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汤斯:加快微车和中高布局 谨慎投资新能源汽车(视频)

    每日经济新闻 2010-04-25 00:22

    翘首以盼的2010年北京国际车展今天开幕,《每日经济新闻》今年将在车展现场的每日经济新闻展台为您带来车企高管的系列专访。

     


    海马汽车市场部部长汤斯:加快微车和中高布局 谨慎投资新能源汽车

      嘉宾:海马汽车市场部部长汤斯

      时间:2010年4月24日

      地点:2010北京国际汽车博览会《每日经济新闻》展台专访直播室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NBD”):各位每日经济新闻的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每日经济新闻在2010北京国际车展为您送上的汽车企业访谈直播节目。本栏目由每日经济新闻报社主办,全程合作网络媒体为每日经济新闻网、中华网和视频门户激动网。

      现在我为您介绍今天光临我们每日经济新闻直播室的嘉宾,海马汽车市场部部长汤斯先生。

    海马不会分网销售

      NBD:首先非常感谢汤总在百忙之中接受我们的专访。第一个问题想汤部长介绍一下本次车展海马所展出的产品,以及哪些亮点。

      汤斯:本次北京国际车展应该是海马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参展,无论从展台面积还是车型都是最大和最多的一次。

      亮点比较多,因为我们这次参展有一部分车型老一点的在销售,没有过来展示,展览全部是这一两年推出的产品,像去年推出的丘比特,这次推出一个丘比特的运动(跨境)版。另外还有一个全新的产品,最新亮相的一个是海马奇士,还有一个海马郑州基地生产的海马王子。还有量产的新能源车,普力马、EV,纯电动驱动的产品。还有一台海马3HEV混合动力新能源车。

      NBD:新普力马的混合动力版怎么样了?

      汤斯:普力马是纯电动的,使用的是老的普力马的产品品牌,我们希望稳定一点。

      NBD:海马的升级换代跟其他厂商不一样,其他的升级换代可能新老产品同时销售,咱们完全是新产品出来旧产品就退售这种升级的模式。

      汤斯:我们的产品品牌策略基本上是这样的,第一就是单品牌,就整体品牌的提升。海马旗下各自产品线的产品,没有像大的自主品牌都是有高端、低端,我们是通过技术平台实现高、中、低的价格优惠。

      第二,产品品牌的长期化,比如福美来这个品牌,未来我们推出的A级轿车也会叫福美来,普力马换代产品也是叫普力马,可能造型、定位都有差异,但产品品牌保留下来。

      第三,我们的产品垂直换代,新产品上,老产品退,避免“儿孙同堂”。因为我们现在产品的平台、车型比较丰富,每一个平台上的主力产品主攻什么样的用户,什么价位空间,都有自己的定位。

      NBD:我也了解到,之前吴总也提过,海马坚持不分网。还是想请您谈一下为什么会不分网?比如说像比亚迪、吉利都是分网销售,比亚迪算是一个品牌,但是有四个网络的项目团队,分别A1、A2、A3、A4,吉利干脆就是多品牌了,不同的品牌。海马您提到坚持一个品牌,然后是不分网的政策,而且还要坚持,这是为什么?

      汤斯:这跟我们刚才谈到的品牌思路是一样的,就是维系。为什么不分网呢?我们觉得因为目前的时间并不长,到底这种模式的好坏现在不太好评价。但从我们自身来讲,分网可能来说起的效率会更高一点。

      NBD:大规模扩张。

      汤斯:对,规模扩张,而且可以吸引资金进来。但从长期来看,市场份额相对达到一定稳定程度以后,比如占到30%,要再一个点就很难。这种情况下,这种结构是不是比较好,这个我觉得还是值得探讨。

    谨慎推动新能源汽车量产

      NBD:这次北京车展的主题还是围绕着新能源汽车来做的。

      汤斯:对。

      NBD:我们也注意到海马有一些新能源汽车的展出。想请问您一下,新能源汽车这方面,海马有哪些规划?比如电动车还是电池还是混合动力,量产的计划有没有一个时间表?

      汤斯:我们去年11月份,获得工信部新能源车的市场准入,包括车型公告,应该说是目前国内少数获得新能源车生产资质的整车厂。

      新能源这一块我们做的比较少,说的不多,因为我们觉得更多要用商品去跟用户沟通,不是概念去沟通,跟其他企业不太一样。这一块足足几年下来,去年正式发布一个“蓝色引擎”战略,其实就是两部分,一部分是传统VI74的发动机,另外一块就是所谓新能源。但是关于新能源本身,什么是新能源汽车其实争议还是很大,比如生物质能算不算?添加天液化气算不算新能源?还有很多争论。

      但基本上业界有三类车是没争议的,比如纯电动,混动,尤其强混;还有氢动力、氢能源,这三部分无论是从政策制定还是行业都没有争论的。 氢能源欧美走在前面一点。混动国外已经很成熟了,丰田累计销量已经相当大了。但是纯电动车在家用或者乘用车里面,目前国内国外都是刚刚起步。

      海马的新能源整个产品战略基本围绕着纯电动和混合动力这两个,氢能源目前没有开展这块工作。我们2010年,就今年纯电动产品会达到量产的基础准备,目前在普力马这个产品平台上做的纯电动。获得这个资质以后,我们已经有十几台车和南方电网、国家电网合作,像在海口、杭州、西厢、郑州试运行。至于什么时候真正作为一个商品去销售,目前没有明确。为什么呢?因为第一从整个使用环境上来看,还不太成熟。

      NBD:配套设施不完善。

      汤斯:从政策的推动上来看,我们觉得要再看一看,据说今年很多国家在新能源汽车上会有很多新的政策。

      NBD:据说7月1号推出补贴。

      汤斯:我们本身不是追求大规模的企业,在新能源里基本上是平行跟进的做法,没有太多的精力做先进的东西。而且这一块从我们现在来看,整体领先性,包括国内和国际上不是整体来,我们追求局部领域。比如说我们在纯电动里头可以加入超级电源。因为电动车有个问题,传统动力,就是你驾驶的感觉要起步轻快,行使安全,反过来带来的是驾驭感和速度。

    上攻下进 加快产品线布局

      NBD:刚才您提到了奇士,现在无论媒体还是消费者对这款车都比较感兴趣。您能不能详细介绍一下。

      汤斯:海马奇士是海马首款B级车,我们没有选择轿车选择SUV是这么考虑。一个是市场环境,SUV近年来比较火,从开始做我们就觉得这个车型会成为中国非常火的车型。另外一个,大量的尤其自主为主的B级车,可能空间是够B级,但技术含量还不够。所以我们觉得从SUV切入,可能更好的在B级车市场上建立我们的口碑,然后摸索一些经验。这样的话,我们未来的B级车就会加强,跟A级车一样的顶尖。

      关于本车身是都市型SUV,SUV简单分越野型和都市型,都是型有越野型SUV的高通风性、良好的视野、高坐姿。但又有微型轿车的乘坐的舒适性,使用成本、油耗相对合理,价格高一点,但车本身很不错。这块市场目前从数据和实际表现来看,基本上是SUV主流,所以我们切入这一块。

      这个产品应该说相比自主品牌差距比较大,比如它的平台,我们是一个地道的SUV平台,它的配置、技术、性能都跟子品牌差异比较大。从它的综合性能,包括造型,它的造型也是非常国际化主流的标准SUV的造型,可能跟很多皮卡改造的SUV还是不太一样,坐进去就会发现,因为平台不一样,带来整个驾驶感和乘坐感完全不一样。因为很多自主的SUV和类SUV我都开过,所以它更接近于合资品牌的SUV。我们基本上标准的也是,合资相对来说品牌稍微低端一点的SUV,像海汽、S15、途胜,这些产品作为它的竞争对手。

      NBD:咱们的价格还是很有竞争力的,是13万多是吗?

      汤斯:对,我们这次首席发布的是叫智能领航版,最顶级的配置,13580。在SUV市场跟轿车不太一样,轿车基本大家是交融,SUV泾渭分明,自主品牌基本上主力车型10万元以下,SUV最低配也得16、17万,经常在17-18万,甚至20问左右,SUV中间10-15万之间是空白。类似于合资品牌的产品定到和自主品牌价格比较接近的定价应该来说还是很有竞争力的,起码我们的顶配比韩系SUV的最低配便宜好几万。

      NBD:有机会我一定会试驾一下,感受感受。

      汤斯:基本上一看到它就会爱上它,看完以后会狂热的爱上它。

      NBD:单看外形就很喜欢。

      汤斯:很大气。

      NBD:海马汽车之前一直在中级车市场,现在进军中高级市场,在这个时机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

      汤斯:海马做产品线的延伸由来以久,06年以前做过一些合作,也有做其他品牌的。06年自主以后,完全形成海马自身的品牌和产品战略,包括规划、技术筹备等等这些,我们实际上早有准备。当时讲的叫站稳中级,向下延伸,先向下延伸A0、A05,这些产品现在都见到了,一个是郑州的微面和微客,还有A0级的家轿丘比特。然后向上就是B级车,B级我们首选的就是SUV,未来还有更多高端的轿车产品推出。

      NBD:之前我开过欢动,感觉还不错。

      汤斯:海马口碑是比较鲜明的,一是省油,我们基本继承了日系品牌的主流特点,一是省油,二质量还不错,三相对于几乎所有的记住品牌而言,汽车的驾驶操控性和舒适性更好。欢动可能也跟它造型有关,两厢可能会更进走一点。很多用户说海马是自主品牌的操控王,欢动是海马汽车里面的操控王。

      NBD:从我自己开这个车的感觉来讲,的确像您说的那几个优点体现的淋漓尽致的发挥出来了。但是这个车还是有点微型车的影子,比如说外形。

      汤斯:未来我们的技术路线整体在造型方面,偏欧一点,但是在技术标准上面,尤其是在油耗方面,我们还保留一些日系的影子。

      NBD:刚才您也提到了海马郑州,我们车展的时候也看到了,海马郑州的LOGO也是单独的。打着海马,是一个品牌,但郑州那边为什么又有一个新的LOGO?

      汤斯:微车是以微客为主,整个消费群体是家用轿车,我们海马自己叫家轿专家,无论从用户群体、车辆使用方式和使用目的以及销售渠道网络差异非常大。这两块从一开始是独立体系,郑州从产品的研发到销售到品牌,完全是独立的,他们有一个销售公司。一个海马下面也可以理解成两个副品牌,实际上还是一个品牌,只是LOGO不一样。主要是一个识别度的问题,你在这个地方是买这样的汽车,到那边买的是那样的汽车,但同样是海马汽车。

      NBD:郑州基地主打微型产品,主要是以二三线、三四线市场为主。您觉得这样的市场算尚未开发的蓝海吗?对海马的战略来讲,意味着什么?或者占有什么样的位置?

      汤斯:战略来说还是比较重要的,我们中期目标整车产销60万,发动机60万,海南板块和郑州板块刚好一半对一半。所以从规模上和对海马整个品牌的支撑上,应该是很重要。
     
    预计全年增长 网络主攻二、三线城市

      NBD:一季度的销售情况怎么样?

      汤斯:一季度跟很多大厂比,量不是很大,但跟我们自身纵向相比,一季度应该是历史最好的水平,加郑州的,整体比去年同期增长140%。

      NBD:这个发展速度相当不错。

      汤斯:汽车嘛,拉动比较明显。

      NBD:根据一季度的销售情况,完成全年的目标还是很有信心的?

      汤斯:我们比较有信心。

      NBD:问您一个关于品牌的问题,我经常跟汽车企业也好还是行业协会的专家谈,大家有一个共识,中国是一个汽车大国已经是毫无疑问,但离汽车强国还很远,其中有一个问题就是品牌的问题,不管你卖多少,在世界的品牌度还是不够。

      汤斯:没错,这既是一个现实,也是目前短期内难以摆脱的问题。作为海马来讲,我们企业有一个基本的态度,“做强、做稳、做精,不争大”。我们觉得如何在做强、做精上面下工夫,真正把这个品牌价值体现出来,而不是简单的追求规模。当然我们也要追求规模,毕竟汽车是一个规模化的产业,但在追求规模的同时,如何扎稳脚跟。我们对自己的定位是“技术开发,品质为先”,希望将来的海马就是一个强品牌、强技术的自主品牌,这样子至少在我们公司内部,没有任何人说海马要做大,而且我们不是以那个作为公司整体无论从战略、规划和经营的目标,那不是我们的目标,我们的目标是做精做强做稳。

      NBD:每个品牌都有每个品牌的基因。咱们就是低调务实。

      汤斯:对整体自主品牌市场的影响不见得是坏事。

      NBD:咱们是属于低调务实的企业。

      我知道汤总您很忙,最后一个问题。08年年底的时候,几乎所有汽车厂商对09年的车市持悲观的态度,结果导致产能不足,导致没货,缺货,09年的发展又非常火,最后请您对今年的走向做一个预测。

      汤斯:今年政府对宏观经济判断比较积极(我个人的看法),我觉得不太容易判断。从传统上来讲,四季度肯定会好一些,无论再不好的年份,四季度都会好一些。一季度3月份稍微弱一点,1、2月份还不错,可能主要还是因为09年的欠帐,欠市场的。二、三季度来讲,增长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因为中国现在汽车市场的增长还是比较刚性,而且区域分布比较广大,广大的城乡,二三线城市、三四线城市的需求还是大的。所以比例虽然不是很大,即使增速下调一点,因为基数很大。长期增长的空间,可能在某些城市甚至某些区域,09年很弱的增长都是有可能出现的,记得08年某区域有负增长的情况,月份还是季度记不清楚了。

      宏观经济本身今年很难判断,所以我觉得汽车可能不会像09年那么乐观,有点像股市一样,有点像牛皮纸。

      NBD:刚才谈到三四线市场,比如像大众是南下,广汽是北上,咱们的策略在一线市场当中有没有一个侧重?还是均衡发展?

      汤斯:我们现在主要的网络发展还是在二三线,为什么?我们原来的销售渠道继承了原来的海南马自达时代的销售渠道,基本是一二线为主,北、上、广、深,省会、发展的地级市,基本是这样。我们的网络分布100多家已经差不多,主要的精力是在二三线,包括四线、百强县,这个也是跟我们整个品牌定位和走向相吻合的。

      NBD:今年的网络扩张有什么样的计划?

      汤斯:我们企业有几个原则,一个你刚才说到的,就是不分网;第二个叫销售服务一体化,有销售的地方必须有服务;第三个就是因地制宜,因为你往下走的时候,投资人的结构、环境,包括区域的消费特点都不太一样,你不能完全照搬生成的4S店模式。这三种通过网络的建设基本能实现。

      09年整个销售服务半径点平均从85公里降到75公里,我们计划是今年2010年销售服务平均半径降低到60公里,再降低15公里。整个网络数量接近500家。

      NBD:谢谢汤部长接受我们的采访!

      汤斯:谢谢!

      
      
     

    上一篇

    杨昭: 正多方努力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化(视频)

    下一篇

    杨学良:重组变速箱业务 成立动力总成公司(视频)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