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通过创新满足小微企业不断变化的需要

    2012-05-09 02:00

    每经编辑 张寒 每经记者 田文会 发自北京    

    张寒 每经记者 田文会 发自北京

    针对小微企业的金融,今年以来监管机构惠政频出,金改试验区、结构性减税等相关政策相继出台,并要求各家银行加强对小微企业的服务。

    《每日经济新闻》(以下简称NBD)记者注意到,渣打银行近年来在小微企业服务领域特色较为鲜明,也得到了监管层的认可。

    在近日银监会召开的2011年度全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评优表彰大会上,渣打银行获得了银监会授予的 “2011年度全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先进单位”称号,成为唯一获此奖项的外资银行。

    渣打银行在中国的小微企业服务方面积累了哪些经验,未来又有什么样的远景规划?带着这些问题,记者专访了渣打银行东北亚兼中国中小企业理财部总裁顾韵婵。

    不断创新才能满足小微企业需要

    NBD:相较于其他外资银行,渣打银行发力中小企业金融服务领域的时间似乎更早,渣打为何如此看重对中国小微企业的服务?

    顾韵婵:中小企业为中国贡献的GDP每年高达60%,为中国解决了75%的城镇就业。小微企业是其中的关键群体,但一直以来,小微企业缺乏有力的金融支持。因此,为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是渣打中小企业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小微企业客户数量占渣打中国中小企业客户数量的绝大多数。我们为小微企业配备了专门的客户经理,为其量身订制金融产品,创造适合他们的简化业务流程,还成立了专门的小微企业专营支行。

    NBD:渣打银行在产品、业务模式、系统建设等方面,为服务小微企业积累了哪些经验?

    顾韵婵:小微企业发展迅速、变化频繁,需要创新意识来满足他们不断变化的需要。一是产品创新。最具代表性的例子是渣打的 “中小企业无抵押小额贷款”产品。2006年,渣打银行推出这款产品,是中国最早的针对小微企业的信用贷款,无须抵押物或质押物。

    二是服务机制创新。和部分银行对中小企业采取的“批发”模式不同,渣打为中小企业配备一对一的专属客户经理。一方面,客户经理熟悉企业情况,能够“量体裁衣”,确保产品和服务切实满足企业需要;另一方面,基于对企业深入、及时的了解,客户经理可以更好地进行风险控制。

    三是信贷理念创新。经过在多个市场的长期探索,渣打开发了适合中小企业的信贷审批模式。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财务报表只是一个方面,银行需要综合考察企业在整个行业的地位、中小企业老板自身的情况、企业的现金流等多个维度,才能全面、真实地了解中小企业,做出正确的信贷审批决策。因此,渣打创立了一套业务计分卡系统,以定量、定性相结合的方式评估中小企业。

    四是经营网点创新。除了传统的分支行服务模式,我们还设立了“企业金融中心”“小微企业专营支行”这样的新型经营网点。与以往设在人流密集的商业中心、消费中心的分支行不同,这些网点大多位于中小企业集中的新区、工业园区,确保能为中小企业提供“家门口”的金融服务。

    中小企业金融业务有良好的盈利空间

    NBD:中小企业业务较难开展的原因之一是成本偏高。您如何看待这类业务的成本和收益?

    顾韵婵:事实上,渣打在中小企业业务上获得了很好的回报。2011年,中小企业贷款余额较上年增长15%,存款较上年增长17%,营业收入增长近32%。这种两位数的强劲增长,在中国,我们已经保持了多年。只要有良好的管理、稳健的运营、科学的风险控制和踏实的耕耘,那么中小企业金融业务在中国不仅有庞大的市场,更有良好的盈利空间,金融机构在这个领域大有作为。

    NBD:渣打银行对于未来在中小微企业的业务拓展方面有何计划?

    顾韵婵:在服务方面,我们会进一步优化内部流程,争取加快开户和放贷速度;在网点建设上,渣打计划开设更多的企业金融中心和小微企业专营支行,希望可以为中小企业提供快捷和便捷的服务。

    NBD:渣打比较偏好于什么类型的中小企业客户?

    顾韵婵:渣打银行的中小企业客户所涉及的行业非常广泛,比如贸易、制造业、电子业、零售业、IT业等。我们没有非常集中的行业分布,但是会考虑政府扶持的龙头行业,同时也依靠供应链融资的方式来开展业务。对于那些具有环保意识、创新意识的实体经济行业的企业,我们将给与特别的关注。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每经订报电话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无锡:15152247316 广州:020-89660257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依托模式创新 银行抢滩中小企业业务

    下一篇

    农业保险条例公开征求意见 明确定位“商业性”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