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徐奎松
早在今年9月22日至23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过三次新兴战略性产业发展座谈会,约请47名专家和企业负责人,对新能源、节能环保、电动汽车、新材料、新医药、生物育种和信息产业等产业进行广泛的讨论,最终形成“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临近岁末,新兴战略产业政策频频出台:先是“一行三会”在12月22日推出《关于进一步做好金融服务支持重点产业调整振兴和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的指导意见》,提出对新能源、节能环保、新材料、新医药、生物育种、信息网络、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要拓宽金融创新产品,优化信贷管理制度并加大扶持力度。12月24日,工信部部长李毅中在全国工业和信息化会议上表示,考虑把信息网络、先进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和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作为培育重点,加快培育物联网产业等。
经济危机,催生了新兴战略产业的萌发,也是中国借机步入新兴产业革命的重要历史时期。新兴战略产业布局如何制定,结构怎样调整,政策如何划分,如何与传统产业互动等等一系列问题待解。本周《每日经济新闻》邀请了几位新兴战略产业专家,从更广阔更深层面来进行分析。
新兴产业·意义
应对金融危机缓解产能过剩
NBD:最近中央领导频频在多个场合提出要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多个部委也在重要会议上提出要把战略新兴产业作为明年经济新的增长点,请问你怎么理解新兴战略产业?
张茉楠:未来的新兴战略产业可以按照先导、战略和新兴三个层面来划分。先导性产业一般需求弹性大,分工链条很长,可以带动一批相关产业的发展,也能提升我国工业体系和产业体系的深度和广度,像新兴制造业和深加工装备制造业等。
战略性产业包括航空航天、卫星和海洋产业以及新能源,是未来提高我国在国际上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新兴产业包括智能化技术、新材料和3G以及电动汽车等,物联网既属于战略产业也属于新兴产业。
新兴战略产业是这次应对经济危机的时候提出来的。这次金融危机使各国进一步认清了一个问题,就是不仅要对原先的经济结构进行恢复,还要依托并发展新兴产业革命和技术革命带动起新一轮的经济增长,实际是一个经济重建过程。
具体来讲,先导性产业不仅仅是因为应对本次金融危机的外部冲击才形成的,而是顺应了这次经济周期性大波动滋生出来的一个长远发展契机。
如何启动未来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主要应该从新兴产业的技术和结构两个层面着手。战略性产业涉及国家的经济安全问题,特别像新能源新材料以及国家提出的航空航天和核能产业不仅仅是经济问题,更蕴含着政治博弈和军事博弈。所以,新兴战略要从多层面、多维度去考量。
传统产业我国处于低端,而新兴产业与发达国家几乎处于同一个水平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机会都是平等的。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这次经济周期大波动机会,取得主动权和主导权。特别是应该转变我国传统的高投入、高排放、高耗能和高污染的经济增长模式,向节约式、低碳绿色型、高附加值和高效率型层面转换,提高我国新的增长点,以及经济效率和创新能力,应在全球新一轮的利益格局和国际分工中迅速提升我国主导权,由原来的制造业大国走向制造业强国。
王岳平:任何时代都会有一些新兴产业出现,当遇到危机时,这种迫切性就显得更为明显。
目前我国多个行业普遍存在产能过剩的情况。总体来看,新兴产业的需求弹性比较大,需求增长比较快,能够缓解产能过剩问题。另外,从以往经验看,新兴战略性产业的进口依赖程度比较高,自主发展将可以改善进出口结构。新兴战略性产业是新的经济增长点,也是未来经济发展的制高点。
我国将以国际视野和战略思维来选择和发展新兴战略性产业,着眼于提高国家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着眼于引发技术和产业变革。为此,我们必须做好战略决策储备、科技创新储备、领军人才储备、产业化储备。这四项储备决定未来。
新兴产业·战略
以市场为导向把技术产业化
NBD:我国未来如何部署新兴战略产业的发展层次?
张茉楠:我认为,先导产业是核心,可能先起步,战略产业和新兴产业将同步跟进。因为我国目前毕竟还处于工业化初步阶段,肯定还是要通过先导产业提高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在研发水平上,3G/电动汽车/智能电网和航天技术新材料等,已经有了技术储备和经济基础。所以,这些产业就可以首先启动起来。
NBD:我们能从美国的新兴产业发展上学习到哪些经验?
张茉楠:我长期在关注着美国的新能源计划。美国的国家电网改造打算每年耗资1200亿美元,对美国的国家电网升级换代,不仅通过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提高电网的管理效率,还通过智能化电网等,把三网整合到一起,最终打造了一个立体式能源框架结构,是一个很大的整体能源规划,值得我国学习。
我们尽管出台了很多政策,但从战略层面看,与美国比还十分欠缺。原先我们一直在说硅谷模式,可能只看到一个技术层面。硅谷模式之所以成功,是因为硅谷有深厚的内涵基础,打造了有利于新兴产业发展的经济生态系统,包括大学系统形成的高科技聚集地,包括风险投资和服务体系、法律体系以及创业板等,形成了生态经济系和产业集群。这个集群的吸引了更多的人才和技术研发、风险投资和公益手段,所以催生出大批的高新企业。
所以,我们一定要做全方位的谋划。现在,我们概念提得很好,也有很多技术。但是,关键是如何把技术产业化。我核算过,我国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平均只有20%,发达国家已经达到了60%~80%,这还只是产业技术转化层面。晋升到生产层面后,我国的转化率还不到5%,发达国家是30%。高新技术越高,风险越大,利用率很低,国家的财税和金融如何支持?如何打通资本与产业的衔接,以及如何建立动力机制,是未来国家在制定政策时要重点考量的。如何把产业技术转化成产业,是中国未来要解决的重要战略命题。
NBD:能不能点评下各个新兴产业?
生物制药和医药行业的技术跟进,涉及人类的生命健康,属于健康产业。我国针对禽流感和甲流新研发的中医药已经面向市场,实际上已经把我国的中医药技术产业提升到了很高的战略高度。
节能减排技术现在已经被地方政府纳入未来5年规划,现在,国际和国内都把发展低碳经济作为未来产业发展的增长点和战略制高点。但是,如果规划不好的话,新兴产业的产能过剩问题也会大批出现,就像多晶硅和太阳能。
在太阳能、核能、风能等方面,我国在技术上与发达国际比较接近,是同一个技术等级;但在石油勘探、能源开发和煤电技术方面还是存有很大差距,也就是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转化方面技术还是比较落后的。所以,一面要巩固我国现有的技术基础,一面要加大技术改造的投入,创立产业投资基金和产业创业基金,重点支持新兴产业的科技研发和技术改造。
物联网是信息化和工业化相融合的庞大产业,未来有广阔的发展潜力。物联网、传感网和智能网属核机电式的产业,对经济的推动力量不可估量。像上述美国的电网,本来是物理基础,但现在美国已经把通讯、电网、电视都整合到一起,组成立体网络化结构。未来我国也要向这方面发展。
今后在制定新型战略产业规划时,一定要以市场为导向、以需求为导向。在这方面,欧盟做得就非常好,在制定能源产业和低碳产业的规划中,以引导居民消费方式转换作为切入点,一方面增强产业竞争力,另一方面还要提高消费市场份额和提高服务政策。我们的传统工业模式是供给导向,靠国家计划为主,忽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所以,在新一轮的新型战略产业发展过程中,首先要打破传统的观念和思路,把培育消费与引导增长点结合起来。
新兴产业·政策
需要金融多元化支持
NBD:新兴战略产业的发展是不是会加快传统产业的兼并重组?
张茉楠:即使没有新兴产业的推动,传统产业的兼并重组也会逐步进入优胜劣汰的演化过程。兼并重组是淘汰落后产能的一种很好的方式。但是,我想提醒,我们不应该以兼并重组为目标,否则,很容易形成新的市场垄断,企业就不会依靠新兴产业技术研发,而是依靠市场的垄断力,对未来的新兴产业发展是没有好处的。
新兴战略产业与传统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应该相互支撑相互发展。很多时候我们一定要用辩证思维对待,就是说,新的不一定都是最好的,老的也不一定都是最差的。生命力在于能不能存有一个不断创新的机制。
NBD:“一行三会”刚刚提出加大新兴战略产业发展的金融扶持力度,新型战略产业的发展应该启动那些金融工具与之配套?
张茉楠:新型战略产业在投资结构、产业结构和需求结构都与传统产业存有很大差别,实际上也为我国的资本市场带来了很大发展空间。
“一行三会”提出加大信贷和资本市场的支持。但我想,政策是需要金融多元化支持的,跟资本市场上要大力发展创业板、创业投资基金和债权以及创业融资体系一样。
从银行层面看,未来要建立起一些科技型银行和产业发展银行,这是必须走的道路。现有的四大银行和其他银行是以商业盈利为目的。但对新型的产业来说,要建立起与之相配套的专业性银行,债券市场应该发展债权融资融券功能。像国家发改委指定的创业投机基金先期92亿已经启动,将起到乘数效用。这样,民间的各类形式投资就会带动起来,完成用国家资金启动社会资金的过程,最终靠内生完成投资民间化和国际化的动力转化。
王岳平:国家的这一战略会很快使这些产业成为热点。不过,与发达国家相比,由于我国在新能源、低碳经济等方面的技术稍微落后,民间投资的积极性还没有充分拉动,而这些产业的投资需要相当的实力,风险也较大,回报见效也需要时日,因此新兴战略性产业发展大幕虽然渐启,但是市场投资热潮尚需时日。
访谈记者
每日经济新闻:徐奎松
访谈嘉宾
张茉楠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研究员王岳平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每经订报电话
北京:010-59604220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33203568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无锡:15152247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