,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大成优选并未取得优于同类基金业绩。”上述基金分析人士指出。

    “业绩是公募基金行业最大的追求目标”,支持在基金业绩和管理人收费之间设置绑定机制的业内人士认为,“公募发展14年来,缺乏有效激励萌生出各种乱象,一旦从机制上进行绑定,无疑会整体增加管理人对业绩的追求。”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阳光保险以“闪陪”和“直陪”闯市场

    下一篇

    游资唱戏基金抛货 铁路股或“昙花一现”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