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高利陷阱:黄桥标会“崩盘”

    2010-07-28 01:32

    在“苏北地区第一大镇”江苏泰兴黄桥镇,自“标会”突发资金断链后,昔日繁华的光景已难寻见,街市门可罗雀,行人面色凝重。

    每经记者  吴明  发自江苏泰兴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黄桥打会全镇唱响。高利回报谁疑荒唐,却在近日万人慌张……”这首近日在黄桥镇流传较广的打油诗,反映了当地居民陷入“标会”旋涡中的懊悔与无奈。

            在“苏北地区第一大镇”江苏泰兴黄桥镇,自“标会”突发资金断链后,昔日繁华的光景已难寻见,街市门可罗雀,行人面色凝重。

            昔日疯狂的黄桥民间标会,究竟是怎么崩盘的?参与标会的当地居民如何善后?政府方面有哪些应对措施?《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展开了实地调查。

    会头张阿姨的悲剧

            在黄桥镇上,许多服装店铺挂出“跳楼价”、“大出血”、“亏本卖还债”等广告,清仓出售时下流行的服饰。

            一位当地居民说,黄桥镇街上穿金戴银的人变少了,以往随处可见的名牌轿车也寥寥无几,取而代之的是三轮车、电瓶车和自行车。

            昨日(7月27日)晚6时许,在东进东路一家理发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现场目睹到一批讨债的人,他们找店主要钱,无奈店主早已躲到外地,只有一两个服务员来打圆场。这时,隔壁的茶叶店也来了一批要钱的人。

            记者又辗转来到当地一位会头——张阿姨家里,只见张阿姨正躺在病床上打点滴,逢人便说“我完了”。张阿姨的老公和儿子在当地开了一家“渔具专卖店”,家门口来了一帮讨债的人。

            张阿姨的儿子称,“以前只知道母亲打会,并不知道她陷得这么深,现在每天都有20多人来家里要钱,最多的一个欠了40多万,少的也有两三万,我现在已做好最坏的打算,实在不行只能卖门面房还债。”

            更让他们着急的是,张阿姨从来没有记账的意识,再加上年纪大,记忆力下降,别人欠她的钱也回忆不清楚。“账目太乱了,她自己也分不清楚,打会对我们家庭来讲,已经成了无底洞。”

            在另一名会头那里,记者看到,他的标会几年来累积了数尺高的账本,在会计专用的记账本中,记满了密密麻麻的会计账目。他介绍说,里面涉及3年来数百个黄桥居民的账目表,每个会员处还有一本小的记账本。

            在某房产中介处,一名姓陆的会头正急着低价转让自己的门面房,称因为标会资金周转不灵,不想失信于会员,故出售门面房一套,另有豪华轿车打5折出售。

            参与标会的老刘提供的记录本显示,2009年2月5日至2010年7月15日,老刘共参加了4个标会,每个会的标金为100元,总人数为165人。每月5日、15日、25日中午12点,老刘都要如约到会头家集合“竞标”。

            “按惯例,7月25日还应该交一次会钱。但7月15日出事后,会头至今也没来收钱了,电话也打不通。”老刘说。

    缘自一女会头自首

            一位黄桥当地的知情人士透露,黄桥镇标会崩盘,缘起于一名女会头的自首。由于无法支付标会的会钱,会员纷纷上门讨债,她被逼无奈,只好自首。但她参与了多个标会,因此在不到半个月里,就引起了一连串的连锁反应。

            根据当地民间流传的说法,目前已有9个会头被拘捕,其中4人是自首,有的是逃至广州、上海、杭州后被抓。

            一位当地居民还称,近日公安机关在高速公路上抓到一名会头,在车上搜出6斤金条、各式各样的首饰,以及用两个麻袋装着的近千万元现金。

            在最繁华的十桥中路路口,当地居民围着一张告示议论纷纷。这份由当地镇政府贴出的告示称:“打会”是民间自发行为,不受法律保护;“变味”的打会属非法集资,是违法行为。

            告示还称:“对极少数恶意蓄资、有钱不拔、群众反映强烈、影响极坏的会头,公安机关将依法严肃处置,坚决打击;对个别伺机逃跑的会头,公安机关将依法严肃处置,坚决打击。”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获得的一份黄桥镇政府7月26日给当地群众的公开信,则提出了具体的“善后”意见:运转状况良好、信誉度高的会,应尽全力将会运转结束;接近尾声目前不能运转,但能自我平会的,应迅速平会;无法运转的,会头可召集会员,自行协商解决办法。会头要本着诚信为本的原则,多方筹资,甚至变卖资产(车子、房子等),尽量平会。会员也必须调整心态,面对现实。处理这一问题不可能一刀切,要区别不同情况,多方处置,协商确定。

    【深度分析】
    标会如何沦为敛财工具

       一位熟谙标会运作的当地男子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标会在黄桥颇有历史,以前更像是“互助会”,不产生任何利息,会员各准备一份钱,约好时间地点,来会头家抓阄,按抽到日期的先后顺序 “得会”——得到该笔集合资金的使用权。

           近十年来,标会开始变质,从无息贷款演变成有偿贷款,甚至是高利贷,成了会头们的敛财工具。由于缺钱的人越来越多,利息也水涨船高。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冯兴元教授表示,参与标会的人的资金安全,是建立在一种假设的基础上,即赔钱的概率会低于赚钱的概率,这其实是一种幻觉。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所长杜晓山也认为,标会要做到风险可控,标的数额应该小,应停留在村一级别;一旦到达乡镇一级,就会出现人员混杂、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容易形成风险。

    标会逐渐变质

           该男子说,目前小镇有19万人,一半以上的家庭参加了标会,以人均投入1万元计算,当地标会的规模高达10亿。但截至发稿,记者未能从官方渠道获得准确数据。

           该男子介绍,每次会头都要求会员们按约定时间准时到场,给急需用钱的人造成心理压力,抬高竞标利率。由此也演变出,在每次竞标前夕,急需用钱的会员会专门拿出经费,来招待其他会员,以便提前约定一个合理的利息,贷到这笔钱。

          看到有利可图,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放弃本职工作,卖掉房子车子,转让店铺,甚至贷款,全职从事标会工作。标会也由季会(每季度交一次)、月会演变至旬会 (每月交3次标金)、周会(每月交4次标金),缴纳的标金也越来越大,从100元到10万元不等。

           进而,会员又开始“东边钓鱼、西边放生”,把从小规模标会凑来的资金,投入更大规模的标会,形成了一个“小会养中会、中会养大会”的复杂运作体系。

    当会头的好处

           按照标会规则,会头享有在首次聚会时全额得标的权利。例如,某标会共50人,每月开标一次,标金1万元。第一次投标时,其他人必须缴1万元给会头,相当于会头以无息贷款借得49万元。

           第二个月,重新竞标,每人写纸条,谁出的利息高,这49万元就给谁用。同时,每个人要继续交钱,让这笔钱越滚越大。

           作为对价,会头必须在此后每月负责准时收取会费,对于恶意拖欠的会员,会头负责追缴,必要时还需垫付。因此,会头的经济实力以及人品,成为会员最初参会时重点考察的两大因素。

           据当地人介绍,为了组织一个颇具规模的标会,会头经常给会员发被单、豆油、化妆品、皮包等纪念品,也有请吃大餐甚至直接开出20%回扣的。

    拆东墙补西墙

           记者调查发现,正是由于个别会头“拆东墙补西墙”式的操作,最终导致资金链断裂,从而东窗事发。

           一名从体校毕业,近日刚被聘为“讨债专员”的人士透露,得了标钱后,会头们为了“钱生钱”,聘请专业人士充当中介,把巨款拿去放高利贷,其中很大一部分流入广州、浙江等经济活跃地区。也有的会头将资金投向企业。据介绍,一名会头将1500万元投向当地某知名减速机厂,但由于企业高层变动,加上资金紧张,这笔资金最终打了水漂。

           据当地人士介绍,2009年,黄桥的几名会头曾打算投资皖北等地欠发达县市,所到之地,引来当地市领导夹道欢迎。标会募集的巨款还投资到了新疆、宁夏等西部地区。更有甚者,和当地黑势力串通,将资金投入常州等地的赌场放高利贷。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联系电话:021-60900099转688

    每经订报电话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无锡:15152247316

    上一篇

    中电联:下半年用电量增速降至5%

    下一篇

    会头张阿姨的悲剧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