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连触跌停 人民币国际化需“踩踩刹车”

    2011-12-07 01:35

    中国10月外汇占款近4年来首次下降,说明热钱正回流欧美。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胡健 杨芮    

    每经记者 胡健 杨芮

    话题缘起

    继上周三、周四和周五连续三个交易日触及跌停后,本周一和周二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盘中再度触及交易区间下限。中国10月外汇占款近4年来首次下降,说明热钱正回流欧美。引发市场对于中国经济走势的担忧,以及人民币难以维持坚挺的预期。据中金公司最新利率策略周报估计,10月“热钱”流出中国的规模大约为1800亿元。此外,中国第三季度增加的外汇储备规模较第二季度缩小了509亿美元。这些都表明,热钱外流在加剧,而且规模庞大。

    人民币汇率为何连续5天触及跌停?人民币汇率异动与人民币国际化步伐有何关联?我们应怎样审视未来人民币国际化的前途?带着上述问题,《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专访了三位专家。

    对话记者

    胡健 杨芮

    对话嘉宾

    孙立坚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

    张茉楠 国家信息中心副研究员

    鲁政委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贬值源头仍在欧债危机

    NBD:人民币连续5个交易日大幅贬值,原因在哪里?

    鲁政委:人民币贬值的直接原因是美元的波段走强。具体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欧债危机向纵深发展,欧美金融机构不得不再度去杠杆;二是中国经济减速,加上海外经济减速令国际投资者对未来中国出口前景感到悲观,境外资本也普遍认为中国明年将长时间为稳定出口做准备,让其预期人民币对美元已很难继续升值。

    孙立坚:主要还是世界经济不太好。2009年的时候,全球市场都不太景气,中国通过一系列的政府刺激经济手段,成为全球经济增长最为迅速的国家,外加美国等国家对于人民币施加了很多政治压力,人民币更多成为外国人投资的一个方向。然而,现在欧债危机难以见到实质性的解决办法,在此背景之下,就重回“现金为王”的思想,于是大批资金撤离,转而投向国际货币美元。

    张茉楠:近期,在全球金融局势急剧恶化之时,恐慌情绪和做空动能集结,加大了人民币下跌的态势。今年以来,在主权债务危机、经济衰退两大风险集中爆发,导致金融市场动荡不定的大背景下,全球投资者风险偏好严重受挫,避险需求迅速攀升,“去风险化”成为短期国际金融市场的风向标。

    美债被降级和美联储的 “扭曲操作”之后,全球的资产价值重估空间被完全打开。伴随着全球金融市场短期美元流动性吃紧,美元需求紧张驱动避险资金回流美元,避风港效应重启美元升值通道,欧元以及新兴经济体货币兑美元开始大跌,其实人民币离岸价也呈现下跌之势,美元/人民币无本金交割远期(NDF)两年期以内合约已经明显隐含人民币贬值趋势。

    NBD:除了欧债危机引发热钱撤离外,中国的外汇机制有没有问题呢?

    鲁政委:这个问题确实值得反思,我们一直以来都在一个怪圈之中打转。简单说就是,当热钱进来时,我们的金融机构、我们的舆论都非常恐慌;而当热钱流出时,我们还是恐慌,这其实不正常。外国投资者无论是做多中国、还是做空中国都是可以解释的,比如这次他们选择做空中国,事实上,明年中国确实经济存在很大的减速可能,所以我们自身有问题,这个问题主要就来源于我们的刚性汇率机制。人民币对美元的波动幅度只有千分之五,而世界普遍水平可以达到千分之二十五以上,我们一直是由政府扛着,避免升得太快,这就导致我们并没有避险安排,给了投资者套利空间。

    仅升值难以国际化

    NBD:人民币经历较大幅度的升值周期后,突然连续贬值,人民币国际化碰到什么问题?

    孙立坚:这恰恰是一个我们反思人民币国际化的好时间窗口。说实话,我一直不是很支持人民币加速国际化,这次人民币被外国资本做空恰恰说明我们的国际化道路不成功,应该好好思考一下这个问题了。虽然资金外流、人民币贬值都是暂时的,因为这不是中国经济导致,而是因欧美债务危机产生的流动性恐慌导致,但市场对人民币态度的逆转却说明,此前市场对人民币的追捧,并非人民币具有高度的安全性及流通性,而是因为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套利、套汇的投机需求。当真正的危机来临时,当真正的“现金为王”思想回归时,更多的人还是去把钱去兑换成美元和日元这样的世界货币,这也说明人民币离作为国际货币的流动性地位还差得很远。

    仅靠升值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不够,还需在经济和军事实力上下工夫,这次连续的贬值已经给了我们经验和教训。

    以升值为主要方式的国际化进程已经遭到了当头棒喝,外国资本并没有真正视人民币为具有避险功能的币种,还不仅仅是这么简单,最近两年我经常去江浙的中小企业调研,我太了解企业的痛处了,长期积累起来的依靠加工、低廉劳动力等撑起的“中国制造”并非是船小好掉头那么简单,他们的转型升级需要一个很长的时间段,如果人民币升值过快,可能会加速经济的衰退。

    这主要是源自两方面传导:一方面,如果欧美经济不景气甚至可能恶化的预期,会令海外资金回流本土市场;另一方面,由于中国民间资本对未来财富增长预期悲观以及对民间借贷市场整顿的恐慌,出现资本外流。

    盲目升值、盲目国际化,会给资本大进大出留下太多空间,比如1997年的泰国,为什么泰铢会被大举做空,就是源于本身并不具备太强大的经济实力,却为境外资本提供了一个非常畅通的来去通道,而人民币的坚挺正是来源于我们稳定的汇率机制。

    张茉楠:人民币的国际化,不能再走日元国际化的老路。虽然这些年一直说日元是国际货币,但是它并未享受到国际货币的红利,反而不断成为各个投资机构和金融大鳄的阻击目标,包括现在日本央行非常尴尬地要对汇市进行持续性的干预,是因为它已经形成了一个非常良好的投资标的,利率低、好操作、目标集中,所以不断地被国际市场投资者作为投资货币,但这也加速了日元长期加速的被动升值,对日本的宏观经济造成了很大伤害,因为它很难根据自己的节奏来控制涨跌,而是不断被人炒高或者套利融资。

    而目前在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中,一定要避免成为投资标的和套利货币,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因为这就等于失去了货币的自主权和定价权。

    适度增加人民币弹性

    NBD:接下来人民币国际化、汇率机制改革应该如何进行?

    孙立坚:我们也不可能关起门来搞人民币国际化,只能是在人民币国际化的过程中将步伐放慢一些。根据历史经验,风险最小的路径选择应该是:先理顺国内价格市场化改革,再推进利率市场化和汇率市场化,继而推进金融市场开放,提高金融创新能力,最后把人民币推向国际舞台。在目前国内利率市场化和汇率市场化尚未完成的情况下,人民币国际化的各个步骤都应该先考虑条件是否成熟,不能一下子跳到最后一步。

    张茉楠:这么多年来,包括金融危机爆发3年来,中国的汇率机制非常被动,无论涨跌,话语权都几乎掌控在国外金融资本上,现在也是中国与外围博弈的极有利时机。尽管人民币近期的波动可能会引起心理恐慌等风险,但是中国要想实现向市场化的这种转轨,包括汇率形成机制及资产价格的利率形成机制,都应该是自然的,是去看市场的脸色,是市场认为你有向下做空的动能和趋势,央行也是顺势而为。

    不必对人民币贬值过度担忧,汇率涨涨跌跌恰恰充分说明人民币正在反映本国经济客观现实。中国可以利用当前外汇市场供求趋于平衡的机会,确立一套明确的、贯彻汇改目标的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规则,加快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等一系列金融制度改革,让人民币真正“弹起来”。也许这才是中国的机会。

    NBD:如果人民币增加弹性,更加密切联系市场,会不会对外贸企业造成冲击呢?

    鲁政委:其实这个是不会的,就以近期人民币连续升值和突然贬值为例,当人民币连续升值的时候,企业会自觉地采取避险措施,比如提前结汇等办法。人民币波动比较大时会不会造成外贸企业的恐慌?其实也不尽然,举例来说,人民币长时间来与美元挂钩,但是中国也同澳大利亚和欧盟做生意,结算时也会有用欧元结算的时候,但从外贸数据来看,人民币对欧元的波动似乎并没有对中欧贸易造成实质性的影响。

    我们现在最应该做的就是趁欧债危机、美元区间震荡的宝贵“机遇之窗”,切实增强人民币对美元的弹性,真正实现可升可贬;同时,也应考虑港币当前联系汇率的可持续性问题。否则,一旦欧债平复、美元反转,人民币或港币难免成为投机资本攻击的下一个对象,现在还仅仅是美元因为避险需求而走高,如果未来美国经济转好,美元持续上升的情况下,人民币恐怕难以承受投机资本的冲击,即便我们的外汇储备并不少。

    结束语:人民币连续触及跌停虽然出乎意料,但十分合乎情理。伴随汇率数字走低,我们最需要静下心来看清的问题是,人民币并非那么国际化,当大难临头各自飞时,众多投机资本还是选择栖息在美元这一硬通货上。如此来看,我们也没必要一味通过升值而换回虚幻名头,更多还是要在本国经济结构和转型中下苦功夫,最终让国际市场认可人民币。谢谢三位专家。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叶檀:退市击退股市不死鸟

    下一篇

    何志成:建议修改欧盟条约德法费力不讨好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