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中国建材逆市抄底并购利森水泥图谋大西南

    2011-11-04 01:18
    每经记者  吴文坤  发自北京

        日前,继贵州、云南、重庆水泥企业的联合重组后,中国建材集团又一次对大西南地区进行了拓展,并购了四川利森水泥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利森水泥”)。

        在业内人士看来,中国建材集团此次行动颇有一番抄底意味。在西南区域水泥产能严重过剩、集中度不高,多个企业出现亏损的局面下,中国建材集团强势介入,为实现整合西南水泥产能一亿吨的目标打下基础。

        来自中国水泥协会的数据显示,西南水泥市场当前供求严重失衡,并且水泥企业集中度低,议价能力弱。截至2010年底,西南地区前10大水泥企业的熟料产能仅占整个西南市场的34.85%,市场集中度远低于其他五大区域。

        “除了重庆北部等少部分区域外,很多成本控制不当的企业都在亏钱。”数字水泥网CEO陈柏林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表示,水泥市场发展强调的是区域整合和控制,只要把产能和产量控制好,西南水泥市场未来前景乐观。

        10月25日,中国建材集团总裁曹江林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中国建材计划整合西南地区100多家水泥企业,打造“西南水泥”。仅在一星期之后,四川区域的第二大水泥企业利森水泥就被中国建材收购,让业内震惊。资料显示,后者年产熟料685万吨,年产水泥1010万吨,市场范围覆盖了成都、重庆、达州、广安、巴中、南充、德阳和绵阳等地。

        “收购利森是中国建材很关键的一步。”东方证券建材行业分析师罗果认为,利森在四川区域的布局比较完善,且品牌认知度较高。据相关人士统计,中国建材收购利森水泥后,加上旗下中联水泥在四川已有的布局,其总水泥熟料产能将近1000万吨。

        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资深人士向  《每日经济新闻》表示,2011年中国建材接连并购重庆、四川、云南、贵州等西南地区多家水泥企业,而利森水泥是中国建材当前在西南区域收购的最大一个水泥企业,借助这一收购,中国建材西南水泥市场的雏形也渐渐清晰。

        据了解,中国建材自成立至今,共收购了180多家水泥企业,其中,有65%为民营企业,15%是地方国企,20%左右的混合股份企业。曹江林日前透露,中建材整合西南100多家水泥企业将借鉴集团以往的整合模式。

        另外,海螺水泥也在贵阳、黔南、云南龙陵等地开展了水泥线的投资收购。上述人士表示,海螺的西部战略是以并购为主,西南市场将是重中之重,海螺水泥不可能轻易让出。

        除海螺外,台湾水泥也在贵州开展了大规模并购,在其董事长辜成允的眼中,该企业对贵州市场的开拓志在必得,因为后者将其东南、华南、西南市场连成一线。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版权合作及网站合作电话:021-60900099转688

    读者热线:4008890008

    每经订报电话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无锡:15152247316    广州:020-89660257

    上一篇

    “外滩地王”被证大售出 上海商业地产库存压力超住宅一倍

    下一篇

    杨六齐:风景也是生产力!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