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二季度跌幅远超大盘 券商股已成机构最大杀手

    2010-07-04 22:07
    每经记者  曾子建

            牛市中,券商股是条龙;而一旦遇到熊市,即便是调整市,券商股也就迅速变成了“虫”。2010年,券商股彻底褪去了昔日的光环,当二季度结束、大盘仍处调整阶段的同时,券商股跌幅惊人。统计显示,券商股平均跌幅达到32%,跌幅最大的海通证券超过了40%。而同期上证指数跌幅约为21%,可见券商股的跌幅远远超过大盘。

            然而,一季报显示,今年一季度基金等机构判断股指见底,大幅增仓券商股,特别是招商证券、华泰证券和光大证券等次新券商股。但正是这些券商股却在破发后不断走向深渊。如招商证券31元的发行价,最低已经跌到只有20元,华泰证券更是套牢王牌基金经理王亚伟。显然,券商股已经成为二季度机构的最大“杀手”。

    【行情梳理】

    二季度券商股遭遇滑铁卢

            今年一季度,大盘调整其实并不明显,经过2009年的复苏之后,股指仅仅小幅回落。而此时,券商股的表现也还算过得去。其中,跌幅最大的国元证券和国金证券跌幅约在15%左右,而华泰证券、光大证券甚至还出现小幅上涨。

            不过,券商股真正的大幅下跌还是从今年二季度开始。今年4月以后券商板块出现全线暴跌,其中海通证券跌幅最大,达到45.8%,而广发证券、吉林敖东、光大证券和华泰证券的跌幅均在40%以上,即使是跌幅最小的西南证券也达到25%。再从今年整个上半年来看,海通证券的跌幅达到51.7%,跌幅超过40%的券商股更是达到8只,几乎所有券商股的跌幅都在30%以上。

            对比大盘,上证指数上半年跌幅为26.82%,其中第二季度的跌幅为22.9%。而券商股的第二季度的平均跌幅竟高达惊人的33.33%,这也是权重板块中跌幅最大的板块。

            跌幅超过大盘还不算,更惨的是,近期新上市的次新券商股均遭遇严重破发。如招商证券发行价为31元,但截至6月30日,最低价已经跌至20元,破发幅度高达35.5%;光大证券破发幅度也近30%;今年2月底上市的华泰证券,发行价为20元,二季度末的破发幅度同样高达36.6%。

    机构大幅增仓遭套牢

            尽管就所有A股而言,券商股在第二季度的跌幅可能并不算最大,但是对机构而言,券商股的杀伤力确是最强的。因为机构不仅重仓该板块,更有不少机构在一季度大举增仓券商股,致使在二季度损失惨重。

            很明显,今年二季度券商股的暴跌对很多机构来说都是没有预料到的。

            华泰证券的例子最为明显。该股今年2月26日上市,一季度留给机构建仓的时间仅有一个月左右。而在这一个月中,7只基金、2家保险公司和一个自然人大举买入。仅中邮核心成长基金就买入3472.77万股,占流通股的6.32%。此外,招商证券也是机构机构在一季度大举增仓的券商股,如银华核心价值优选基金一季度购买了近800万股;光大证券也吸引了众多机构,银华核心价值优选基金买入800万股、宝盈泛沿海区域增长基金买了546万股,且都是一季度新进入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

            机构既然选择了增仓券商股,二季度的损失自然就不会轻。重仓券商股的中邮核心成长基金,买得最多的是辽宁成大,还有海通证券以及华泰证券,而该基金在第二季度的净值跌幅也高达24%。银华核心价值优选基金,二季度净值跌幅也高达20%。

    【深度分析】

    证券业遭遇转型期的阵痛

            上一轮牛市中,券商凭借证券市场的火爆,依靠经纪业务收入的爆发式增长迎来了业绩的辉煌期。然而,在今年的调整市场中,为何券商股却成为了机构的杀手?

            国泰君安证券行业研究员梁静认为,经纪业务竞争同质化日益严重、佣金率距离盈亏平衡点尚远等因素,都决定着佣金率持续下滑的趋势短期内不会终结。而在佣金率快速下滑、创新业务虽然推出但难撑大局的情况下,证券行业由规模驱动到创新驱动的转型已经开始。

            梁静表示,转型必然伴随着行业成长性的骤然缺失和资本回报率的持续下滑,以及由此而导致的行业重新洗牌,这将是一个痛苦的过程。但也只有经过这一痛苦的过程,证券行业才能迎来重生,而这一转型的过程至少需要两到三年时间。

            对于今年证券行业的业绩表现,梁静预计,上半年尽管承销快速增长,但难抵佣金率和自营收益率下降因素的影响。梁静判断,2010年下半年,行业仍面临着经纪业务价跌量缩、自营收益率为负的风险,而下半年的同比基数更高,因此全年业绩同比降幅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若市场重心不继续大幅下移,行业整体业绩降幅将在20%左右。正是基于上述逻辑,梁静认为券商股仍不具备整体性的投资机会。

    又逢IPO兴业证券或遇冷

            如今,又一只券商股兴业证券即将发行,低迷市道下该股IPO会不会遇冷?

            6月末,证监会发审委批准了兴业证券的IPO申请,这样,在经历了近一年的筹备之后,兴业证券上市之路扫清了最后一道障碍。根据IPO申报稿,兴业证券此次拟发行2.63亿股,发行后总股本不超过22亿股。该公司2009年底有总资产253.8亿元,净资产53.47亿元,净利润为12.76亿元,每股净资产为2.76元,每股收益为0.6元。按照计划,兴业证券此次募集资金拟全部用于增加公司资本金,扩展相关业务,同时在证监会批准前提下,开展直接投资业务、融资融券业务等。

            目前,12家已上市券商股的平均市盈率约为24倍,市净率PB为3.5倍。业内人士指出,由于券商行业属于周期性行业,因此在发行价上以市净率统计更容易获得市场认可。以发行市净率结合去年净资产估算,兴业证券的发行价约为10元,募集资金则在26.3亿元左右。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2010年1~5月,兴业证券营业收入、净利润和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分别下降22.24%、38.82%和45.73%(以上数据未经审计)。此外,加上近期券商股集体暴跌,以及华泰证券IPO套牢王牌基金经理王亚伟事件所引发的市场关注,因此兴业证券如果在近期进入招股程序,则很可能不会受到机构的追捧。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每经订报电话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无锡:15152247316

    上一篇

    基指反弹难阻五连阴

    下一篇

    获批文当天完成增发“平深恋”闪婚创纪录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