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上药内部矛盾的“牺牲品”?

    每日经济新闻 2011-12-01 08:46

    每经编辑 王迎春

    2009年3月离开外资投行瑞银加入上药的葛剑秋也许最初没能想到,整体上市后的新上药内部仍有如此多的国企“旧习”让其难以适应。

    昨日(11月30日),他连发数条微博解释离职之事,其直言:“两年九个月的上药生涯今日告一段落,其间有四个月的反复,终于到了曲终人散之时。遗憾的是如果一贯锲而不舍而非迟疑、懈怠,今日本该奠定工业长期领先发展的格局。愧疚的是股价下跌太多令股东蒙受损失,身为高管应对失策。最应自责的是没有卧薪尝胆之志及缺乏自我改变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导致进退失据。从这个角度讲,辞职也是承担责任的引咎之举。”

    葛口中所言的 “自我改变和适应环境的能力”或与其7月闹出的辞职复职一事有着直接的联系。

    曾对外表示 “与上海医药集团董事长吕明方私交很好,目标一致”的葛剑秋,在进入上药的两年期间经手了新上药重组、收购中信医药、登陆H股等重大事项。但其此前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就曾坦言,对大型国企内斗等痼疾接受不了。

    成功完成收购中信医药一役,帮助上药挺近竞争对手国药腹地的华北市场,作为背后主推功臣之一的葛剑秋,在今年5月却被一封内部寄出的举报信激怒。该匿名举报信中声称 “上海医药对中信医药的收购溢价PE倍数达25倍,定价之高,有国有资产流失之嫌”。

    有市场人士纷纷将此事解读为上药内部部分高层“放出的冷箭”,空降兵葛剑秋在上药背景尚欠,且在短短两年间还没来得及组建起自己的“心腹”团队。遭到内耗而失意或也因此不难理解。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禁令要求潮汕机场减少占地面积

    下一篇

    第一次递交辞呈之后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