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3月份起,在地缘政治因素缓和的影响之下,油价陷入长达1个多月的弱势震荡之中。此间,伊朗局势从市场主线中消失,取而代之是英美法三国轮番表态要“释放储备”。笔者认为,目前国际能源署(IEA)协调集体释放储备的可能性并不大,美国有可能单独释放储备。而在放储背后,欧美政府平抑油价的态度,将成为后期油价回落的主要压力。
从历史上来看,美国有过多次释放原油储备的行为,多数为独立行为,其中有3次是在IEA协调下进行的全球范围内大规模释放。IEA成立于上世纪70年代第一次石油危机,其宗旨在于协调成员国能源政策并保障能源安全;主要职责为对成员国能源安全进行建议、指导和协调。在供给出现明显缺口时,曾组织过成员国政府释放储备,但其意见仅有参考价值,并不构成实际效力;最终释放与否,关键还在于成员国政府,尤其是美国政府的态度。由于各国对于政府干预油市的态度不一,因此在其成立近40年的时间内,仅有过3次协调成员国释放储备的行为,从实际效果来看,可以说是越来越差。
第一次释放储备在1991年海湾战争期间。是年1月16日老布什下令释放储备,当日油价暴跌近33%;次日海湾战争爆发,IEA同步释放储备,油价当天再度下跌10%。
第二轮释储发生在2005年,是年8月卡特里娜飓风对美国采油和精炼行业造成了巨大破坏。9月2日,IEA宣布释放储备。此次释放储备效果一般,宣布当周油价下跌5.1%,至库存完全释放,油价累计下跌仅3.1%。
第三次释放储备在去年,6月23日IEA宣布释放储备。此次释放储备效果更差,油价仅当天暴跌4.6%,当周上涨0.1%;至储备完全释放,油价上涨3.97%。
而本次释放储备的烟雾弹中,美国再次曲高和寡,仅法国和英国支持,德国和意大利则明确反对。原因有多重,其一,目前国际能源市场并不存在任何短缺,3月欧佩克产量再创新高;其二,从历次释放储备来看,效果逐步减弱;其三,混乱市场秩序,对贸易和精炼商造成冲击;其四,将应急工具作为政治手段,将削弱能源市场风险平抑能力;其五,美法强势干预市场,势必将带来产油国的不满和对抗。
虽然IEA集体释储将难以成行,但不排除美国单独释放的可能性。从历史上来看,1996年和2000年大选前期,共和党政府为平抑油价都曾释放过战略储备。
不过在抛储本身背后,美国在此事件中体现出的态度更值得关注。奥巴马3月要求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限制能源市场投机;而近两期美国能源信息署(EIA)数据中,原油库存的大幅增长亦令人生疑。虽然每年3~4月份是旺季备货期,但在汽油消费疲弱及油价高位风险剧增的背景下,库存以千万桶级别剧增仍显不合时宜;而对照进口、产量和炼油数据,亦无从得知增长来自何处。
而从3月之后突然在各大媒体头版消失的伊朗局势,也暗示了目前欧美政府两难的态度。美国经济刚有好转,油价又成为最大不确定因素;而大选在即,油价又成为最大的绊脚石。
因此,笔者认为,从目前形势来看,抛储并非上佳之选,而欧美高层之间的分歧也将令抛储难以成行;但面临大选,美国甚有可能独自释放储备以平抑油价。不过剔除抛储本身,欧美政府面对经济衰退压力,而美法又面临大选考验,平抑油价的决心较为明确,后期在地缘政治缓和以及欧美政府各类手段之下,油价出现回落的可能性逐步增大。 (中证期货 刘建 作者系中证期货分析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