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三七减产三成 药企老总带队高价抢货

    2010-03-18 03:41
    每经记者  郭新志  发自云南文山

            冒着近30摄氏度的高温,陈高田一瓢水泼下地里,心情却愈发沉重——因为这场百年一遇的大旱,在过去半年多的时间里,这位在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闻名遐迩的三七老板损失惨重。“6000万元就这样没了!”

            3月17日下午5点,当《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见到陈高田时,他还在地里忙着浇水。谈及眼下的三七,他直言“价格很疯狂,生产很糟糕,以后不敢再种了。”

            尽管如此,包括云南白药、片仔癀、丽珠集团、白云山、梧州制药等公司在内,近来已有多家企业高管相继奔赴文山寻找货源。然而面对大笔订单,种植户们心里却没有底气:截至3月15日,号称“中国三七之乡”的文山州,三七种植成灾面积达50%,仅三七种植业损失就已超过1亿元。“减产、涨价,这些因素最终将传递给下游医药制造企业。”分析人士指出,倘若持续干旱,大批以三七为原料的药企业绩将受影响。

    种植基地普遍受灾今年三七减产将超30%

            3月的文山,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尘土味。干旱了半年多时间,好不容易盼来一丝阴沉天气,在16日还是一晃而过,没能带来甘霖。焦灼的阳光打在这块颇受折磨的土地上,丝毫不顾及文山州6105户三七种植户的求雨心切。

            已在这个行业混了26年,文山高田三七种植产业基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高田公司”)掌门人的陈高田怎么也想不通:天咋会旱成这样?

            高田公司拥有面积达2500多亩的三七种植基地,是文山州目前最大的三七种植公司。“这是26年来我经历过最严重的干旱!”3月17日,正在基地浇水灌溉的老陈说,因为干旱,基地已有三分之一的种苗枯死。“基地都处在高山上,运水很不方便。”老陈透露,这两个基地每天需大量浇水,而当地有些私人送水车贩卖的水价已经涨到了100元/吨。

            当地另一家三七种植大型企业——文山苗乡三七实业有限公司技术总监陈中坚说,文山州三七种植地大多在海拔1700米以上,“正常年份在出苗阶段,海拔1700米以上的基地并不需要考虑浇水的问题,1700米海拔以下的种植基地则需要部分浇水。”但在今年,水成了大问题。

            瞅准缺水的商机,一些人开始自己组装送水车,前往缺水地高价卖水。“最高卖到了100元/吨。”文山州政府一位官员刚结束调研,对局部地区的这种现象颇为无奈。“三七园普遍月均浇水4次,每亩每次需用水8吨,80%以上的三七园都需要到5公里外的水源地拉水或购水,按照目前平均每吨水30元计算,种植户每亩三七需额外增加成本960元左右。”如果干旱持续到5月末,文山州三七种植户平均每亩成本将新增加至3000元左右。

            陈中坚也给记者算过一笔账:该公司旗下两处共1000余亩的基地,每日仅水费就达2.2万元,从2月5日至今,该公司因抗旱额外花费89.5万元。

            文山州三七特产局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3月15日,该州三七受灾面积56746亩,占总种植面积的94.5%,成灾面积27503亩,占受灾面积的48.47%。受旱灾影响,截至3月15日,文山州今年三七种植业造成的经济损失达13612.63万元。据预计,当地今年三七产量将减产30%以上,种子产量将减少20%以上。

    药企老总亲自蹲点三七种植户“冷对”巨额订单

            着急的不光是三七种植户,下游众多以三七为原料的药企目前也成了“热锅上的蚂蚁”。

            文山三七行业一位资深人士透露,今年全州三七减产已成定局,如果干旱持续,三七的供应缺口还将继续扩大。据他介绍,2009年文山全州的三七产量为5000吨左右,但目前的需求量为8000余吨。“随着医保目录扩大,众多上榜的药品都要使用三七作为原料生产,可以预见的是,三七未来的需求量还将大增。”

            权威资料显示,国内以三七为主要成分的中成药包括:云南白药、漳州片仔癀、复方丹参滴丸、丹参片、血塞通胶囊、血塞通片等。“国内有多个厂家都生产后三种中成药。”云南三七特产研究院院长崔秀明表示。

            如此大的缺口也让众多药企坐立不安。“云南白药、片仔癀、丽珠集团、白云山、梧州制药等公司都派出了企业高管到文山,紧密监测三七市场情况。”云南白药的一位三七供应商透露,这些公司以前多采取从经销商进货的模式,但现在他们都开始想方设法保住自己的“地盘”,希望将订单直接下到种植基地。他认为,三七减产、涨价最终将传递给下游医药制造企业,但这种影响将有一个滞后期。崔秀明也表达了类似的看法。

            “这几天的电话特别多。”陈高田表示,一些药企开出了高价,想签署3~5年的长期供货协议,“但我不敢答应。苗都没有了,怎么去保证别人上千吨的订单呢?”

            文山州另一家大型三七种植基地公司的负责人也透露,该公司已经同多家国内知名药企进行了面商,他们此行的目的几乎一样,都是想方设法保住供应。

            更有甚者,有药企业干脆自己挽起袖子开建基地。3月17日,广州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赵宇出现在文山。“我们此行的重要目的就是要在文山州建设一个5000亩的三七种植基地。”赵宇透露,除此之外,公司还准备采取公司+农户的模式与三七种植户签订购销协议,以此稳定原材料供给。赵宇不愿透露公司目前的供给缺口,但知情人士透露,该公司去年在文山的进货量在800吨左右。

    上亿资金抄底囤货?康美药业或是三七涨价推手

            事实上,打乱众多药企阵脚的还有另一个颇为“传奇”的故事。“2008~2009年,广东康美制药动用了1亿多的资金,从文山三七市场分批次进货,囤货2000多吨,几乎吃下了文山州40%的货源。”文山州政府一位官员称,等大家都明白过来时,三七价格已暴涨。

            如此说法得到了包括文山众多供应商、当地政府主管部门和三七研究机构的证实。3月17日,记者致电康美药业董秘办,对于上述说法,该公司证券事务代表温少生没有予以正面回应,并称该问题应由公司董事会秘书给予答复,但至本报截稿,康美药业仍未进行回复。

            “他们当时的进价非常低。”文山州一位三七种植大户说,据他了解,康美药业每公斤三七的平均进货价为20~40元左右,“但现在该品类的三七已经暴涨。”一个未经证实的说法是,康美药业之前抄底买入三七,收益已经超过1亿元。

            康美药业年报显示,2008年该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0.03亿元,2007年为1.62亿元。公司称,2008年该公司大量采购三七等名贵药材,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减少主要是中药材采购量增加所致。

            今年1月27日,康美药业发布2009年业绩预增公告称,经初步测算,预计公司2009年度实现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比上年同期增长60%以上,业绩增长源于“报告期内公司业务稳步发展,公司中药饮片和中药材贸易销售有较好增长。”

            “康美药业进的那批货对整个三七市场价格有推波助澜的作用。”前述文山州政府官员说,如果仅仅因为旱灾,三七价格不会从2008年的50多元/公斤涨至现在的350元/公斤。

            “现在来市场交易的三七种植户已经越来越少。”文山县三七特产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不排除持续干旱进一步推高三七价格的可能。陈高田也认为,倘若干旱持续,三七将在今年创造450元/公斤的天价。

            “价格暴涨暴跌对药企来说并非好事。”赵宇认为,此番暴涨会让药企面临两个选择:成品倒挂,药企减少相应药物的采购量;成本转嫁,药企提高相应药品的售价。“最后吃亏的其实都是消费者。”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每经订报电话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33203568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无锡:15152247316

    上一篇

    凤凰岛董事总经理陈璐:海南还缺真正高品质楼盘

    下一篇

    叶檀:再谈4万亿没有一分钱进楼市的荒谬之处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