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分析人士指出,目前,CPI涨幅放缓形成的通胀拐点、“预调微调”带来的政策拐点、社会资本带来的流动性拐点、市场估值拐点等都基本得到确立。从这个角度看,本轮反弹还没有到夭折的时候,“多拐点”行情有望持续到明年春节前后
继上周小幅回调后,本周A股继续陷入调整。沪指全周累计跌2.6%,5个交易日有3日收盘下跌,最终报2416.56点;深成指全周大跌3.78%,更有4个交易日收盘下跌。该指数周五收盘报10025.17点,10000点关口面临考验。
关于本周市场的高位回落,有观点认为是健康的调整,有利于夯实底部,避免技术形态过于超买导致可能出现暴跌,最终使反弹夭折。分析人士认为,当前的时间尺度远比空间尺度重要得多,反弹时间长点远比反弹空间大些有价值得多。从技术上看,2307点成为未来几个月低点的地位并未受到动摇,这也意味着后市指数下跌空间有限。
引发调整的理由不充分
自本周三以来,A股市场出现了持续的调整。其中,周三沪深两市大跌2.5%左右,创近两个月来的单日最大跌幅,给市场带来巨大的短期冲击,由此沪指跌穿2500点关口,并拉开了三连阴调整架势。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促使A股短期调整的原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IMF发布了一份对中国金融系统的评估报告,认为在报告中所有情景假设的不利条件都符合的情况下,中国银行业仍存在较大风险。另一方面,关于国际板即将推出的舆论在这个时候“老调重弹”。其实,这两个令投资者恐慌的信息没有一点经得起推敲。
首先,IMF报告中所有情景假设在中国同时出现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分析人士认为,尽管央行已经对这份报告提及的内容进行了说明,但报告中所提及的,如资产质量急剧恶化、房地产市场价格调整、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收益率曲线变动以及汇率变化等,其中几项风险如果同时发生,银行体系就可能会遭到严重影响。这引发了市场的担心。
其次,推出国际板只是准备工作已经就绪,不等于现在就会推出国际板。据媒体报道,上证所有关领导上周五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A股国际板目前已“基本准备就绪”,并“随时可能推出”。尽管目前仍没一个明确的时间表,但上证所已订立了上市交易的相关规则,而技术和监管方面的工作也基本完成。根据以上表述,结合市场出现的大跌走势,业内人士理解为,上证所已经从技术上准备好可以推出,但这并不意味着立即推出,也不意味着推出的条件已经完全成熟、完全具备,何况推出与否及推出时间的决定权并不在上证所这个层面,由此恐慌并无必要。
“预调微调”利多股市
最近投资者信心明显增强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央行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关于“预调微调”的新提法,显示政策重心已经从过去的控通胀转向保增长。
11月16日,央行发布《2011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对比此前央行的表述,发现许多口径都发生了变化。对于下一阶段的一些政策,“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提法出现微妙转变,此外央行还首次加入“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语句。
由此,央行货币政策的微调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二季度强调“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促进货币信贷适度增长”,现在则高度概括为“保持货币信贷总量和社会融资规模的合理适度增长”,表述上更加积极。其二是稳定物价总水平已经不再是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转为强调“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给出的政策信号更加温和。
除货币政策外,财政政策微调可有更大空间。财政部9日发布的数据显示,10月份全国完成财政收入9188.34亿元,同比增长16.9%,前10个月全国累计完成财政收入90851亿元,已超过去年全年8.3万亿元的总值。同时,预计今年全年财政收入有望首次超过10万亿元,创下历史新高,远超8.9万亿元的全年预算安排。
正因为全年将有近1.1万亿元的收支节余预期,在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严峻的前提下,最后两个月的财政支出才有了更大的微调空间,从全年的财政收支情况来看,年底的财政突击花钱已成必然。按照全年的预算支出安排,还有22.6%的支出将在最后的两个月内完成。因此,相关方面的预算支出将加速。
11月9日,李稻葵在出席“国际金融论坛2011年全球年会”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货币政策短期不应放松,货币政策格局不能变。目前经济结构调整出现了好的苗头,“这种情况下绝对不能半途而废。”他表示,目前政策如果微调,应该是财政领域的微调。
如果说,今年上半年的一路下跌是因为通胀和流动性收紧造成的,那么人们完全有理由相信,随着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预调微调”,以及日后的逐步放松,股市的生态环境将会逐渐向好。
市场流动性拐点来临
国家统计局11月9日最新发布的宏观经济数据显示,10月CPI同比上涨5.5%,创5个月以来的新低;10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为13.2%,比9月份回落0.6%。对此,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在持续的调控政策下,食品价格在国庆以后出现了大幅回落,从而使得通胀拐点得到了进一步的确认。
随着通胀拐点预期的增强,这也使市场对央行出手缓解流动性紧张局面充满期待。实际上,近期市场中的同业拆借利率、央票利率以及信贷规模的新变化,可以看出流动性正在逐步放松。
1年期央票作为市场基准利率的风向标,其走向一直备受关注。央行周二在公开市场发行520亿元1年期央票,数量较上周100亿元规模放量逾4倍,且为今年4月19日以来的7个月新高。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此次1年期央票收益率为3.4875%,较上周下降了8.58个基点。此轮央行未在公开市场实现正回购操作。
统计数据显示,央行本周到期资金为560亿元,而此前3周公开市场到期资金都在1000亿元以上。从回笼力度来看,1年期央票此前3周都保持在200亿元以下。业内认为,央行如此加大发行力度,并非意在紧缩资金,而是为减缓1年央票发行利率的下行幅度。
净投放也为资金利率保持低位运行提供了保证。上海银行同业拆借利率起伏不大,继续维持低位。隔夜shibor利率自前一交易日止跌后,周二回升1.37个基点,升至2.9125%,仍处于3%以下;14天shibor下跌34.09个基点至3.3949%,7天、6个月等其余期限shibor利率无明显变化。
同时,10月份信贷闸门就突显了松动迹象。10月份工农中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贷款就高达2400亿,环比继续增加。而9月份四大行的贷款为1610亿元,8月份仅为1360亿元。从最新公布的信贷数据来看,10月新增贷款也比上月明显回升,表明信贷投放开始向部分领域定向宽松,政策开始微调,未来流动性改善的重点将可能转到存款准备金的下调上。
机构仓位加到较高水平
有关统计数据显示,自2307点反弹以后,各类机构迅速把仓位加到较高水平。10月10日,汇金公司高调宣布,增持工、农、中、建四行股票,在国家队资金的感召下,各大主力机构火线加仓,为推动本轮行情奠定了坚实的资金基础。
有关资金监测数据显示,这轮反弹前后,许多公募基金经理都进行了加仓,部分基金加仓幅度甚至达到20个百分点,甚至在10月第一个交易日前后将仓位提高至80%左右。来自华泰联合的数据显示,各类型开放式基金仓位近期皆有所上升。其中,股票型基金平均仓位已经升至87.51%,混合型基金平均仓位则上升到76.26%。更有统计数据显示,在股票型和偏股混合型基金中,仓位超过90%的基金已达127只,占样本数量的50%;仓位低于70%的基金15只,仅占样本数量的6%。高仓位基金数量明显增加。
基金忙加仓,私募更没闲着。根据调查统计,私募基金10月的平均仓位为58.84%,相对9月末的47.42%提高了11.42个百分点。截至11月初的几个交易日,私募基金还在加仓,不少阳光私募的仓位也已经提高到了八成。在此之前,有关社保、保险资金增仓的消息早就不绝于耳,并再次树立了市场的先行标杆。
除了国内机构外,一直看空A股的国外机构也纷纷空翻多,并且相继有选择性的增加中国市场头寸。全美最大的共同基金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PIMCO)日前也表示,在中国股市经过本年来的下跌之后,PIMCO正在买入中国股票。
分析人士指出,从10月24日的2307.15点,到11月4日的2536.78点,本轮沪指反弹只有200多点,整体涨幅不到10%。如果没有预期外的利淡因素,在此狭小的空间内,这些日趋重仓的机构无法在短时间内顺利脱身,更不会不会轻易放弃,由此2307点以来的反弹不可能就此轻易结束。
行情有望持续到春节前后
从基本面看,目前A股还处于诸多拐点形成的初期,行情也还没有到夭折的时候。
从外围环境看,明年2—4月份正是欧债危机下一轮国债到期的高峰期。因此,后一阶段的行业压力期是在明年的2、3月份,而不是现在。另一方面,即使明年公司利润增速被调降到零,也改变不了目前市场估值偏低的状况。只是,经济疲软的后顾之忧使本轮反弹行情的整体空间不会很大。
同时,从10月份开始,在经历欧债危机暂时缓和、国内经济持续缓降已成常态之后,投资者的关注焦点开始由外转内,对内的关注点也开始由纠结通胀转向期待政策松绑,视角不同得到的认识不同,A股行情正是在这种视角变化中筑底反弹。目前,CPI涨幅速降形成的通胀拐点、“预调微调”带来的政策拐点、社会资本带来的流动性拐点、市场估值拐点皆已得到确立。
有分析观点认为,影响市场中期行情的主要因素是经济趋于疲软。今年四季度经济增速8.8—8.9%,全年9.2—9.3%已经没有太大变故。关键是明年一季度存在出口增速显著下降、固定资产投资开工淡季、房地产景气度衰落三重因素叠加的负面冲击,GDP增速可能会出现阶段性失速下行至8.3-8.4%的可能,从而给市场带来“GDP恐慌”。由于明年3、4月份正值年报与一季报披露期,届时公司盈利预期被继续下调是必不可少的。不过,经济疲软对目前行情的影响力还不大。一方面,到明年3月份市场才能感觉到经济数据的不乐观,到明年4月份才能真实感知一季度经济数据的悲观,目前还只处于迷糊阶段,也处于“多拐点”初期的期待期。从这个角度看,本轮“多拐点”行情有望持续到明年春节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