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渤海“内伤”:重污染水域或超4000平方公里

    2011-07-08 01:09
    每经记者  李泽民  发自北京

        6月4日,位于渤海的蓬莱19-3油田发生溢油,污染主要集中在其周边海域和西北部海域,其中劣四类海水面积为840平方公里,溢油前该海域的水质为一类。

        此次事故让本来污染重重的渤海,再遭厄运。渤海  “发生溢油事故非常频繁,一般小的溢油公众根本不知,而且作业方不会对外披露。”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一位不愿具名的专家告诉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另外,近年来的填海造陆,以及不断累积的面源污染,使得渤海的生态日趋恶化,成为中国所属海域生态最为“不堪”的样本。上述专家告诉记者,渤海的劣四类水质区域(根据相关标准,劣四类水域属于严重污染)面积已经超过了4000平方公里。

        10年前,国务院批复了“渤海碧海行动计划”,意在改善渤海水域生态。然而,在碧海和死海之间,渤海生态走向的钟摆,渐次偏向了后者。

    溢油至少数百吨

        渤海发生溢油事故近一月后,相关信息才为公众所知,根据责任方美国康菲石油公司7月6日的说法,此次事故总共发生两次溢油。

        首次发生溢油是在6月4日,原油从地下1000米处连通到海底地面溢出。而十三天后,事故再次发生,蓬莱19-3油田C平台钻进时发生井涌。

        蓬莱19-3油田是中国最大的海上油气田,由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和美国康菲石油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康菲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合作开发。

        事发之后,两处溢油经过水泥封井等措施后得到控制,康菲公司布设围油栏,使用吸油拖缆和吸油毡等,以清理海上油污。

        但是距离首次溢油事发已过一月,对于溢油总量到底是多少,6日的发布会上中海油和康菲公司避而不谈,此前有专家估算单日溢油超过10吨。

        厦门大学海洋与环境学院教授张珞平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按照现在公布的840平方公里的污染水域以及水质从一类变为劣四类判断,此次溢油最高可能在上千吨。

        张珞平表示,如果再为保守一点,溢油总量至少也在几百吨。由于发生事故已经很长时间,海上洋流等的作用之下,很难做出精准判断。

        中国海洋大学一位教授也向记者称,这次溢油面积由于发生在海中,而污染的海域面积高达840平方公里,因此溢油量少则也有几百吨。

        事实上,中国沿海地区发生的溢油事故,堪称频繁。根据国家海洋局此前的统计,中国沿海地区平均每四天发生一起溢油事故。

        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的专家指出,如此大量的原油泄漏,对海洋生态将会带来致命的打击,尤其是对近海的海洋生物,造成严重影响。

    渤海生态堪忧

        由于渤海是一个半封闭的内海,仅靠烟台到大连间159.8公里宽的出口与黄海进行水体交换,因此自净能力很差,导致污染沉疴长久难除。

        国家海洋局北海环境监测中心主任崔文林指出,此次事故虽然已监测到的劣四类海水海域面积为840平方公里,但并不表示影响的范围就这么大。他称,渤海本身特点带来的环境脆弱性,使得这次事故的影响范围和持续时间复杂化,需要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保持密切监测。

        根据国家海洋局早前的统计,1977年至1996年间中国沿海共发生大小船舶溢油事故2353起,而在1998年至2008年间,中国管辖海域就发生了733起船舶污染事故。

        另外,除了溢油带给渤海的污染之外,来自环渤海带的污水和农业面源污染等,也在不断恶化着渤海的生态承载力。

        公开资料表明,渤海占我国管辖海域面积的3%左右,但是每年通过各类排污口直接排入渤海的污水高达40亿吨,占全国直接排海污水总量的40%。

        前述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的专家认为,各种污染使得渤海差不多成为了“死海”,海洋生物多样性遭到严重破坏。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历年来《中国海洋环境质量公报》发现,渤海海域的整体污染面积并未明显缩减,海域污染面积均在5000平方公里以上。

        以2009年为例,该年渤海未达到清洁海域水质标准的面积为21550平方公里,其中轻度污染5660平方公里,严重污染海域面积为2730平方公里。

        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夏季,渤海劣四类水质区域面积达到3220平方公里。

    碧海梦想之困

        10年前,国务院批复了“渤海碧海行动计划”,意欲彻治不断恶化的渤海生态。

        按照当时的目标要求,在2010年渤海近岸海域水质基本达到环境功能区保护目标,陆源COD入海量比2005年要消减10%以上,石油类入海量消减20%。

        然而,从2001年到2007年,渤海污染水域面积持续扩大,以2006年到2007年为例,重度污染面积增加了1.21倍,中度污染面积增加了2.07倍。

        如果与启动渤海碧海行动计划的2001年相较,六年间重度污染面积增加了3.47倍,中度污染面积增加了6.58倍,轻度污染面积增加了3.26倍。

        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的专家指出,渤海湾封闭的特性,导致此处的水体如需全部交换一遍,大约需要30年的时间,这是污染难消的内因。

        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局长房建孟介绍,渤海典型的生态问题突出表现为,滨海天然湿地面积缩减,2009年渤海围填海面积达90多平方公里。

        加上环海公路建设、盐田和养殖池塘修建等开发活动,造成大量滨海湿地永久性丧失其自然属性,生态功能丧失或减弱。

        公开数据指出,截至2009年底,中国渤海湾沿岸众多的工程建设项目导致2004年以来渤海湾生态监控区内丧失的海域面积超过300平方公里。

        亦有研究表明,占全国总量32%的工业生活废水和48%的入海污染物经由40多条河流直接注入了渤海,陆源污染物己占入海污染物总量的八成以上。

    生态补偿体系缺位

        此次溢油事发之后,中国海监第二支队政委何建苗表示,海监部门已做了立案,如涉嫌违反《海洋环境保护法》第50条,最高处罚是20万元。

        张珞平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按照现在国外的标准,这样的事故每吨漏油不会低于2万美元的赔偿。对于海洋的溢油污染赔偿,要考虑海洋生态损害、周边渔民的损失、清理油污的费用等等,仅仅20万元根本连监测费用都不够。由于事发已经一月,张珞平认为“光这一个月的监测费用,没有200万元拿不下来”,而至于对海洋生态造成的损害,“应该是很大的,无法估量。”

        这在公众环境研究中心的马军看来,是“守法成本高于违法成本”。

        如今,海洋生态补偿体系尚未建立起来,“相关标准在提起诉讼时仅能作为法院判罚的参考却非依据。国家层面的海洋污染赔偿标准,仅以行业标准存在。”

        2010年8月,山东出台了《海洋生态损害赔偿费和损失补偿费管理暂行办法》,首次明确了对海洋溢油等污染事故的损害评估标准,最高索赔额度达2亿元。

        前述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的专家称,“现在还没有进入诉讼阶段,山东出台的这个办法能否最终起到作用,现在很难说。”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版权合作及网站合作电话:021-60900099转688

    读者热线:4008890008

    每经订报电话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无锡:15152247316        广州:020-89660257

    上一篇

    单士兵:首次土地问责带来什么警示

    下一篇

    华光股份总经理贺旭亮身亡 家属称系工作原因跳楼自杀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