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叶檀:经济增速下降很正常 调控不应放松

    2010-07-31 11:29
    每经评论员  叶檀

            中国经济增速在下降,但这是回归常态的结果,是健康、正常的,任何经济体都不能永远在刺激下生存。目前的一系列数据显示,国内外经济增长处于缓慢复苏状态,环比下降,同比并未下降。

            现在面临的问题是,投资增速下降导致GDP下降。7月1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6月份PMI指数下降为52.1%,比上月回落1.8个百分点,两个月连续回落;而汇丰银行PMI较上月大幅下行2.3个百分点至50.4%,连续第3个月放缓,达到14个月内低点。两组数据显示,无论是规模以上企业,还是民营中小企业,活力不足,所以经济增速开始下降。

            由于固定资产约占GDP的三分之二,投资增速放缓让人担心GDP增速是否会大幅下降。对于房地产贷款与地方投融资平台的监管,会造成投资率的下降,投资率的下降必须通过结果与效率的提升来弥补,而不是增加投资率。

            只要不大幅下挫,中国经济就不会出现失速的情况。野村证券的房地产分析报告称,如果中国平均房价下跌20%,房价也只是回到去年中期水平,这表示仅仅去年下半年和今年上半年期间发放的贷款  (约1.5万亿元人民币)存在风险,这些贷款仅占2010年一季度银行贷款总额的很小一部分。并且,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我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并不低。上半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9747亿元,同比增长38.1%,其中,商品住宅投资13692亿元,同比增长34.4%,占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比重为69.3%。

            事实上,中国的商品房价虽然环比下降,但同比依然处于高位。6月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11.4%,涨幅比5月份缩小1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1%,为2009年2月来首次环比出现下滑。值得关注的是,房价同比大幅上升,而去年6月中国房价已经进入大幅上涨通道。

            欧美经济紧缩与出口战略会让中国出口进入下降通道,但6月的顺差仍维持在高位。6月进口较上年同期增幅从5月的48.3%下滑到34.1%,出口同比增长43.9%,5月为48.5%,不过6月出口额环比5月仅微幅增长,从1360亿美元增长至1373亿美元。中国出口订单没有显著下降,今年不会出现重挫。摩根士丹利首席经济学家罗奇认为,今年下半年,中国面临着外部需求的“显著放缓”,加上中国自身因为4月份以来的政策调控而带来的房地产降温,均预示着中国经济到今年年底的增长可能降至8%~9%区间。但9%的增速对于中国而言,是经济能够保持平稳的增速。

            调控放松的预期促使一线城市房地产回暖,而欧元的平稳让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连续上涨,8个交易日涨幅接近10%,国内农产品、建筑价格上涨,通胀预期上升。直到现在为止,大众都在担心投资与出口主导中国经济,房地产绑架中国经济,但投资稍有回落,房价稍有回落,就有要求重新刺激的呼声,无异于自打耳光。

            当然,为了保持经济的平稳增长,如果三季度中国出口与投资急速下挫至可以承受的范围,比如投资额环比下跌50%以上,再现4月份的贸易逆差,政府有必要略微放缓结构调整,以维持就业与民生,避免地方债务爆发,但这绝不意味着中国宏观调控政策应该出现180度的大转变。如果说2009年中国经济政策的转变是为了应对金融危机,2010年出现再次出现大转折,将使决策失去公信力与科学性。

            一些国外投行对于中国挤除泡沫的成就赞赏有加。如高盛集团全球首席经济学家吉姆·奥尼尔在接受中国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房地产市场有产生泡沫的风险,但这个风险已经降低了,因为中国政府正慎重地采取措施降低房价。楼市泡沫的风险已经被除去,中国政府做得非常非常出色。而一些国际经济学界的人士大力警告二次探底的风险。

            对过分的赞赏与过度的悲观要保持足够的警惕,当欧美实行平衡的财政政策,而新兴经济体普遍加息时,中国放松调控政策,将再次为全球经济担负举重之责,举重之后是对汇率与出口更多的责难。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联系电话:021-60900099转688

    每经订报电话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无锡:15152247316

    上一篇

    正式量产在即 30家机构联合调研路翔锂矿

    下一篇

    净回笼阴影笼罩8月A股市场“吃饭行情”面临缺米下锅?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