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城市化进程加剧用工荒

    每经网 2012-02-02 09:56

    除了单纯上调工资,用人单位应考虑到工人的其他职业诉求,才能留住更多工人来为之效劳。

    每经记者 陈莉莉 发自北京

    1月31日,正月初九,1984年出生、已是两个孩子父亲的张小初开始一年一度的“候鸟式”外出。

    江苏省无锡市某纺织厂,在当了一年学徒后,张小初终于在两年前成为该厂正式的纺织机器修理工人,月薪6000元左右。“周围纺织厂很多,修理工很少,有机会出去赚外快,好的时候能有万元进账”,张小初说,“春节前,厂里号召我们节后回来带老乡进厂有奖励。”但张小初没能带回一个工人,他说,“作为工人,我们的总体收入比以前好多了,但厂里总缺人”。

    “‘用工荒’‘招人难’现象客观存在,并且这种现象正在从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蔓延。”中投顾问宏观经济研究员白朋鸣说,产生“用工荒”和“招人难”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近年来政府惠农政策的实施,让农民的收入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回乡务农和创业成为一些农民工的选择;第二,劳动者权益缺乏保障,虽然企业招工给出的待遇较之前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拖欠工资、工伤事故缺乏保障等危害劳动者权益的现象仍时有发生,抵消了工资上涨带来的吸引力;三是劳动者群体正在实现一次大规模的代际替换,新一代工人的价值观念相对于其父辈已经发生了变化,他们受教育程度高,职业期望值高,所以就业流动性也大。

    目前,东部沿海地区“用工荒”和“招工难”的现象要比中西部地区严重,这主要是因为东部沿海地区的企业较多,用工量大,而用工对象多是外地人,企业很难把握招工的主动权。近年来,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民变为了市民,白朋鸣认为,由于这部分“新市民”一般不具备较高的专业技能,多为普通劳动者,这给城市劳动就业工作带来一些压力,客观上对破解一些城市“招工难”和“用工荒”的难题起到了作用。

    白朋鸣还告诉记者,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和工作环境留人是工人对于企业的新诉求,但是目前大部分企业还停留在仅以提高工资的方式来吸引工人的层面上,并且工资的涨幅还跟不上生活成本的上升幅度。目前越来越多的工人关注的是劳动环境、企业文化及事业前景等更高层面的东西,除了单纯上调工资,用人单位应考虑到工人的其他职业诉求,才能留住更多工人来为之效劳。

    上一篇

    商务部官员:中国随时准备应对稀土出口争端

    下一篇

    新年浙企招聘难 省外抢工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