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展望2010 八大基金总监各显神通

    2009-12-29 05:11
    经历了2009年A股市场的风风雨雨后,在展望2010年时,多数基金“大腕”都表达了同一种态度——谨慎乐观。在中国经济逐渐企稳回升的过程中,相关刺激政策会否退出、股市会否扩容等一系列因素都将影响2010年的A股市场。面对众多不确定性因素,投资者应该如何把握明年市场的机会?《每日经济新闻》特邀请了8位基金总监,为大家呈现明年市场最新、最全的观点。

    国泰基金投资总监  归江

    信奉“自下而上”关注有“野心”企业

    每经记者  徐皓  发自上海

            经过2008年和2009年的洗礼后,大多数专业投资人已习惯于在精选个股的同时也关注宏观经济环境对市场的影响,但国泰基金公司投资总监归江依旧信奉单纯  “自下而上”投资的理念。对于2010年市场,他认为现在依旧是投资良机。

            归江表示,当前的A股的确局部有些高估,特别是很多小盘股,但其中依然不乏具有良好投资机会的公司。“我们不应该静态地去看待目前的估值,要找到好公司,要求我们对企业家人性等各方面有深刻的了解。现在一大批耳熟能详的企业都是从10年前的一家家小工厂成长起来的,相信未来这些奇迹还会不断上演。”

            “目前整个市场仍处于经济周期的底部,而资本市场因为流动性等因素处于阶段性高估,但这并不可怕,我认为现在仍然是投资良机。”对于明年的投资策略,归江建议投资者抱着长期投资的心态,穿过流动性和估值的短视陷阱,看透那些具备“狼子野心”的好企业,进行长期持有和投资。

            单纯进行“自下而上”的投资,难道不担心明年宏观经济等市场系统性风险?对于这个问题,归江表示,系统性风险固然不可避免,但收益率更多取决于上市公司自身的经营管理能力。“从美国70年的历史投资经验来看,系统性风险对股票投资收益率的影响占比不到20%。当然,在中国宏观经济等系统性风险对于股价的影响力不止20%,但我相信随着市场的不断成熟,未来投机的气氛会越来越弱,对于宏观经济的依赖度会逐步降低。”

            对于未来如何配置,归江认为,最近几年房地产和黄金等实物投资品种涨得很多,但事实上这类物质资本长期来看,仅会改变社会的财富分配顺序,并不会创造价值。他建议投资者投资优秀的企业组织,这其中包括优秀的基金管理公司和上市公司。

    嘉实基金总经理助理  邵健

    金融房产将随大市启动

    每经实习记者  支玉香  发自北京

            “2010年,保增长是最重要的事情,这就给整个资本市场提供了一个比较好的支撑。”与其他专业人士相比,嘉实基金总经理助理、基金经理邵健的态度要乐观许多。

            “资本市场上我们需要关注两个因素:第一,估值因素。沪深300今年只有22倍的水平,随着明年企业盈利,这个估值水平很有可能下降到十七八倍。2010年的时候,企业盈利应该还有25%~35%的增长,整个2011年的估值只有14~15倍,从动态估值角度来看非常有吸引力。第二,大类资产比较,明年有十七八倍的估值,股票吸引力远远超出债券。”这就是邵健乐观看待后市的底气所在。

            对于2010年市场,邵健建议关注以下3类机会:首先是和整个经济恢复相关的机会。嘉实基金判断,几个大的周期性行业明年盈利平均可能有50%~100%的上升,而这些周期性行业目前动态估值水平在12~18倍之间。到明年,这些周期性行业的估值已经变得很便宜,而盈利又在持续上升,展望后年可能盈利情况更好。这些值得关注的行业主要包括金融、地产、保险、西药、啤酒、白酒等。邵健还表示,“我们是乐观看好后市的,只要整个市场还可以,那金融和地产股的行情就会启动。”

            第二类是业绩弹性大且有估值支持的周期性行业。嘉实基金将重点关注周期性行业中盈利改善幅度大、且价格业绩弹性大的行业。结合盈利预测,这些行业主要集中在煤炭、电气设备、机械和化工新材料。

            第三类投资机会来自于主题投资。未来一个阶段重要的投资主题包括:低碳、新能源、TMT(3G及新技术)、重组、世博、迪士尼等等。另外,中国有大量的区域振兴计划,这些振兴计划在资本市场上可给敏感型投资者提供投资机会。

    大成基金投资总监  刘明

    低碳经济将驶入发展快车道

    每经记者  巩万龙  发自深圳

            在谈到对明年市场的预期时,大成投资总监刘明表示:“对明年市场总体持谨慎乐观态度,对于上半年的行情有一定的信心。但下半年由于政策和经济形势可能出现微妙变化,A股市场可能受到较为明显的影响。”

            刘明表示,扩大内需将成为明年经济工作的重点,比如目前正在实行的汽车购置税优惠、家电下乡、汽车下乡、以旧换新等政策还会延续,会带动相关板块继续向上。

            “对于基金而言,我认为最大的风险是通胀的风险和随之而来的政策风险。如果明年经济增长进一步加快,政策延续下去可能导致经济过热,最终带动通胀上升。”刘明表示,“由此推断,下半年的政策可能开始加大收紧力度以防止通胀恶化,这势必对市场造成影响,给投资带来不确定性。”

            对于金融、地产明年的投资节奏,刘明认为,“一些有战略眼光的地产龙头企业,提前完成了在二三线城市的布局,对于他们来说,2010年也将是一个较好的环境。相比而言,2010年银行业的盈利增长更加确定,是比较安全的投资品种。在未来市场不确定性增加的情况下,可以关注拨备充足和低信用成本、低估值的银行品种。”

            对于当前热门的低碳经济,刘明表示,中国加快低碳发展的方向是明确的,相关配套法规政策和落实措施必将从2010年起陆续推出,相关产业的发展应会驶入快车道,2010年整个低碳板块还是应该有较好前景的,直接受益的子行业包括智能电网,可再生能源、核能、清洁煤炭技术、建筑节能、储能技术以及以低碳为特征的交通体系等。

    交银施罗德基金投资总监  项廷峰

    大盘波动空间有限  细读政策找金股

    每经记者  徐皓  发自上海

            与主流观点不同,交银施罗德基金公司投资总监项廷峰认为,2010年中国不加息是大概率事件。

            出身于固定收益类产品管理的他,习惯从宏观经济层面进行自上而下的分析:明年灵活微调的货币政策使大盘波动空间有限,但积极财政政策决定结构性机会有很多。基于这样的趋势分析,项廷峰认为,与其明年从板块行业入手,不如自下而上从细分市场找好标的。

            2010年全球刺激经济政策退出的预期渐强,项廷峰认为通胀不是大问题,宏观经济政策不会有太大的调整。考虑到经济转型的背景,预期明年财政政策是积极的。而货币政策更多可能是根据经济发展情况进行微调,由于货币供应量决定大盘空间,明年大盘波动的空间不大。

            关于明年的资金面状况,项廷峰了解的情况是,明年的信贷投放可能在7万亿左右,货币供应量在20%左右,所以明年A股市场资金面是比较宽裕的,信贷依旧将维持较高水平。

            对于2010年的投资布局,项廷峰表示将从几个方面展开:一是调结构,包括经济结构、技术结构和区域结构;二是扩内需,这将是很长的一个主题;三是节能减排,虽然短期可能看不到好的标的,但深挖细分市场还是会有好的公司;四是金融创新,因为股指期货的推出对券商股有很大促进。

            至于明年哪些因素值得担心,项廷峰表示,一是明年股市的扩容,二是银行的再融资。“如果国际板推出,股市可能有较大扩容。另外,如果明年融资融券、股指期货推出,对市场也将产生非常大的影响。融资融券将从本质上改变大盘股的流动性,而股指期货将完全改变市场十多年来的盈利模式——涨和跌都能挣钱。”项廷峰还表示,“对于全球经济数据我们也一直保持高度关注,因为全球经济复苏的态势影响着全球宽松货币政策的退出时机。”

    海富通公募基金股票组合管理部总监  蒋征

    看好医药银行  “进口替代”或成明年热门

    每经记者  徐皓  发自上海

            虽然对2010年市场整体感到乐观,但海富通公募基金股票组合管理部总监蒋征认为,明年将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市场,需要不断调整投资策略。医药、银行是其较为看好的板块;另外,在中国产业升级的背景下,“进口替代”将在明年成为热门。

            对于2010年A股市场走向,蒋征认为整体偏乐观,这主要是因为全球流动性泛滥。从全球市场来看,美国经济在好转,日本近期也在做量化宽松的动作。在未来3个月内,全球流动性仍比较宽裕。“但明年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市场,需要经常调整策略。”同时他认为,明年加息的可能性很大,从大周期来看,刚开始加息时可能是高位滞涨,这个位置是一个复杂的形态,根据经济形势,市场可上可下。

            蒋征表示,明年行业性机会并不显著,医药可能是明年超预期的板块之一,因为医药行业估值和毛利率较为稳定,在销量提升的条件下,股价就会向上;另外对银行也较为看好,但银行股的走势更可能是基于市场情绪而非基本面。蒋征认为,主题投资在明年将继续活跃。中国经济发展要向好,产业升级是必须的——靠基建投资不可持续,依靠消费又会很漫长,中等市值龙头公司的成长性可能更体现在产业升级或进口替代的“故事”里。因此,明年“进口替代”等主题性机会会比较热,软件、移动平台的应用最符合“进口替代”主题。

            至于明年投资最大的风险是什么,蒋征比较担心中游企业的利润率,因为中游制造业的利润波动非常大。他表示,今年许多中游企业毛利往上涨,与去年下半年原材料价格暴跌有关系。但从今年二季度开始,原材料价格已经回升到原来水平,甚至慢慢在涨价。如果制造业明年销售没有提升,毛利率很可能不如今年。

    易方达基金投资总监  陈志民

    看好“大消费”板块和企业整合

    每经记者  巩万龙  发自广州

            宏观经济是基金经理们2009年重点关注的内容之一,然而易方达基金投资总监陈志民却语出惊人:“今后不要把太多的精力放在对宏观的关注上,2007年和2008年那种非常态性的宏观环境大幅波动现象未来出现的概率很小。”正因为不担心明年的宏观经济,陈志民对于A股市场明年的机会充满了期待。

            陈志民认为,明年相关宏观调控政策退出是必然的,“但我认为政府对退出的力度和节奏都会把握得比较好,我倒觉得明年通胀不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明年经济仍在在复苏和繁荣的区间里,企业的盈利能力应该比较好。”

            今年三季度市场暴跌之后,A股流动性行情大大降温,在紧要关头,一旦政策处于真空期,市场往往会在获利盘抛压下遭遇大级别调整。谈到明年可能面临的风险,陈志民表示,“明年投资的心态非常重要,在资产配置和行业配置上,都要克服追涨杀跌的心态。政策方面,我认为最大风险就是国际板的推出,其次才是宏观调控政策的退出。因为国际板从理论上讲,扩容是无限的,有了汇丰,就有了花旗,也就有了微软,这将让A股和国际市场彻底接轨。”

            对于2010年A股市场的整体投资策略,陈志民表示看好“大消费”板块,还有3G和低碳经济。另外,企业整体上市和整合的力度越来越大,央企对地方企业的整合会带来新的投资机会。

    兴业基金投资总监  王晓明

    风险将在明年中期后显现

    每经记者  李娜  发自上海

            在擅长市场趋势的兴业基金投资总监王晓明看来,明年一季度之前,通胀、信贷投放(流动性)、企业盈利预期等宏微观数据有利市场,预期股市的中期风险将在明年中期后比较明显。王晓明表示,从很多企业最近发行的企业债利率来看,市场资金面有趋紧的预期。王晓明判断,明年上半年流动性、通胀、企业盈利偏正面,因此他认为明年上半年前可以多配置股票和基金。

            王晓明认为,投资和消费是今年最大热点,展望未来2~3年,消费增长最平稳最确定。大消费是一个长期性的战略观点,看好以医药、食品和酒类为代表的大消费类个股,这契合了金融危机后中国的结构调整注重内需的经济发展方向,但由于大消费类个股估值不低,大家对涨幅应有理性预期。

            今年以来,王晓明曾在多个场合表达长期看好医药行业龙头公司的观点。在他眼中,这些医药行业的龙头公司是大内需行业中未来空间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但国内真正优秀的公司并不多,他更看好长期内在价值,而不是短期的市盈率。

            对于市场最为关注的房地产市场,王晓明表示,从今年来看,上半年是价格涨、量放大的阶段,现在价格涨幅趋缓,量也有所下来,一方面是因为房价上涨过快,削弱了潜在刚性需求,在供应量不足的大前提下,价格表现为稳中有升,这种微妙的平衡取决于政策和供需关系的改变。明年最关键的还是看刚需和改善性需求,投资和投机需求将弱化。

    华夏基金投资总监  刘文动

    提前布局经济转型相关行业

    每经实习记者  支玉香  发自北京

            作为目前国内基金业的  “大哥”,华夏基金的一举一动都备受市场关注。

            “2010年,政府将继续维持促进经济复苏和增长的支持政策。在政策支持下,政府和私人投资都将保持高增长。”对于2010年的股票市场,华夏基金投资总监刘文动表示乐观,“在消费领域,内需将呈现强劲增长,住房和汽车消费是主力。在这些有利的宏观经济因素下,工业企业的销售和生产都将继续回升,从而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盈利预期。”

            对于明年股市的走势,刘文动认为,在经济增长和企业盈利预期下,股市将保持长期上升的趋势。不过,由于全球经济中主要经济体,特别是美国的经济复苏仍然相对乏力,考虑到由此带来的外需增长缓慢和A股市场与其他市场日渐增加的关联程度,投资者对A股市场上涨的速度和幅度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

            针对2010年华夏基金的投资策略,刘文动指出:“未来可能的投资方向为新能源、拥有原创性技术或产品的企业、部分传统大行业中的小公司、资源类公司以及中国低空开放下将获得巨大市场空间的相关公司。”

            刘文动表示,华夏基金2010年主要提前研究布局经济转型相关行业,比如低碳经济、区域产业转移;看好有催化剂的传统行业,包括军工、航空和券商。另外,新能源也将是华夏基金的投资方向,重点关注光伏发电技术的突破与进步、核电在中国的大范围应用、新能源汽车和节能技术的应用。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每经订报电话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33203568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无锡:15152247316

    上一篇

    M1、M2剪刀差持续扩大 股市一季度无恙

    下一篇

    七种武器:民间高手看虎年趋势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