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美联储按兵不动 A股政策预期暂趋乐观

    2009-11-07 02:16
    每经记者  刘琳

            美国货币政策走向的“靴子”终于在本周落地。11月3日,美联储议息会议决定将基准利率继续保持在0到0.25%的超低水平。事隔两日,欧洲央行和英国央行紧随其后,也相继宣布维持现行利率水平不变。至此,市场前期充满争论的美欧货币政策暂时告一段落。

            11月4日,美元指数价格便结束了长达两周左右的反弹行情,收盘价从11月3日的76.39跌至75.64。本周四,美股全线上扬。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收盘价达到10005.96点,涨幅为2.08%。黄金价格持续走高,逼近1100美元/盎司的高位。

            在定量宽松货币政策刺激下持续走跌的美元指数,给资本市场和大宗商品市场的投资者们都带去了佳音。但是这样的刺激链条,是否能够持续维持下去?更值得关注的是,这一切对于隔岸的A股将带来多大的刺激效应?中国的监管层又将如何面对?《每日经济新闻》邀请了来自国内研究机构、投资机构及外资金融机构的数位专家,为您进行独家解析。

    美元回归跌势

            NBD:各位专家大家好!这一周,随着美联储的最后一只靴子落地,基本上发达经济体的在一段时间内的货币政策取向,都已经尘埃落定了。

            我们观察,从10月26日,美元指数收盘价升至76之后,除了10月30日之外一直维持在76以上。现在我们已经看到美联储的这一决定直接打击了第二天的美元指数。这是不是说明,近期的美指反弹只是短期行为,市场似乎在等待一个契机,或者一个“噱头”,让美元重新回归下跌的“基本面”。这时美联储的决策恰好给美元回调提供了一个恰好的机会。美元指数的这一反转,只是市场情绪的一个释放,还是会形成一轮新的、较长期的下跌态势?

            李慧勇:我一直认为影响美元汇率的因素有几个。第一是全球经济整体上对美元需求正在减弱。无论是从美国经济地位的相对下降来讲,还是从美元在国际就算中的地位下降来讲,国际市场对美元的需求确实进入下行区间。这从长期支持了弱美元的形成。

            第二个因素,是美国实体经济在这一轮经济回暖过程中的表现,对美元的中期走势提供支撑。那么美联储此次宣布不加息、并将货币政策在较长一段时间维持在目前的宽松水平,是从短期层面导致美元指数出现明显震荡的原因。近日的下跌,是受到了美国同其他一些国家相对利差扩大的刺激。

            目前从长期走势这个层面看,美元确实进入了贬值通道。但是,考虑到中期因素——即美国经济的回暖步伐,我认为美元指数会因为超低水平的利率而下跌,然而不会出现暴跌或失控的局面。因为美国经济的复苏质量是高于其他国家的。这个复苏“质量”,包括了金融机构的健康水平,技术生产率的高度,以及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国内市场需求抑或外需。

            考虑到以上几个因素,美国经济增速回暖的势头,虽不如其他经济体,例如中国、欧元区那样强劲,来得也相对晚一些;但是复苏质量较高。

            在这样基本面的支撑下,我认为美元指数在未来一段时间将在70到80的行情间震荡,中轴是75。

    流动性继续炒高美股

            NBD:美元下跌行情是不是会再次引发一轮新的资本市场泡沫的膨胀,以及大宗商品市场价格上涨?

            苏剑:美元疲软的预期,必然将推动其他资产价格的上涨。资产分为固定收益资产和非固定收益资产。美元贬值的过程中,所有固定收益资产也全部受到打压,包括银行存款、国库券、企业债券等等。

            因此大家只能购买非固定收益资产,比如房地产、股票、黄金、字画等等,当然泡沫也会越来越大。

            陶冬:美国股市的大涨,包括道琼斯指数突破10000点,并不是经济基础面改善推动的,或者说不是企业的盈利情况发生根本性转变带来的。这是美国政府为救市采取了定量宽松货币政策、向市场释放了大量流动性后出现的结果。

            金融机构以超低利率水平获得贷款资金,也就是他们在资本市场上投资的成本出现了一次颠覆性的下降。这使得人们在同样的环境下,可以容忍更高的估值。所以股市的狂热,是联储在流动性上的过度宽松,导致投资者或者投机者可以不计利息的在金融市场上炒作。

            那么,现在美欧货币当局继续维持利率水平不变,也就是把以上的泡沫形成机制维持了下去。投资成本仍然处在超低水平,流动性不会从市场上撤出。因此美国股市还将维持这种流动性拉动带来的上升势头。

            李慧勇:大宗商品市场要看两个层面力量的较量。一方面美元指数走低带来的向上拉动作用;另一方面还要看国际市场上的供需情况。

            目前包括原油在内的大宗商品市场价格,基本体现了市场对明年全球GDP增速为2%的预期水平。

            接下来的季度数据,如果反映各个经济体发布的经济增长速度是超出预期的,那么说明经济增长对大宗商品、原材料的需求也超出了市场此前预期,就会超推动大宗商品价格出现新一轮的上涨行情。

            因此我认为大宗商品价格的走势,还是要看需求层面是否能够符合市场预期。

    对A股形成政策利好预期

            NBD:分析了国外资本市场和大宗商品市场情况,来看一下A股。

            在危机初始时为了抱团取暖而形成的“政策联盟”,现在看来似乎有散伙的趋势。一边是欧美坚定不加息,一边是澳大利亚不断上释放进一步的收紧预期。在这之中,中国货币当局仍然坚持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一措辞。

            由于中国经济复苏的基本面同美欧还有比较明显的区别,因此美股对A股的刺激也许没有那么直接和强烈。但是美欧维持宽松货币政策可能将对中国货币当局产生影响,从而最终对中国的资本市场发挥作用。我们认为这是需要关注的一条重要路径。各位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陶冬:从政策层面上讲,现在的形势会在一定程度上形成有利于A股走强的政策预期。由于美联储与欧洲央行、英国央行继续将利率维持在很低的水平,无形中保持甚至扩大了同其他国家的相对利差。因此中国的政策制定者对货币政策调整的动作会受到牵制,在未来一段时间不敢贸然加息,或采取其他相对收缩的措施。因为类似措施一旦推出,必然会引起热钱向中国资本市场涌入,推高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和压力;这样就会进一步刺激更多的热钱向中国流动。

            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讲,美联储的决策,对中国A股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不过我也要强调一点,就是中国央行对货币政策的抉择,要关注自身的流动性。事实上,在中国的资本市场中,流动性问题远比美欧还要严重。流动性的“大头”,据我观测还不是热钱,而是国内资本。

            前三季度,中国的银行体系已经释放了大量贷款,这导致中国资本市场上的泡沫跟美欧不在一个水平上。中国的泡沫,尤其是楼市的泡沫要严重得多。因此中国当局对货币政策的把握,要保持自身的判断,在维护金融市场稳定和巩固经济复苏之间寻求平衡点。

            谭雅玲:中国A股在一定程度上是自成体系的,不是很国际化。因此我认为受到提振也是心理层面认为这是一个利好,感到A股市场有了一个比较乐观的外部环境,因而使股市得到提振。

            我认为将来一段时间,虽然各国的股市会有一定程度的联动,但主要还是取决于自身经济恢复的基本面以及各国的货币政策。

            需要注意的是,美国维持宽松货币政策的过程中,美股并没有出现中国A股这样大起大落的情况。由于机制上的不完善,新兴市场国家资本市场承受流动性的能力,远不如美欧。因此,中国的货币政策要根据自身的情况保持独立性,而不能完全跟随别国持续宽松,或者受到其他国家舆论的影响。

            回想2008年,中国的货币政策不得不说是有些紧缩过头,而且紧缩的速度太快。我认为这是后来中国经济形势从过热快速转为收缩的重要原因之一。

            总结这个过程,我认为当时中国的政策制定者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美国等国家货币政策取向的影响,受到了它们舆论的压力。结果中国比美国收缩货币政策的力度还要猛。中国要避免这种现象重新发生。

     访谈记者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刘琳

    访谈嘉宾

    苏  剑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谭雅玲  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院长陶  冬  瑞士信贷董事总经理、亚洲

    区首席经济学家

    李慧勇  申银万国宏观经济分析师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每经订报电话

    北京:010-59604220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33203568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无锡:15152247316

    上一篇

    孙立坚:创业板要“耐力”不要“火力”

    下一篇

    借壳终止 ST太光16个月等待暂成空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