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叶檀:为股指期货“自豪”

    2010-05-21 01:20
    每经评论员  叶檀

        5月21日,A股市场迎来首个股指期货交割日。

            鉴于主力合约转到IF1006,股指期货第一个交割日不会有太大的惊喜。截至5月20日收盘,主力IF1005合约只剩下642手,而IF1006上升至14700手,18日和19日两天,主力合约大规模转移阵地,投机者几乎全部溜走,IF1005合约只剩下一具空壳。

            纵观股指期货与A股市场一个月来的表现,我们可以自豪地说,股指期货顺利地实现了三大目标。

            第一个目标,散户被成功地边缘化。中国散户永远是证券市场不理性的替罪羊,每次市场涨跌都要拿散户比例数据说事儿,永远要接受投资者教育。现在好了,不管散户怎么折腾,都无法动摇市场分毫。因为,他们基本上无法进入股指期货市场。

            为了保护散户,散户先被高门槛挡在股指期货市场之外;还是为了保护散户,防止现货市场过度投机、期货市场流动性不足,现货市场进行T+1交易而期货市场实行T+0交易,这就让现货与期货如“小米加步枪”对“机枪加坦克”。

            反讽的是,正是为了保护散户,监管层缴了散户的械,让散户加入机构正规部队。但有媒体报道称,机构投资者抛现货在期货市场建立自己的老鼠仓获利。如果此事属实,散户投资者只能退出市场,这样才能一了百了。加上公募基金激励机制差劲,有能力的基金经理纷纷跳槽进入私募,公募基金成为大散户,现在散户已经四面楚歌。自股指期货上市以来的短短一个月时间,沪深两市蒸发市值已超过3.64万亿元,平均每个股票账户高达2.5万元的账面亏损。监管层能否让散户有个投奔之所?

            第二个目标,现货市场被顺利边缘化了。此轮大跌让现货市场的交易者灰头土脸,而期指做空者扬眉吐气,相比而言,只有坐拥数亿元手续费的中金所能与做空者并肩,老三当属券商系期货公司。

            股指期货风光无限,虽然杠杆与国际对冲基金比不算长,虽然开户者不多,但期指交易者充分利用了T+0交易规则,5月19日成交量达到36.2万手,成交金额远超现货市场。无论从心理上还是操纵上,只有与股指期货相关的现货,才能引起市场高度关注。比如石化双雄、招商银行。

            股指期货携带着ETF180基金走上证券舞台中央。另一个引起关注的是沪深180ETF,由于国内没有与沪深300指数对应的ETF基金,期指交易者瞄上ETF基金配比,虽然有种种做多基金配比法,但做多75%上证180ETF加上25%深100ETF的配置方案具有最好的效果。购入ETF基金做空期指套利,成为主流套利模式。

            180基金有福了,他们搭上了股指期货这趟快车。股指期货推出后,ETF基金二级市场成交量急剧放大。股指期货推出当天,上证180ETF、深证100ETF二级市场放出巨量,成交量分别较前一日增长386%和76%。

            第三个目标,现货市场的投资者“被理性”了。确实,他们被大跌搞得无法不理性。毋庸置疑,随着证券市场中最投机的资金进入了股指期货市场,仍在现货市场坚守的只剩下三类人:一类是坚定的价值投资者;一类是得重组等风气之先的内幕交易者;最后一类是已成死老虎的既无技术也无信息源的散户。价值投资者在现货市场寻找着下一轮中国经济的爆发点,这些资金成为中国证券市场的主导力量与精神内核。

            至于争议最大的股指期货是否助涨助跌,中金所自己已经给出了答案,会有助涨助跌作用。

            5月19日,中金所对某期货公司客户杨某“限制开仓两周”,此人在交易中数次自买自卖,涉嫌违反交易所相关规定。这是股指期货上市之后对涉嫌违规客户的首次查处。如果不是自买自卖行为误导跟风者,对市场产生影响,中金所为什么要抑制自买自卖行为?杨某人过于聪明,将坐庄时的自买自卖的对敲术用于期货市场,想重复庄家时代欺骗其他投资者的伎俩。这从侧面说明,中金所认可,市场是会跟着大笔的空单向下,或者大笔多单向上的。

            股指期货使中国证券市场发生深刻变化,大多数投资者被扫地出门,中国式的对冲基金已经出现,嫡系的国字号机构投资者将充分利用股指期货做大资产,外资将在风险投资与股指期货市场同时获利。这一变化初现端倪。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每经订报电话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无锡:15152247316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每经订报电话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无锡:15152247316

    上一篇

    今日交易提示

    下一篇

    空调能效补贴下月起“缩水”涨价预期引发热销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