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杨学良:重组变速箱业务 成立动力总成公司(视频)

    每日经济新闻 2010-04-25 00:31

    翘首以盼的2010年北京国际车展今天开幕,《每日经济新闻》今年将在车展现场的每日经济新闻展台为您带来车企高管的系列专访。

     


    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杨学良:重组变速箱业务成立动力总成公司

      嘉宾: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公关总监杨学良

      时间:2010年4月24日

      地点:2010北京国际汽车博览会《每日经济新闻》展台专访直播室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NBD”):各位每日经济新闻的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每日经济新闻在2010北京国际车展为您送上的汽车企业访谈直播节目。本栏目由每日经济新闻报社主办,全程合作网络媒体为每日经济新闻网、中华网和视频门户激动网。

      现在我为您介绍今天光临我们每日经济新闻直播室的嘉宾,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公关总监杨学良先生。

    今年车展技术含量最高

      NBD:杨总,首先很高兴您能接受我们的采访。第一个问题,请您简单介绍一下吉利在本次车展展出的产品,其中有哪些亮点?

      杨学良:好的,这次车展是吉利这几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也可以说是我们技术含量最高的一次。今年整体展位的面积超过了3000平米,展区一共54款,其中包括39款整车,14款动力总成,包括一个BMBS的技术模拟器。一共分六个区域,三个子品牌,英伦、帝豪、全球鹰,还有安全主题公园、新能源主题公园,包括动力总成。

      最大的亮点应该是去年集中亮相的新能源车型,这是吉利经过这么多年的积累和努力,在新能源领域产品集中的展示。

      在新车型上当然很多了,每个品牌上面都有很多新车型,但是我想重点提几款,一款就是卓越GE,是一款大型的豪华车,在整体的造型上面,运用很多元素,我们是运用了“凤凰”这个概念,包括车标、前脸、侧面的曲线,包括尾部有很多中国的元素。包括赵总昨天提到前面的格栅,就是一个中国的灯笼。包括新一代的出租车TX2。

      新能源车型里面有一个最大的亮点就是吉利智慧这款小的新能源车。还包括两款跑车,一款是吉利GT,今年新拿出来的一个叫吉利STAR(吉利星)。

      亮点还是很多的,其他车型从吸引人眼球的角度没有刚才提到这几款厉害,但实际从真正销售角度来讲还是很有吸引力的,包括一些小SUV、皮卡,各个不同大小的MPV,我觉得这些产品都是很有吸引力的。

      NBD:提到新能源汽车,之前我也了解相关的情况。想请问您,新能源车型量产今年会是怎样的状况?

      杨学良:今年下半年就会有车上市,这些集中展示的车型在未来两三年里都会陆续上市。但刚才我也提到了,新能源车型可能在目前还不能被市场广泛的接受,销量还不会特别大。

      这里边有很多因素,车本身的驾驶性能、安全性能跟传统的比较,包括成本上面的优势,以及市场接受程度、政府支持力度等等。但这是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促成的一个方向,毕竟我们只有一个地球,环境污染和资源匮乏是大家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我们会大力去推广,使我们的技术更加成熟,也希望得到政府更大的支持,同时也希望消费者能在眼前付出多一点点的代价、价格换取中长期对社会也包括对后代更好的关爱。

    三品牌分网 销售体系变阵

      NBD:杨总,我们关注到今年吉利的整车非常的丰富,帝豪旗下有很多的车型。

      杨学良:是。

      NBD:那么这么多的车型如果将来推向市场的话,相应的产能筹备是否做好了准备?包括网络的提升。

      杨学良:我们一直在做准备,这是一个长期规划下出来的结果。我们从07年实现战略转型,从价格领先向品质、技术、品牌、服务,包括企业价值全面的领先。所以,所有今天大家看到的这些成果,实际上是一个战略转型的部分成果的展示。我们整体从制造,从营销、渠道建设、内部管理都是根据这样一个大的战略去做的。

      具体到扩张渠道,现在实行的是分网,就是把吉利帝豪、全球鹰和英伦各自建成一个品牌形象。目前在全国大概800家4S店,1000家服务站,这个规模会迅速扩大。除了在大的城市建单独的品牌形象店,也会更多向三线、四线城市渗透。

      年前的时候,我们也有请管理公司给我们做营销体系、营销组织架构,包括渠道建设的咨询,现在要为三到五年之内,年产销100万辆的规模去匹配我们的体系。销售公司从今年一年开年招了500多人,原来700人,现在变成1100多人。我们的目标是到2015年产销200万辆,其中一半是售到国内,一半是售卖国外,去年是卖33万辆,今年目标是进入40万辆,争取50万辆,三到五年内要卖到100万辆,我们所有的工作目标都是朝这个目标去做积极的准备。

      NBD:刚刚您提到了GE,这款车我们也非常关注,我相信很多网友和消费者也非常关注。目前有没有量产的安排?

      杨学良:这一次在积极的做消费者反馈,我们是希望大家对于这款车整体的理念、造型、配置、空间等等提非常有建设性的意见,我们是有这个心理准备的。如果市场接受,我们有这个能力,我们会将它推向市场。至于具体的时间,还没有一个时间表,但只要市场接受,我们会把它推向市场的。从实际上研发、制造能力上,我们还是具备的,大家可以看到去年的GE,可以说脱胎换骨。

      NBD:对,去年有很多争议。

      杨学良:才一年的时间我们就把它做成这个样子,明年上海车展上,这款车就可以开敞展开,所有的动力总成都会加强。

      NBD:可以值得期待的一款车。

      杨学良:是。

      NBD:我们也注意到这次地震,吉利和其他的汽车企业为玉树进行捐款,那天在央视我也看到您在现场的身影,体现了吉利作为企业公民的社会责任。我想请您谈一下您是怎么理解企业社会责任的?吉利又是怎么实践的?

      杨学良:社会的进步、文明的进步是需要很多的力量推进的,企业是非常重要的一分子,企业除了要为股东带来回报,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的同时,还要承担一份社会责任。社会责任非常重要,吉利也是一个非常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

      我们这么多年在社会公益方面投入还是很多的,只是比较低调。比如说像汶川地震的时候,我们也是捐了钱的,台湾水灾的时候也是捐了钱的。董事长一直非常重视教育,还曾经投了5000万做了一个教育基金支持贫困大学生,这个基金现在还在运作,每年定向的资助大学生。包括这次西南的旱灾,吉利内部也在积极筹措,向灾区提供水源。

      这次玉树的震灾确实跟当地的同胞带来很大的痛苦和灾难,但是我们还是希望通过我们的一点努力和关爱,能使他们早日恢复信心、信念,早日重建家园。决策很快,一天的时间就决定要向灾区人民捐款。这个捐款当然由我们集团领导和全体员工个人的捐款,一也有企业的捐款,一共捐了2200万。这个在我们浙江,包括在行业里面影响还是比较大的,浙江捐了差不多1个亿,(吉利)占到其中的1/5。我们希望社会需要的时候,做一个负责任、有企业道德的企业,尽到我们的绵薄之力。

    整合DSI资源 成立动力总成公司

      NBD:我也知道杨总非常忙,最后一个问题。我记得之前您曾听董事长曾经谈过,说09年最满意的工作就是收购澳大利亚DSI,今天的媒体和消费者也非常关注,在几年的过程当中,目前和DSI的投建时间现在是否有一个确定?

      杨学良:国内核心零部件,比如包括发动机,包括变速箱的技术,仍然是我们企业的一个短板。吉利以前研发的时候是四速的,高速的自动变速箱里面,还没有我们独有的产品,这次收购了DSI,可以说弥补了这一块。今年下半年就会有匹配6速变速箱的车型上市,而且会做到很多车型上。

      这次在展台上也展的我们6速方离合,包括7速方离合,DSI还有8速自动挡的技术。我们制定了一个中长期发展目标,这些变速箱不仅仅是可以匹配到吉利的车型上,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选择,同时也可以对整个中国汽车市场和全球的汽车市场开放。DSI原来就是为一些国际知名的汽车企业提供变速箱,目前考虑在国内建基地投产DSI的变速箱。

      时间上很快,在20号的时候,在宁波成立了一个动力总成公司。原来每个基地或者几个基地有一个变速箱厂配置,现在专门成立一个动力总成公司,在公司体系架构里面,除了研究院、整车制造,动力总成已经被单独拿出来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战略考虑进行布局。我们本来想在车展之前,就要考虑做自动变速箱的开幕仪式,但是因为车展太忙了,会退后几天,也不会太长。两个基地的准备是相对比较成熟了,我觉得会很快,车展之后不会太长的时间会推出来。因为我们希望尽快的把先进的自动变速箱技术匹配到我们的车上,能够让中国的消费者得到实惠,让他们更喜欢我们的车型。好像很多人还是喜欢开自动变速箱的车型。

      NBD:尤其双离合自动变速器非常新。

      杨学良:对,双离合自动变速器有很多特点,它有自动挡的操控感觉和手动挡的效率,就是油耗,多了一个1挡,1挡起步会更省油,还有高速挡。国内6挡的DCT和7速的DCT我们很期待。目前已经有对我们的车型做匹配、做实验,一旦成熟,就会拿到市场上来。我们也有一些更高端的车型推出来,当然成本会高一点点,但在中国生产基地的优势肯定比国际产品更具有竞争力。

      NBD:非常感谢杨总接受我们的采访。

      杨学良:也谢谢你们邀请我!


     

    上一篇

    汤斯:加快微车和中高布局 谨慎投资新能源汽车(视频)

    下一篇

    《指引》开启千亿金矿期货公司热盼“款爷”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