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板推出条件快要成熟了”。中国证监会办公厅副主任王建军在“2011陆家嘴论坛新闻发布会”上的发言,引起了业界对国际板加速推出的无限遐想。
据悉,作为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国际板在法规、技术和监管上的准备已进入“读秒阶段”。在国际板推出的“硬件”已然具备的背景下,国际板何时推出将更多取决于“社会共识”和“高层决策”两大重要因素。
三大准备工作基本就绪 将热钱圈进“池子”
对于上海证券交易所来说,推出国际板首先要做好三方面准备。一是做好法规准备,包括发行办法、交易规则、上市规则和结算规则方面的法规;二是交易所的技术准备,要保障各项技术系统能够应付国际板的运行,确保交易的安全性;三是监管准备,包括对国际板上市的公司将采取何种公司治理准则,何种信息披露要求。
“6月底,上述几项工作预计都将完成,此后可能进入意见征求阶段,届时国际板的规则和操作细则都将明朗化”。消息人士表示,“但技术准备完成并不意味着国际板就要推出了,需要高层决策者根据外部环境,最终拍板决定推出。”
此前,国际板推出除了受限于规则准备外,更多受限于市场对于国际板推出的必要性质疑。然而,随着外部环境,尤其是国际环境的逐步变化,质疑的声音日渐式微。最直接的触发因素在于,在全球热钱汹涌和中国持续升息的大环境下,国际板将成为中国圈住热钱“池子”的一部分,以缓解跨境资本对中国国内股市、楼市和实体经济的直接冲击。
有望在跨境ETF后择时推出
“更关键的是,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以及金融危机以后国际经济金融环境出现微妙变化,给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战略机遇,未来几年将成为这一进程的关键时期。而国际板作为其中的重要环节,必须随之加速。”分析人士表示,“之前大家担心国际板会不会对A股造成抽血,会不会成为国际资本大鳄的提款机,但经过一年多来的研究和探讨,这方面的担心正逐步消退。只要遵循循序渐进、稳步推出原则,做好各项规则制度准备,国际板推出将对中国资本市场发展乃至中国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和正面的影响。”
正如王建军在发布会上所指出的,“一年来社会各方面对推出国际板的必要性有了新的认识,正在逐步形成共识,推出国际板的条件快要成熟了。”据悉,今年以来,有关部门就国际板召开了多次内部研讨会,召开的频率和参加者的规格表明,国际板今年推出的可能性正逐步加大。
“此前,跨境ETF被各界视为国际板推出的热身项目,何时推出跨境ETF也成为审视国际板推出的重要风向标。近段时间以来,监管层对于跨境ETF的表态越来越明确,国际板有望在跨境ETF推出后,在决策层的统一部署下,择时推出。”分析人士表示。
或将重点引入资源类、技术类和消费类公司
由于国际板被明确定位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重要部分,因而国际板的自身定位也逐渐清晰。此前,有传言称国际板有可能以美元计价,然而随着近日监管部门的澄清表态,国际板的人民币计价几成定局,也揭示了国际板服务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明确定位。
“推出国际板有助于提高我国资本市场国际竞争力,为将来资本项目全面开放后的全球化竞争积累经验,因而以人民币计价自然水到渠成。而国际板既要开门迎客,又要防范风险,要以确保投资者利益得到充分保护作为前提。因而,国际板必须在上市公司结构、分红和再融资制度、跨境监管等关键环节上做好应对准备。”分析人士说。
此前,中国证监会研究中心相关研究人员对国际板建设提出以下几点建议。首先,适当考虑降低挂牌成本;其二,国际板是推进资本市场国际化的需要,海外上市红筹股回归不应搭国际板的“顺风车”,避免国际板最后建成红筹板;其三,加快股票发行体制和定价机制的改革,利用市场规律,逐步降低境内外市场的估值差距,以利于平稳接轨;其四,限制募集资金的用途,完善强制分红政策和再融资制度,避免境外公司过度“抽水”;其五,通过跨境监管合作打击不法行为,防止国际金融风险的传导和扩散。
而由于境外公司的选择是决定国际板成功与否的最关键因素,除了红筹公司外,选择什么样的公司进入国际板,将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
该研究员建议,近些年,我国经济增长越来越受到矿产资源和技术创新的限制,国际板应多引进资源类、技术类和消费类的公司。从防范政治风险、分散资产配置的需要出发,应坚持行业、国别适度分散的原则,引进与我们互补的具有矿产资源优势和特定领域先进技术的发展中国家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