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世行:中国经济不会二次探底 欧亚部分发展中国家堪忧

    2010-06-11 02:03

    每经记者  由曦  发自北京

            4月以来,地产调控新政的出台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风险的积聚使得中国经济增长的不确定因素增加,而欧债危机所引发的欧元贬值和外需下降又对中国出口产生了影响。倏忽之间,“二次探底”的阴霾再次笼罩中国经济。

            在昨日(6月10日)世界银行举行的《2010年全球经济展望》报告的发布会上,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高级副行长林毅夫在回答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关于中国经济问题时,坚定地表态:“中国经济不会二次探底”。同时,上述报告称,欧洲和中亚某些发展中国家可能出现第二轮金融危机。

    充裕财政助力中国

            世界银行预测全球GDP在2010年和2011年的增长率为2.9%~3.3%,到2012年升至3.2%~3.5%,一反2009年2.9%的负增长。高收入国家2010年的增长率预计会在2.1%~2.3%之间,尚不足以抵消2009年3.3%的收缩,2011年增长预计为1.9%~2.4%,而发展中经济体2010年~2012年的增长率将达到5.7%~6.2%。

            在东亚太平洋地区,世行预测该地区2010年经济增长率为8.7%,并表示中国引领了整个区域的复苏,世行预测中国在未来两年的经济增长率为8.4%。

            林毅夫表示,中国经济一季度的增长非常强劲,GDP增幅到达11.9%,而通货膨胀率也得到了控制。他承认中国经济也存在资产泡沫等问题,并表示政策需要灵活的作出相应调整,他预测今年中国GDP增幅将会达到9.7%。

            针对外部大环境,林毅夫主要提到了欧债危机。他强调了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可能对中国经济恢复产生的影响。林毅夫表示:“由于欧洲是中国最大的出口市场,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对中国的出口,以及欧盟对华的直接投资都会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尽管有外部的不确定性,但林毅夫仍然对中国经济持乐观态度。他表示,由于政府有很大的财政空间,可以采取灵活的政策应对,即使出现最坏的情况,中国也不会出现双底衰退,但是其他经济体可能有这个风险。

            林毅夫还谈到了工资上升可能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他表示,尽管工资上升会进一步提高出口的成本,但是也同时会提升消费者的购买力,两者相抵,工资的上升不会给经济造成负面影响。

    欧元处于低谷

            在回答有关记者针对欧洲的提问时,世界银行预测局局长汉斯·蒂莫表示,欧盟正处在非常困难的时期,目前欧洲某些国家的偿债压力很大。他表示,欧元的确正处于低谷,而其走势在此期间会有所起伏,但从任何角度来说,欧元都不会崩溃,欧洲也不会解体,德、法两国是欧元区稳定的主要推动力量。

            除了对处于危机中的欧洲高收入国的担忧,报告特别指出,欧洲和中亚某些发展中国家可能出现第二轮金融危机。汉斯表示,由于复苏缓慢和短期债务高企,这些国家的不良贷款持续攀升可能危及到银行业的偿付能力。

    相关新闻

    李稻葵:欧债危机没有想象中严重

    每经记者  贺麒麟  印峥嵘  发自上海

            昨日(6月10日),惠誉发布报告,对英国(“AAA”级/展望稳定)的评级前景表示担忧。这无疑给欧洲债务危机又增添了一层阴影。

            但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李稻葵昨日在SunGard“城市日”金融峰会上表示,欧洲债务危机远远没有市场想象得那么严重,同时全球经济不会二次探底。

            李稻葵指出,欧债危机的起源是欧洲经济规模最小的经济体,其实质则是可以控制住且已经控制住的财务危机。

            李稻葵称,希腊、葡萄牙、爱尔兰等三国虽然都出现了债务危机,但其经济总量只占欧元区经济体的6%~7%。“像欧洲的德国、法国等大国都没有问题,所以这些小国的债务危机不会引发全球经济二次探底。”

            另外,对于欧债危机未来的发展格局,李稻葵提出了三个“多一点”:需要法国、德国、美国、甚至中国给予欧债国家提供多一点援助;这些危机中的债务国本身要多一点减少财政开支的改革力度;全球经济恢复增长的速度再增加一些,为市场多一点信心和期望。

            欧洲央行昨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欧洲央行和欧元区16国央行本周三(6月9日)增加了担保债券的购买,购买总额达到563.47亿欧元。欧元兑美元昨日盘中上涨超过1%,至记者截稿时上涨幅度仍超过0.4%。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每经订报电话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无锡:15152247316

    上一篇

    每天9亿违规塑料袋流通 “限塑令”几近“夭折”

    下一篇

    5月顺差大增人民币“不动声色”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