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基金“纠结”银行股机会蓝筹行情谁主沉浮?

    2010-01-30 02:38
    每经记者  李娜

            去年四季度开始,以银行股为代表的大盘蓝筹股越来越多地被市场寄托了厚望。在中小盘股相对大盘股的估值溢价已接近80%,创下3年新高的情况下,人们希望身处估值洼地的银行股能够带领市场进行二八风格的转换。日前,基金四季报披露明星基金经理王亚伟大幅增持银行股,更让市场对此充满了期待。

            在刚刚过去的2009年四季度,王亚伟一反常态,增持了多只银行股。对此,王亚伟在四季报中给出的原因是:金融行业估值偏低。但值得注意的是,交银施罗德前投资总监李旭利却在其最新出具的2010年不看好的板块中,将银行股列入其中。

            两位“大佬”在银行股上的分歧,显示出市场的不确定性,目前3000点上的争夺战仍在延续,未来股指再次启动的引擎会是谁?地产股仍在等待政策的“靴子”落地,低估值的银行股能否真正王者归来?

    热点关注

    王亚伟“食言”

            熟悉王亚伟投资风格的人都知道,他掌管的华夏大盘尽管被冠以大盘之名,却更偏好冷门股,对传统的大盘蓝筹股则是鲜少触及。但令市场始料未及的是,在2009年四季度,大盘银行股正逐渐被王亚伟“纳入囊中”。

            华夏大盘四季报显示,王亚伟去年底持有工商银行1.13亿股,并将原持有2802.50万股的建设银行狂增至9864.67万股,分别占该基金资产净值的9.74%和9.68%,全部逼近10%的超配上限。此外,华夏大盘在年底还持有交通银行2100.09万股。同时,王亚伟麾下另一只基金华夏策略在年底持有工商银行4500.05万股和招商银行290万股,其持有的建设银行也由三季度末的1000.63万股增至3990.62万股。

            王亚伟增持银行股的反常举动,与其在华夏基金2009年投资报告会上的表态形成了鲜明对比,当时在谈及具体行业的配置时,王亚伟表示他最不看好的行业中就有银行股。对于此次大幅增持银行股,王亚伟在四季报中给出的原因是:金融行业估值偏低。然而,这一说法并不能打消市场的好奇心,各种版本的揣测也随之而来。

    基金立场

    多空对峙明显

            有券商人士公开表示,王亚伟在四季度大幅换入低估值的银行股,表明其认为股指未来风险加大,增持银行股是出于避险的考虑,体现出他的防御策略。但也有基金公司投研部人士表示,就A股的市盈率来看,银行股只有十几倍,处于严重被低估的状态,其未来的投资价值还是很明确的。不过,也有基金公司的研究人员认为,银行股本来就很便宜,再加上融资融券和股指期货的获批,也许王亚伟是想借此短炒一把。更有业内人士认为,王亚伟已经形成了品牌效应,其持有的个股一经曝光就量价齐升,此次王亚伟也许不是真的看好银行股,而仅是摆出一个姿态。

            尽管银行股“便宜”已是不争的事实,但对于银行股的投资价值,市场仍然存在大量分歧。

            事实上,王亚伟大幅增持银行股,无论是基于银行股自身的投资价值,还是基于避险的需求,银行股被公募基金集体看好是毋庸置疑的。日前,新华基金在2010年投资报告中也积极唱多银行股。在其看来,银行股总体涨幅偏低,处于典型的估值洼地。银行股业绩增长确定性强,且再融资等负面因素已经充分消化。即使再融资会摊薄银行的利润,也不会改变目前银行股估值洼地的境地。同时,融资融券和股指期货的推出将使银行股成为良好的投资标的。

            但与此同时,也有人对银行股持不同看法。近期,李旭利出具了2010年不看好行业的名单,银行股赫然在列。在李旭利看来,银行股便宜有便宜的道理,银行股的市盈率虽然较低,从PB看却不并便宜,低估值的银行股不是机会而是陷阱。

    机构声音

    多家银行评级被下调

            本周一(1月25日),高盛高华发布了对银行业的最新评估。在这份评估当中,高盛高华将原入选“强力买入”名单的兴业银行和中信银行H股降至“买入”,将交行H股从“中性”调至“卖出”,中行H股则是从“买入”降至“中性”。根据报告中,上述评级是基于两项不确定因素,一是银行业面临的再融资压力,二是通胀水平的上升。

            很显然,市场对于银行股的投资价值依然存在怀疑。具体来看,银行再融资的内在要求、信贷激增致使坏账潜在上升的风险,以及银行盈利增速的下滑等都是导致银行股投资价值分歧的因素。高盛高华认为,在巴塞尔Ⅲ草案出炉,全球银行业资本金要求提高之后,大型/小型银行的总体资本充足率和核心资本充足率要求分别为12%和9%/8%。照此标准,估计潜在的再融资需求将出现一定程度的分化,再融资显然会摊薄银行的利润。近期,招行融资加速,其配股的220亿元将于下周一过会。中行在继1月21日宣布400亿元的可转换债后,日前再度表示,将利用港股市场及次级债等渠道,根据市场状况择机配售H股。

            同时,信贷快速增长所带来的坏账潜在上升风险,也同样加重了业内人士对银行信贷资产质量的担忧。李旭利公开表示,从短期看,银行盈利增长主要依靠信贷规模的增长。从更长的时间段来看,2008年底信贷余额只有20多万亿元,2009年就达到了30多万亿元,2010年将超过40万亿元,两年时间信贷量增长了近一倍,也就是说银行的风险资产规模增长了一倍,却没有合理的补偿。银行每年有约4000亿元的利润,除非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在这两年有极大的提升,否则40多万亿元的信贷中如果出现1%的坏账,银行的利润就全没了。在两三年内,可能会出现许多地方基建贷款难以及时收回的状况。

            然而,在力挺银行股的人士眼中,现在说银行的坏账率上升还为时过早。有券商分析人士指出,目前银行股的估值是仅次于2008年时的次低点。基建贷款都有很长的周期,如果未来三年到五年内,经济增长进入平稳过渡时期,会不会出现大规模的坏账还很难说。近两年银行盈利速度下滑是早先可以预见的。如果未来央行采取的是对称加息,则对银行股是有利的。

            在银行股投资天平的两端,一端是便宜的估值和融资融券等带来的利好,一端是信贷政策的收紧和坏账等潜在风险的上升,投资的指针会偏向何方仍然有待时间来给出答案。

    记者观察

    银行股能否引领下波行情

    每经记者  李娜

            银行股投资价值的分歧仍然存在,银行股低迷的态势也在持续,但中小盘股和大盘股估值的悬殊差距迟早要被纠正,市场二八风格的转换也是早晚的事。

            在众多业内人士的眼中,市场风格迟迟不能转换,是因为目前市场仍不具备相关的条件。某基金经理曾私下表示,二八风格转换的首要条件就是资金,所以可以说目前的市场缺钱。成交量算不上活跃,老基金的仓位普遍也不是很低,新基金募的那点钱也远远不够。同时,就现有情况来看,大盘蓝筹股还有下跌空间,估值仍然有向下的要求。

            自失守3000点后,市场围绕这一关口的争夺战仍在反复。在市场风格转换时,股指新一轮上攻的引擎会是谁?地产股在政策调控下,从去年12月中旬以来一路下行,目前仍在等待后续地产政策“靴子”落地。那么,未来的引擎又会不会轮到目前备受争议的银行股身上呢?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每经订报电话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33203568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无锡:15152247316

    上一篇

    恒生首家异地支行揭幕 外资行加紧布局珠三角

    下一篇

    3000点战还是和?基金投资思路分野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