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中储粮老总:农业补贴不该肥水外流

    2011-03-08 02:43
    每经记者  何珺  发自北京

        2010年,是我国粮食市场政策密集出台的一年。

        由于粮价上涨,国内最大的政策性粮食收购单位——中储粮先后被暂停小麦、玉米的政策性收购业务,粮食局随后发布驳斥“玉米储备枯竭”的公告,临近年末国家又出台了稳定物价的“国16条”。但在如此大力度的调控措施下,去年我国粮价依然上涨约15%。

        对此,7日下午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总经理包克辛,在其下榻的全国人大会议中心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的专访时说,虽然今年的粮价走势还难下定论,但在国内粮食“紧平衡”的情况下,应该严格限制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的出口、严格限制玉米深加工行业发展。

    玉米深加工应加大限制力度

        2010年以来,国内玉米价格持续上升,并屡创新高,使得当年玉米收储暂时取消,中储粮被要求退出玉米收购市场,直至今年春节前后才低调的重新入市。

        对于“今年玉米国储库存较低或不利于后期调控”的传言,包克辛并未正面回答。在他看来,国内玉米市场的主要问题就在于“深加工”。

        尽管去年下旬国家发改委已经下发了《关于对玉米深加工已建和在建项目进行清理》的紧急通知,要求对玉米深加工企业进行全面排查,同时暂停核准玉米深加工项目,但包克辛仍表示,国家在玉米深加工行业的管控方面仍需加大力度。

        “比如说在用玉米加工燃料这方面,只要(每桶油价)在60美元以上就赚钱,但现在已经在百元左右了。另外,现在(用玉米)转化一吨酒精还能获得1000多元补助,有利润,企业自然开足马力地扩产。”

        他说,这个问题还是需要由国家出面来严管,因为对于地方来说,存在一个问题,“谁当老实人,谁吃亏”。比如,吉林压缩玉米深加工产业,就意味着产值、税收、就业等都会减少,虽然当地玉米价格会降低,但低价的玉米就会流到临近省份,比如内蒙古的玉米深加工利润随即提高,税收等也就跟着增加。

    应严格限制农产品出口

        虽然中国粮食产量已经连续7年增产,但与粮食需求增长相比,我国的粮食供应一直处于  “紧平衡”状态,保障农业生产刻不容缓。

        包克辛认为,稳定价格根本上是要处理好供求关系,既然粮食产量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大幅增加,就只能抑制需求。“汽车少烧点粮食,给外国人少贡献一点就行了。”

        “既然我国的粮食已经处于紧平衡了,为什么还要鼓励粮食出口?应严格限制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的出口。”他说,用粮食加工酒精或淀粉,从重量上换算,大约是3:1,转化为肉禽蛋大约是3:1~4:1。也就是说,每出口一斤上述产品,就相当于出口了3~4斤的粮食。

        包克辛透露了一个数据,现在每生产一斤粮食,国家需要投入3毛钱。如果说上个世纪80年代以前,由于外汇紧张,我们需要勒紧裤腰带,把一些东西拿出去换外汇,那么,在目前中国希望减少顺差的情况下,实在没必要用这么大的农业补贴去养活国外的消费者。

        但记者注意到,在去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明确提出,“支持优势农产品扩大出口,提供出口通关、检验检疫便利和优惠”,“推动农产品出口信贷创新”等。

    警惕“打右灯,向左转”

        “目前的经济导向和一些政策要求是反向的。”包克辛用了一个生动的比喻来形容这一现象,即“打右灯,向左转”。

        他说,企业和老百姓的行为,最终必然是跟着经济指向走的,而不是文件。当两者冲突到一定程度时,政府就开始使用行政手段干预。但如果企业出现亏损,谁负责?所以,政府在定政策时,一定要研究经济利益导向。

        在提到去年年中国家暂停中储粮收购小麦一事时,包克辛表示,其实去年年中的原粮收购价格指数变化是比较稳定的,而中储粮停收小麦之后,麦价也并未走低,不应该因为个别关于抢购的炒作,而影响全局的政策。

        中储粮的业务主要分为“政策性”和“经营性”两部分,此前包克辛一直坚持,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中储粮应该做强经营性业务。不过,也有反对的声音称,中储粮不应该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

        对于未来中储粮是否还会坚持走扩张经营性业务的路线,包克辛笑答:“我只是运动员,不能评论教练员和裁判的事情。”但他依然强调,必须遵循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

        此外,去年上半年曾有消息称,中储粮将与承担储备肉、储备糖任务的华孚集团以及承担储备棉任务的中储棉进行整合,成立“中国农产品储备集团”或者“国家战略储备管理局”,但原本计划2010年内公布的整合方案却至今未公布。

        “如果企业愿意一起走,政府非要拦着,是行不通的。当然,如果企业不愿意在一起,政府非要拉郎配,也不行。”提到几家央企整合的前景,包克辛表示,这将取决于企业和政府两方面的意见。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联系电话:021-60900099转688

    每经订报电话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无锡:15152247316

    上一篇

    彭海斌:央企高管薪酬市场化需企业市场化先行

    下一篇

    “十机”之三:政策施“肥”绿色农业“开花结果”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