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的整顿风暴,让很多和赵钢公司情况类似的建筑企业如临大敌。
每经记者 杨羚强 发自上海
“最近几天,我得赶快办好资质,否则肯定过不了安全大检查的关口。”在11月15日上海胶州路大火发生之后,一家建筑装潢公司的老总赵钢(化名)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道出了他的忧虑。
此前,他刚刚把公司的注册资本提高到500万元,并且向上海某区建设交通委申请建筑装修的三级资质,以获取工程造价在60万元以上、1200万元以下的工程项目承包权,但截至目前申请还未获得审批。这意味着未来几个月他将很难承揽造价在60万元以上的工程。
如他所料,近日上海市公安局(消防局、治安总队)、上海市安全监督管理局联合组成的10个督察组,从11月23日起到11月30日,对上海市各区县政府及各有关部门近期落实消防和安全生产大检查的情况开展督查。
昨日晚间,赵钢被负责办理资质的闵行区某机构请了去,询问他申办资质的安全生产许可证是否真实、可靠,并要求作出保证。受到了惊吓的赵钢暂停了资质申请。
这一次的整顿风暴,让很多和赵钢公司情况类似的建筑企业如临大敌。某种意义上,胶州路的火灾,如同抽丝剥茧一般,把建筑行业的乱象一一剖开。
层层分包:公开的秘密
国务院调查组此前公布的初步调查结果显示,胶州路发生火灾的大楼存在装修违法违规、层层分包等五大问题。然而,胶州路的工程分包在行业中并不鲜见。
“很多建筑公司其实并没有自己的建筑施工队。”曾经有过施工管理经验的钱生辉投资咨询公司总经理钱生辉说,国内不少施工企业看上去更像是“皮包公司”,这些公司旗下没有自己的施工队,仅仅租赁一家办公室,一样可以接下总金额上千万元的业务。
赵钢说,在分包单位之下,还有小的分包单位。一个装修工程中,油漆、水电等都可以分给若干个小承包商。有了相当数量的分包单位协助,那些没有资质的建筑单位就像是一个把信息买进卖出的中介,在揽到工程后,再迅速转包给其他工程公司牟利。
相关数据显示,建筑行业其实利润并不高。此前有机构调查称,国内建筑业的利润率不到1%。但业内人士却介绍说,开宝马的建筑业老板并不在少数,主要原因就是层层转包使得那些没有资质的建筑公司可以不用“养”自己的施工队,不少建筑公司可以因此获取暴利。
资质升级:挂靠借用乱象
实际上,国家对于建筑公司的资质和可以承揽工程的范围有着明确的规定。一般情况下,只有拥有一级资质的企业才能承揽1200万元以上的各类建筑室内、室外装修装饰工程(建筑幕墙工程除外)的施工;二级企业只能获得1200万元以下造价的工程,三级只能接手60万元以下的工程。
而要取得高资质,仅靠钱是不行的。按照规定,即使是三级资质的建筑单位也需要安排至少两名以上中级职称的工程师和一名中级会计,并要有三张安全生产许可证。上述条件显然不是那些没有工程队的皮包公司所能实现的。
钱生辉说,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建筑公司并没有像赵钢一样去想办法办资质,而是“傍”那些有资质的知名建筑企业,建立挂靠关系,以这些企业的名义去接揽工程。他认识的很多建筑工程企业都是按这种方法操作的。如果有关部门对这一类现象进行查处和整顿,可能大部分企业都有类似情况。
取得挂靠关系,所需要付出的成本并不高。赵钢说,仅需要工程合同总金额的2%作为管理费,就能与那些具有一级甚至更高建筑资质的大企业建立挂靠关系。
虽然关系挂靠费用不高,也有人选择自己申请资质。
“很多建筑老板办理资质的原因,是害怕从他们挂靠的单位那里拿不到钱。”上海一家名为“三替”的代办建筑装饰企业资质的机构客户服务人员说,企业要自己申请资质也不难,即使没有聘请到工程师、中级会计师等职称的员工,也没有获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同样可以办出三级资质。
关键是“借”。
据介绍,目前拥有工程师职称的人士“租金”可以达到17000元,而拥有安全生产许可证的人士“租金”可以达到一万五六,只要花得起足够的钱,要办资质还是很容易的事。
除了用“借证”的方法办资质,也有建筑企业选择超过现定的资质范围,“越权”接工程。
此前,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网站公开资料显示,胶州路大楼的分包单位——上海佳艺建筑装饰工程公司的资质等级为“二级”,按照规定仅能承揽总造价1200万元以内的工程。而根据此前的报道,该大楼的工程总造价是3500万元。
相关链接
火灾“元凶”上海节能展“提前下线”
每经记者 杨羚强 发自上海
尽管被国务院调查组认定与胶州路火灾有直接的关系,但聚氨酯和聚苯材料仍然出现在了11月24日开始的“上海市公务节能技术及产品展览会”上,只不过出现的方式比较隐秘,且已不被商家推介。
在整个展览会上,目前在国内大范围使用的墙体保温材料失去了影踪,被更多推广的是节能灯和震旦等节能办公家具。好不容易看到一家印有“保温隔热涂料”的供应商,也非传统意义上的内外墙保温材料。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随后调查进一步发现,连材料的生产厂家也不再看好这些产品,将这些目前主打销售的产品“提前下线”。
记者在一个参展商看到了“围护结构”字样,按照字面理解,该参展商应该会推介墙体保温产品。但该参展商工作人员重点推荐的却是建筑窗贴膜。最后,记者在该公司的宣传资料中发现该参展商同时生产有聚苯板材料成分的产品。但销售人员却说,以后国家的相关规范会越来越严格,并暗示这一类产品将会淡出市场。
事实上,目前这两类产品的使用率是所有环保节能产品中最高的。上海正阳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营销总监王士章透露说,绝大部分的开发商都使用聚苯和聚氨酯材料。因为它的隔热性能是目前国内所有同用途建材中最好的,而且价格也便宜,只有70元/平方米。如果弃用这一材料,不仅成本将会提高,而且很有可能无法达到建筑保温的效果。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联系电话:021-60900099转688
每经订报电话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无锡:15152247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