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树栽完花开了“西部金融”好戏开场?

    2011-11-04 01:18
    每经记者  母光斌  发自西安

      树栽完,花开了,世园会闭幕后,西安接下来的“戏”该怎么唱呢?

        种种迹象表明,与生态产业相呼应的金融业被西安市政府放在了突出位置。早在世园会期间,西安已召开过数场以  “西安建立区域金融中心”为主题的金融会议。“西安将把金融业从优势产业向支柱产业转变,预计  ‘十二五’期间,金融业在西安GDP中的比重将达到10%左右。”西安市副市长黄海清在2011西安(浐灞)金融高峰论坛发言中提到。

        然而,欲夺西部金融中心宝座的并非只是西安,成都和重庆为此纷争多年。对西安而言,其在三地的金融实力排名方面亦不占优势。“就目前的情形而言,成都、重庆的实力要强一些,西安虽然起的有些晚,自身的禀赋却也不容小觑。”当地金融界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表示。

        “随着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快速发展,商贸和金融的总部会进一步向西安地区聚集。同时陕西的能源矿产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在完善产业链方面西安亦可提供一些重要的金融支持和金融服务。”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张承惠则认为。

        可以预想到的是,成都、重庆、西安三地关于西部金融中心争夺的“硝烟不断”,最后谁能执掌西部金融牛耳,还尚待观察。

    1.谋划金融中心

      事实上,西安对区域金融中心的筹谋已久。2008年4月,浐灞金融商务区项目启动,两年之后,西安市政府将浐灞金融商务区升格为西安金融商务区。与该金融商务区成立相应的是,陕西省政府2008年对陕西省金融产业作出重大部署,明确提出以构建西部重要金融中心为目标,建设浐灞金融商务区。

        陕西省常务副省长娄勤俭在2011西安(浐灞)金融高峰论坛上公开表示,西安金融商务区作为陕西省打造西部重要金融中心的具体承载地,将建成为聚集国内金融机构和配套商务服务机构,拥有较强资金融通和金融服务能力的金融功能区。

        作为后起之秀的西安金融商务区在推进步伐上亦显得较为务实,负责该项目的西安浐灞生态区管理委员会  (以下简称浐灞管委会)经济发展局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表示,西安金融商务区立足实际,分步骤实施,其初步计划是辐射陕西、西北,在此基础上推动西安建设西部区域金融中心和欧亚大陆桥国际金融中心。

        根据浐灞管委会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西安金融商务区的签约入区机构已达到50多家,其中包括金融监管机构、金融总部、金融机构后台、金融中介服务机构、金融要素市场以及商业配套项目,总投资超过300亿元。期间,长安银行、永安保险、海航集团西北总部、国家开发银行陕西分行陆续签约入区。

        空白的“处女地”上打造金融产业,并非易事,西安金融商务区亦是在坎坷中前行。多次调研西部金融产业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主任张承惠在上述浐灞金融论坛发言时说,“西安的金融商务区的知名度在不断地提高,我记得2008年和2009年的时候,如果和金融机构谈起西安的浐灞、西安金融商务区,大家一片茫然,不知为何物,而现在金融业界内对浐灞和西安金融商务区都有了一定的认可。”

    2.资源与科技禀赋

      作为西部开发桥头堡的西安,亦受到中央政府的诸多政策倾斜,而此类政策亦被解读为西安建设区域金融中心的有力支撑。

        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中提出,要把西安建成国家重要的区域性金融中心。此前中央政府的文件中要求将西安发展成为国际化大都市,而该文件提及的另外两个城市分别为北京和上海。

        娄勤俭认为,西安要成为国际化大都市,从文化历史底蕴来讲,是当之无愧的。但是,作为相关的产业的发展,特别是金融业的发展亦至关重要。

        “在历史机遇的大背景下支持西安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成为陕西省金融工作的重中之重,国家在宏观规划中赋予了陕西要把西安建成区域性金融中心这样一个目标。”娄勤俭表示。

        然而,对有意入驻西安金融商务区的企业而言,中央的扶持政策是重要筹码,而地方的“资源”禀赋方才是产业的根基。

        对西安而言,资源禀赋让其打造区域金融中心的底气更为充足。根据2007年陕西省国土资源厅的公报,陕西省列入矿产资源储量表的矿产保有资源储量潜在总值超过42万亿元,约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居全国之首。盐矿、煤、石油、天然气的储量均位居全国前列。娄勤俭认为,从能源储量的角度而言,把陕西作为21世纪中国能源的主要积蓄地,亦为金融业基础发展提供了舞台。

        实际情况,不仅是能源,拥有1000多所科研机构,130多万科研人员,航天、航空、电子等核心关键技术的陕西,在科技资源统筹发展方面亦具有极高的禀赋。国务院颁布的“关天经济区发展规划”提出建设以西安为中心的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从国家战略层面上对此进行了肯定。

        “西安在前几年的发展中,主要是技术输出地支撑了改革开放期间‘中国技术’的崛起,而今国家把改革开放的前沿放到了陕西、放到了西部,西安能够把这些技术转化为产业、转化为竞争优势,它必须要靠资本的融合。现在关键是金融资本如何和产业结合的问题,这时候正是银行家和企业家大展宏图的时候。”上述浐灞金融论坛中,陕西省常务副省长娄勤俭如是表述。

    3.三地纷争

      皆因对区域金融中心的垂涎,作为西部金三角的成都、重庆、西安先后加入这场金融遭遇战。对于如此强有力的两个竞争对手,后起之秀西安所面临的挑战不容小觑。

        对成都、重庆、西安三地的金融产业进行调研之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张承惠认为,西安和成都、重庆相比较,在打造金融中心方面各有优势,也各有弱点。

        上述金融研究所的报告认为,西安的优势就是科技和教育的优势,同时还有高新技术产业、装备业、航天业、交通优势和区位优势。但相对西安来说,重庆的传统制造业非常发达,交通运输设备、生物医药这些制造业在全国具有领先地位。

        “重庆的两江新区是内地唯一的国家级开发新区。为了建设两江新区,国家给予的优惠政策是比较浦东和天津滨海地区的,可以说,重庆的两江新区拥有内地最优惠的政策支持。”张承惠认为。

        对作为西部金三角重要一极的成都,该份报告认为成都的优势在于其软实力方面,成都的商贸物流发展得非常迅速。此外,成都的电子信息、金融后台、金融外包服务已经初具规模,而这些方面西安相比成都有着一定的劣势。

        “重庆和成都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方面,建设的启动要早于西安,因为他们先起步,西安存在一定的差距,所以说西安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如果不加快步伐的话,这个差距有可能会继续拉大。”张承惠在浐灞金融论坛的发言中如是表述。

        作为后起之秀的西安,欲与成都、重庆争夺西部金融牛耳,显然并非一日之功。

        西安市主管金融工作的副市长黄海清认为,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建设是一个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他说:“建设西安金融中心,首先是由陕西的金融大市转变为国内区域性的金融强市;其次是从单纯注重信贷融资向更加注重社会融资总量转变,并且将金融业从优势产业向支柱产业转变;再次是加快资本市场和政府投融资体系建设以及金融机构的引进力度。”

    4.西安的路径

      资源和科技优势是西安发展区域金融中心的天然  “禀赋”,然而如何将“禀赋”进行转化?以此推动区域金融中心的建立,此过程并非易事。

        对上述问题,张承惠认为,西安金融商务区首先要借助地区的产业优势成为产业金融中心;其次西安地区特有的人才、科技优势可以发展成为金融信息服务中心;再次,可以成为金融服务的示范中心,包括人才的培育、新产品的研发、交易的规范化、程序化。

        除此之外,张承惠还认为西安金融中心在管理体制、开发模式、金融资源分散方面需要进一步突破。“西安金融商务区的建设管理体制的层级相对比较低,效率和成都、重庆相比有些欠缺。另外,在开发建设的领域,西安金融商务区的规划、拆迁、招商等这样一些工作还分散在不同的部门和机构,整体上难以形成合力,权责还不是特别清晰。”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院长霍建国则提出,西安应加大对中小企业和创新型企业的支持力度,在金融发展过程当中,偏向于对中小企业和创新型企业的优先支持。此外,还要注重对特色金融产业的扶持。

        “建设区域金融中心,一定要寻找到发展的支点,金融产业的发展必须要有实体经济的支撑。经济发展和金融中心建设是一个同步互动的过程,如果处理好这个问题,我相信不远的将来,整个西安的经济发展水平会大幅度提升。”

        对于上述建议,西安市副市长黄海清则表示,“我们将西安金融商务区定位为金融机构聚集区,金融服务外包产业基地后台区,以及金融综合服务配套区,陕西省政府和西安市政府也出台了有关的配套政策。我们将按照政府推动、市场运作的发展思路,通过起步、拓展和深化三个阶段,用10年左右的时间使西安金融商务区逐步成为机构聚集、服务便捷的金融商务核心承载空间。”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版权合作及网站合作电话:021-60900099转688

    读者热线:4008890008

    每经订报电话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无锡:15152247316    广州:020-89660257

    上一篇

    中国建材逆市抄底并购利森水泥图谋大西南

    下一篇

    浐灞的“后世园”谋略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