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梅新育:汇率政策不能摧毁本国产业基础

    2010-03-20 02:01
    梅新育(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

            在美国议员对中国汇率政策的咆哮声中,有传言称继商务部、工信部2月下旬对劳动密集型行业进行人民币汇率压力测试之后,财政部可能将于3月下旬派员赴广东、浙江、江苏三省及上海市进行范围更广的人民币汇率压力测试。

            在为当前和未来的决策提供参考资料方面,压力测试是必要的,但压力测试归根结底只是一件工具,更重要的是决策的指导思想。我们的汇率决策指导思想,不应当以最大限度地牺牲国民利益来化解美国政客的压力,不应当是借此抑制顺差,不应当是借此扩大我们账面上的国内市场规模,而应当是基于我们的根本利益。

            我们的根本利益是什么?是实体经济部门,是制造业。因为只有在现代制造业基础上才能构建起现代服务业,因为只有制造业才能为国民提供足够多的就业机会,并让经济增长的利益得到尽可能广泛地分布,而不是集中在小小的精英群体身上。而我们的制造业又面临继续“赶超”与兼顾防止“被赶超”双重任务,即防止传统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迅速流失,让这些制造环节在中国国内保持足够长的时间,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为无法转换行业的中国劳动者提供就业机会,让这些产业在国际分工体系下尽可能持久地为中国提供经济利益;同时与韩国、日本、德国等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发达国家竞争先进制造业,为中国外贸、整个国家经济开辟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而大幅度的汇率调整,将在两个方面重创我们。

            传统劳动密集型出口产业由于利润微薄而难以承受人民币升值压力,这一点众所周知。

            但是,按风险金额排行,由于建设和生产周期较长,电站、轮船、铁路、通讯等大型成套设备出口企业的汇率风险敞口最为突出。某些企业2007年和2008年汇兑损失相当于其利润的30%~40%,根据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估算,目前上述行业企业在手合同约1500亿美元,如人民币对美元升值3%,整个行业将减收300亿元。

            尽管某些分析者期望人民币升值能成为促进我国经济结构提升的契机,但在当前情况下,技术、资本密集型产业在人民币升值中预期损失最大,所以贸然行事的人民币汇率变动将事与愿违,不是促进、而是损害中国提升产业结构的努力。

            2009年中国造船业拿到了全世界44.4%的新增订单,跃居世界首位,在中韩两国造船业的角逐中,堪称里程碑式的成就。但是,韩国企业为扭转颓势而实施降价揽单策略,从2009年10月至今年1月,韩国造船业新签订单连续4个月远远超过中国同行,今年1月韩国造船业竟然占有全球订单  (189万载重吨)的64%,中国仅占6%。在这场白热化的淘汰赛中,中韩造船企业正处于拼承受能力的紧要关头,人民币汇率倘若升值,中国企业将很有可能面临溃散。即使我们不能给予中国造船企业适当形式的支持帮助其渡过难关,至少不应帮助韩国造船业淘汰中国竞争对手。

            不仅如此,与一般认为人民币升值将促进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想象不同,由于对外投资者资产负债的货币错配,人民币汇率急剧升值还将导致我国对外投资企业的海外资产存量面临缩水风险,企业负债又将成倍放大这一风险。笔者曾根据2005年度对外直接投资存量等数据做过估算,在一定前提下,海外投资东道国货币对人民币贬值1%,中国投资者所有者权益损失46.2亿元。由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已经成倍增长,人民币升值的潜在损失也在加倍放大。

            既然这样,我们能因为那些连外国人名地名都说不清楚的美国议员们大喊大叫就遵命行事吗?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每经订报电话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33203568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无锡:15152247316

    上一篇

    投资策略或改变蓝筹股成私募新猎物

    下一篇

    调控重用数量型工具 加息阴云退散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