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绿色引擎巨头言论:谁指点中国车市江山?

    每日经济新闻 2010-04-23 16:05

      北京车展最闪耀的主角,当属各大车企的高层人物。

      他们不仅是中国汽车产业当之无愧的重量级“明星”,更是牵动产业链变革的核心力量。

      2010,谁来指点中国车市江山?

      《每日经济新闻》北京车展特刊为读者献上车展巨头们关于中国汽车的精彩言论,或许您能从他们口中读出行业未来的趋势和走向。
      
    大众汽车执行副总裁:车展期间将公布中国电动车战略

      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执行副总裁张绥新近日表示:“当今,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关乎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大众汽车不仅要在产品上追求高能效、低排放,还要积极投身于能够真正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事业中来。大众汽车畅想绿色未来环境教育行动,在中国绿色学校中已经实施了三年,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他透露,2013年,大众电动车将在世界范围内量产,包括中国。北京车展期间,大众汽车将公布其在中国的电动车战略。其中在车展期间亮相的混合动力版途锐有望最先引入中国市场。

      今年一季度,大众汽车集团(中国)和上海大众和一汽-大众两家合资公司共向中国大陆及香港地区的客户交付新车457,259辆,同比增长60.9%。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总裁兼CEO范安德表示,自世界第一大市场获得如此快的增长“超出了我们的预期”。
      
    通用汽车甘文维:两年在华推25款车型

      通用汽车中国公司总裁兼总经理甘文维近日发布了公司在华的未来发展计划,在2010至2011年的两年时间内推出25款全新或换代车型,涵盖通用汽车旗下的各主要品牌及在中国的重点细分市场,其中也将包括一些通用汽车目前尚未涉足的市场。这些新车型中包括通用汽车计划在2011年向中国引进的雪佛兰Volt,它仅靠电池电力驱动即可行驶60公里,并且可以通过车载发动发电机实现额外的数百公里的行驶距离。同时,通过推广应用涡轮增压技术、智能发动机管理系统以及同级别领先的空气动力设计等,进一步提升国产乘用车的燃油经济性。

      “通用汽车一直致力于通过应用最先进的动力总成系统和汽车技术,大幅降低在华产销汽车的油耗及更干净的尾气排放,使消费者实现消耗更少的燃油行驶更远的里程,更加环保。”,甘文维强调:“我们可以预见未来的汽车会更环保、更安全、更舒适。在未来的汽车市场,中国将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而这样的未来正从现在开始。”

      不过,甘文维指出,“涡轮增压技术不会运用到所有的车型当中,对于大部分的燃油经济性和排放的挑战不可能只用一个方案就可以解决所有问题。”

      他表示,“因为消费者有不同的需求和不同的收入,所以我们要采取不同的解决方案,让消费者有更多的选择。”

      甘文维日前还表示,鉴于中国汽车市场的增长继续领先于美国市场,预计通用汽车2015年在华年销量将超过300万辆。

      去年中国汽车销量增长近50%,至1,360万辆,首次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这在很大程度上受政府优惠政策提振。不过,由于担心增长过热,中国政府近期减少了刺激措施。分析师们预计,今年中国汽车销量增速将放缓至10%-15%更可持续的水平。今年3月中国汽车总销量同比增长56%,创下174万辆的月度新高。

      甘文维称,今年通用汽车公司在华销量将超过200万辆,提前四年完成既定销售目标。通用汽车2009年在华销量增长67%,至183万辆。

      甘文维预计,中国和美国汽车销量差距今年会继续扩大。去年美国汽车总销量下滑21%,至1,040万辆。

      他说,中国的潜在汽车需求非常强劲,足以抵消政府减少对汽车行业支持带来的影响。

      甘文维称,政府优惠政策的减少削弱了部分地区的汽车需求,但推动市场持续发展的是非常强劲的潜在需求,也正是这一因素促成了过去几年汽车市场的快速增长。

      他表示,农村地区汽车需求尤其强劲,城市地区需求则继续保持增长。

      甘文维还指出,通用汽车与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组建的合资公司正在探索印度市场,预计2011年将在印度推出首款“中国车”。

    北汽总经理汪大总:进一步探索萨博深化合作

      媒体报道称,北京汽车工业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汪大总在接受外电采访时透露,北汽对与萨博深入合作有很大的兴趣,而且北汽已经做好了投资新萨博公司的准备。对此,汪大总解释:“事实上,我的意思是说,北汽将进一步探索与萨博在技术领域的深化合作,目前北汽还没有向新萨博投资的计划,这是外国媒体的一个误解。”

      北京汽车研究总院院长顾镭表示,现在北汽和萨博正在已购买的相关车型上开展紧密合作。在充分消化北汽购买的萨博整车平台和发动机技术基础上,北汽将力争在未来三年内,开发出3至4款轿车和2至3款涡轮增压发动机,覆盖中高级轿车的各个细分市场并成为该市场强有力的竞争者。北汽研发的车型包括两厢、三厢B级车和CUV车型,现在来自通用和萨博的技术专家正在帮助他们将这一开发过程减至最短。

    吉利李书福:吉利与沃尔沃是兄弟非父子

      “未来吉利汽车与沃尔沃轿车是兄弟之间的关系,而不是父子之间的关系。它们相互尊重,相互支持,共同发展。换了新东家以后的沃尔沃将会制定一系列新的重大发展举措,让沃尔沃恢复往日的生机和活力,重新回归过去的野性和活力,迅速形成强劲的生命力与强大的生命力。”

      成功签订收购沃尔沃的协议,李书福圆了一场长达8年的美梦。

      对于收购过程的细节,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表示,“大家首先关心的是钱的问题,买沃尔沃这个轿车公司不是有钱就能买得到,也不是没有钱就买不来的,所以钱不重要,这个事情我早就说了。吉利并购沃尔沃,从2002年开始思考,一直到今天8年的时间,这是一个双方沟通交流的非常漫长的过程。当然,没有钱福特也不会把沃尔沃交给吉利。”

      “(在知识产权的问题上)可能一言难尽,谈的也是比较艰苦的,但是我想吉利要花那么多的钱去买一个世界顶级的豪华汽车公司,如果没有知识产权的支持,买来的这个公司那是苍白无力的。所以在知识产权的内容上,我们是斤斤计较的。福特公司是非常大度的,不愧是世界超级的汽车公司,在这个问题上面他们非常的通情达理,我们是很满意的。”

      “沃尔沃现在最大的问题节是规模太小,它跟奔驰和宝马比起来规模还是不够的,但是它的研发收入我猜测跟奔驰、宝马是差不多的,所以它形成大量的知识产权,形成大量的技术。由于相对规模比较小,所以每一辆车的成本就比较好,因此就亏钱。所以我们要想办法把这些技术充分的发挥,把这些产品要扩大销量。只有规模扩大了,每一辆车的成本就下降了,利润就出现了。”

      “所谓的文化冲突也好,工会难缠也好,最终归根到底就是一个问题,怎么样能够推动企业更好的发展,发展起来了什么事情都解决了。如果还是原地踏步,或者说越做越差,那这些问题就都是问题。”

      “现在在吉利工作的员工来自世界上几十个国家。不同国籍的,不同宗教信仰的,不同成长背景的员工们,都在吉利工作,也工作的很好,没有太大的所谓的文化冲突。所以我想,亚洲和欧洲、吉利和沃尔沃,虽然距离是远了一点,但是并不是说这是一个完全崭新的课题。所以解决这种文化冲突要有方法,如何通过一种科学的,适应于吉利和沃尔沃之间,两个企业实际情况的,这一种组织架构的设计,沟通方式的设计。通过吉利并购澳大DSI公司的经验,完全可以和沃尔沃之间进行讨论,寻找出一种好的管理方式。”

      “工会是一个很好的组织,西方工业文明,西方的工业进步,西方企业的竞争力、生命力,完全是靠工会组织形成的。今天的先进的技术,以及优秀的产品,很难想象,这一个没有真正的工会的参与能够制造出来。所以,不能把工会看成是对企业管理的一种破坏,一定要把工会理解成、支持企业更好发展,形成企业强大竞争力和强劲生命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织系统。”

    NextPage

    东风汽车董事长徐平:东风留意走出去机会

      在吉利成功收购沃尔沃之后,更多的国内汽车企业开始关注海外并购事宜。东风汽车日前表示,在人民币具升值可能下,将注意到海外是否有并购的机会,并预计今年在中国的市场份额有望高于去年。

      东风汽车董事长徐平表示,人民币的潜在升值,将有利于中国企业到海外进行并购,“东风也认识到现在有机会,会密切留意这个机会。”

      截至2009年底,东风汽车手头现金及现金等值约174亿元人民币,较2008年底增加72亿元人民币。市场关注手持大量现金的中国汽车商会否跟随吉利集团,往海外进行并购,以踏上国际舞台。

      东风汽车同时还表示,鉴于国内需求旺盛,公司今年计划提高资本开支以扩大生产,但在经历了去年的高增长后,预计今年销售增速将有所放缓。

      徐平称,“公司计划在未来两年内投资人民币210亿元,其中今年的资本支出为人民币90亿元,高于2009年的人民币63亿元。”

      “东风汽车集团今年计划将产能由去年年底时的142万辆提高至170万辆。”

      他还称,“东风汽车集团今年计划销售超过173万辆汽车,较去年143万辆的销量增长21%。”

      东风汽车去年的汽车销量较2008年增长35%;其中,乘用车销量增长45.6%,至106万辆;商用车销量增12.2%,至371,900辆。

      2009年公司实现净利润人民币62.6亿元,较2008年的人民币39.6亿元增长58%;去年实现收入人民币917.6亿元,较上年收入人民币705.7亿元增长30%。

      徐平表示,中国汽车产业今年将继续以较快速度增长,国内汽车销量今年有可能达到1,500万辆。

      他还称,为抓住旺盛的市场需求,东风汽车集团将进一步调整产品结构和市场策略。

      徐平称,集团的增长速度将超过市场平均水平,市场占有率也将继续上升。“东风汽车集团在中国汽车市场的占有率今年将升至11%。”
      
    雷诺——日产、戴姆勒掌门人戈恩:合作产生协同效应

      雷诺汽车、日产汽车,以及德国戴姆勒此前达成协议,将互换股权,并联合开发汽车,籍此合作计划意图扩大规模并分担成本。根据计划,戴姆勒将持有雷诺和日产3.1%的股权,後两者将各自持有戴姆勒1.55%的股权。而雷诺持有日产的股权将从此前的44.3%滑落至43.2%。

      日产汽车首席执行官戈恩(Carlos Ghosn)表示,“若有了规模,却没有透过平台共享及引擎共享等方面加以利用,并在本地及地域市场上做出明智决定,则规模不过是让事情复杂化,且带来困扰。”

      他认为,通过与戴姆勒的合作,所产生的协同效应将帮助公司"非常快"的获得10亿欧元的净成本节约.而未来五年内,雷诺和日产可望在和戴姆勒合作中取得20亿欧元的效益。

      戈恩还表示,希望未来能和戴姆勒达成更多合作协议。

      戴姆勒首席执行官Dieter Zetsche表示,戴姆勒所获得的潜在协同效益也和雷诺——日产相当.

    NextPage

    菲亚特中国首席代表保罗•阿尔贝里诺:新合资公司将不断引入新产品

      从南京菲亚特的淡出到广汽菲亚特的回归,在中国市场的坎坷让菲亚特的高管们不得不对中国市场进行更深入的分析与认识。

      菲亚特汽车中国首席代表 保罗•阿尔贝里诺:“我认为进入市场的顺序和市场份额、品牌形象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关系,更直接的联系在于进入一个市场后,读懂市场的能力。企业必须能够正确解读一个新进入的市场,并且能够按照市场需求引进正确的产品。”

      “在进口车业务方面,我们并不期望能够获得多大的市场份额,主要是考虑能够通过进口车业务使菲亚特品牌在中国市场继续存在,同时吸引一定的关注。如果在2007年南京菲亚特解体之后就完全撤出中国市场,对于我们的品牌和原有的老客户将会造成巨大的影响。2008年8月我们引入进口车业务后,使得菲亚特这个名字在中国市场继续保留。在合资项目尚未确定时,我们品牌传播的方式都是有选择性的,希望能够把菲亚特全新品牌和产品的信息首先传递给从业者,让他们先对菲亚特的新形象有深入了解,其中包括媒体和经销商网络。”

      “从南京菲亚特的发展历程中,我们收获了深刻的教训,同时也有经验。南京菲亚特毕竟在当年引领过中国两厢车的发展。错误不在合资公司某一方,最主要的问题是产品单一。当时企业的盈利来源长时间只靠派力奥等三款产品,迟迟未投放新产品,其中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吸取南京菲亚特的教训,我们在新的合资公司中将会不断引入新产品,一方面使消费者能够不断看到菲亚特品牌的新产品,同时也体现出我们在不断关注市场趋势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为消费者及时提供他们所需要的产品。”

    奇瑞尹同跃:20个月内完成300万辆下线

       “从第200万到第300万辆汽车下线,我们将在20个月甚至更短的时间内完成。”尹同跃近日表示,“对于中国汽车企业来说,‘量’不是最重要,企业发展的关键是提高核心竞争力,加强对核心技术的研发、提高产品的品质、打造具有强大影响力的品牌。”

      而在奇瑞200万辆下线仪式上,奇瑞汽车董事长、总经理尹同跃表示奇瑞将暂缓上市计划。“我们IPO材料上报得比较早,但上市是把双刃剑”,“现在股市不太好,我们资金压力又不大,所以现在要调整策略,不着急上市了。”

      并且,尹同跃也再次否认了与江淮重组的传闻,“我们倒是很想重组一些公司,但没有合适的对象。江淮?我们不会和江淮有合并,(如果合并)谁当家都不好。”

    宝马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史登科:坚持自己的哲学

      对于在中国市场长期与奔驰和奥迪竞争的宝马而言,公布企业今年的销量目标似乎是一个很艰难的行为。“我们不会给出具体的数字,我坚持自己的哲学,在一个变动很大的市场不去公布精确的预测。”宝马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史登科表示。

      “高档车市场7-10年是一个周期,我相信在下一个周期高档车市场格局会有很大的变化。”对于宝马是否计划在中国超越奥迪时,史登科的回答具有强烈的暗示意味。

      “宝马去年在中国市场销量增长了近40%,而今年前两个月的增幅均超过了100%,这让我们倍感惊喜。”宝马负责销售和市场的董事会成员伊恩•罗伯逊表示。

      “市场的增长将越来越多地向亚洲转移,而我们的商业原则之一,就是生产追随市场。”宝马集团董事长诺伯特•雷瑟夫称。

    长安汽车集团董事长徐斌:六点建言福特在华发展

      近日,在一次与福特汽车公司CEO艾伦•穆拉利(Alan Mulally)的会晤中,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总经理、党组书记、中国长安汽车集团董事长徐斌对福特在中国的发展提出了六点建议。

      徐斌建议,福特汽车一要更加关注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加快在华产品的投放步伐,加强针对中国汽车市场产品的研究与市场开发,提高产品投放的有效性;二要以新能源汽车发展为方向,加强合资双方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合作,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三要在更高层面展开战略合作,提升合作层次,拓宽合作范围,在加深合作开发国际市场上取得实质性步伐。这种合作,既可以是现有合作层面的深化,又可以是集团公司直接与福特汽车展开合作;四要着手推出合资企业的自主品牌汽车,要以建立合资企业技术中心为突破口,加快合资企业自主品牌汽车的开发,为合资企业的发展赢得更大主动,争取更多资源;五要进一步提高合资企业本地采购比例,提升配套保障能力和成本控制水平;六要切实加强产品质量控制和服务,强化质量管理,优化管理流程,不断提升质量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

    NextPage

    福特汽车CEO艾伦•穆拉利:对中国汽车市场竞争力充满信心

      对此,穆拉利做出了积极地回应,他说,“中国是全球发展最快、潜力最大、销售最好的市场,福特汽车对中国市场高度重视,已把中国市场作为最重要的市场进行规划和发展,对在中国汽车市场更具竞争力充满信心。对加快与集团公司的合作,福特汽车已经形成高度共识,明确了具体目标,配备了有力团队,做好了充分准备,希望双方早日把达成的协议进入实质操作阶段,促进合资企业发展迈上新水平。”

    东风日产副总经理兼党委书记任勇:2011年导入日产电动车

      东风日产副总经理兼党委书记任勇:“环保、高效、无污染的电动车是汽车技术的可行性变革,这不仅是保护环境,更关系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技术日产”享誉全球的日产汽车在电动车研发领域拥有领先的优势,今年日产的电动车将在欧洲、北美等地陆续上市。东风日产也将于2011年在中国市场导入日产电动车。”

      对于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前景,任勇认为,“2010年,中国车市的刚性需求、汽车购买力积累和居民消费信心企稳等因素依然会主导中国车市趋好走向:一线城市增购换购需求被唤起,二三级,甚至四五级市场新车消费全面启动。可以预见今年中国车市将实现两位数增长。另外,由于中国沿海和内陆、东部和西部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大,再加上同一地区不同人群的收入差别也较大,目前中国千人汽车保有量仍远远低于一般发达国家。也就是说,中国汽车消费普及才刚开始,还将有20甚至30年的增长期。在这么大的规模下,中国一定能培养出具有世界级能力的汽车企业。”

    广汽本田执行副总经理姚一鸣:坚持做一款产品成功一款

      广汽本田执行副总经理姚一鸣:“如果企业没有产品就不成其为一个制造企业,企业必须通过多种产品来带动发展,但是发展时间很长了,产品很多的情况下,消费者就不一定会记住你的企业有多少个产品。现在广本有四款产品,但是以后呢?这是对于消费者的认知而言;另外一个角度来看,产品是硬实力,而企业品牌是软实力。比如说企业的哲学、经营方针、社会责任,这些都是在产品中无法完全体现出来。这就是我们提出要走企业品牌与产品品牌相结合这条路的背景。”

      对于广汽本田推出的自主品牌理念,姚一鸣表示,“要建立理念品牌想法已经有两年多了,目前我们已做了大量工作,现在已具备向市场推出的基础。小心翼翼的原因有两点:在合资企业里建立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这在国内是首开先河,这个品牌的成功与失败会影响我们企业下一步发展,我们必须保证理念成功,广本一直以来在各自的细分市场都是坚持做一款产品成功一款;此外,理念品牌某些指标还未达到我们原来设定的要求。”

      此外,在姚一鸣眼中,改变中国汽车工业格局不会是一条平坦的道路,“从消费市场上看,中国汽车市场的世界影响力不断提高已是不可逆的潮流。从产业格局来说,中国正成为全球汽车厂商的生产销售基地,成为他们的必争之地,竞争会越来越激烈,产品更新会加快,并不断扩大产能,甚至导致一种恶性竞争。当然也会出现兼并重组现象,但参与市场竞争的主要力量及大格局不会发生根本性变化,不会整合得那么干净,那么有序,毕竟存在一些地方利益。”

    普利司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武田邦俊:整个产业环境发生剧变

      普利司通轮胎事业中国地区总裁、普利司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武田邦俊:“普利司通集团是在1997年开始参加F1赛事,到现在已经历了13年。作为支撑赛车的轮胎厂商来参与F1赛事,让我们普利司通充满了自豪,在这13年里对我们的技术进步也起到很大的推进作用。”

      “但是另外一方面,我们也关注到包括轮胎在内的整个汽车产业所属的环境已经发生剧变。在目前社会上不论是哪个行业,哪个产业,离开了环境保护,就没有办法去进一步考虑发展,所以作为我们也必须再次回到原点,重新审视我们的资源,怎么样尽力合理分配。在F1退出以后,集团会把更多的资源投入到专攻于环境方面的新的技术和战略商品的开发。”


      

    上一篇

    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

    下一篇

    揭秘2010影响中国车市格局产品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