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以来,中央高层在“两会”前进行密集调研,并召开相关会议,其中民生问题仍是高层调研与研讨的主线。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胡健 发自北京
每经记者 胡健 发自北京
本周六(3月3日),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即将拉开帷幕,民生问题又将成为热点。小到孩子入园难,大到居民可支配收入如何提高,百姓期待“两会”能加速更多惠民政策的“亮剑”。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多家研究机构正在预测今年两会的焦点话题。如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判断,热点问题将包括结构性减税、收入分配制度调整、土地制度改革以及进一步放松民间资本准入条件等。而两会关于这些问题的讨论,或将推动一系列民生政策逐项出台。
就在“两会”召开前的敏感时点,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来华访问并带来了一份“特殊礼物”。昨日(2月27日),佐利克在北京发表演讲,建议中国须完成向市场经济转型,通过企业、土地、劳动力和金融部门改革,加强民营部门,开放市场以促进竞争和创新,确保机会均等,籍此实现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结构的目标。与此同时,世行与国研中心联合推出一份报告,其最大亮点便是以六个战略支柱为基础提出了中国改革建议。
中央高层紧扣民生调研
按照惯例,2月以来,多位中央高层在“两会”前进行了一系列密集调研,并召开相关会议,其中民生问题仍是高层调研与研讨的主线。
2月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进行第三十二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要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在涉及民生的多次调研中,就业问题成为重点。例如本月初温家宝总理在广东考察时,曾亲到中国南方人才市场,了解广东节后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
另一方面,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也是一大课题。上周末,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围绕中小金融机构发展和加强“三农”及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来到许昌部分金融机构和企业进行了调研,并强调要努力破解“三农”和小微企业融资难题,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分析,本轮高层集中调研体现了中央高层对于民生问题越来越重视,也反映出将解决民生问题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紧密结合起来的考虑。
多项重点领域政策待解
上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称,宁要“不完美”的改革,不要不改革的危机。这一文章引发业界热烈反响。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今年民生领域仍然是两会热点,但可能不会就民生谈民生,而将更加强调改革的重要性。
他认为,加大民生领域投入力度目前并不存在分歧,分歧主要产生在如何解决民生问题上,而改革将发挥更大的作用。汪玉凯列举说,收入分配、医疗、国进民退以及教育等问题目前都有相对应的改革措施需要出台。
一位参加政府工作报告讨论稿的专家向记者串联出一条民生经济链。他说,民生问题涵盖收入、就业等多个分支,引入民间资本扩大就业是重要支点,减轻小微企业负担和开放民间投资领域迫在眉睫,而财政和金融支持也必不可少。
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在谈及帮助民营经济发展时曾直言不讳地表示,只要能减税,我国1000万中小企业每个企业增加几个人手,3000万个体户每家多找一两个亲戚帮忙,就能解决几千万人的就业。
财政部综合司副司长汪义达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今年要突出财政调控的作用,把稳增长、控物价、抓改革、促和谐更好地结合起来,继续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促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物价的基本稳定。
中投顾问一名研究人士表示,今年“两会”将把民生问题工作重点聚焦在落实最低生活保障、失业保险标准、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强化食品、药品质量安全监管、加强校车交通安全工作等方面。
世行建言深化市场经济转型
在世行与国研中心联合推出的名为 《2030年的中国:建设现代、和谐、有创造力的高收入社会》的报告中,提出了中国应对未来20年所面临风险的措施建议。上述报告最大亮点是以六个战略支柱为基础提出关于中国改革的建议。世行表示,我国需重新界定国有部门和私营部门的作用,完成向市场经济转型。
报告提出,纵观全球发展进程,不少步入中等收入阶段的国家常常出现突然的增长减速情况,由于未能主动调整战略而落入 “中等收入陷阱”。佐利克说,中国的增长模式在过去30年非常成功,但需要加以改变以适应新的挑战。“中国有机会避免中等收入陷阱,促进包容性增长,并继续努力成为国际经济中一个负责任的利益攸关方”。
佐利克表示,中国应为所有人提供均等机会和社会保障,这意味着在就业、融资、社会服务和可转移的社会保障等领域提供均等的便利条件,加强能力建设、透明度和问责制。
厦门大学教授李文溥告诉记者,实行社会保险缴费返还,同时必须保证社会保险资金的正常运转,其所需资金可以来源于对国有垄断企业利润的再分配。在谈及这种设计的初衷时,李文溥说,这将有利于调整政府与居民的收入再分配关系,直接改善居民收入状况,间接调整社会不同阶层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从而促进消费,调整国民经济结构失衡。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