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仅新材料产业 市场规模就超1300亿

    2009-09-24 07:38
    每经记者吴文坤  张超    谢晓萍  实习记者  郎振  发自北京

            两天之内,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连续主持召开了三场会议,主题只有一个——发展新兴战略性产业。

            在9月21日和22日召开的这三次新兴战略性产业发展座谈会上,温家宝总理分别就新能源、节能环保、电动汽车、新材料、新医药及生物育种和信息产业等方面听取经济、科技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并强调要以国际视野和战略思维来选择和发展新兴战略性产业。这是继今年5月,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表示要进一步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后,国务院就新兴战略性产业的又一重要表态。

            “虽然只是一个座谈会,但透露出中国将高度重视新兴战略性产业的信息。”中央财经大学中国发展和改革研究院副院长曹元对《每日经济新闻》表示,虽然新兴战略性产业尚未确定,但选择关键核心技术,确定新兴战略性产业直接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国家安全。

            “新战略性产业中必须要有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产业。”社科院经济学家徐奉贤对《每日经济新闻》表示,这些产业的发展不仅将给传统产业带来技术改造,同时也是国家战略的一部分。“中国新兴战略性产业发展已经揭开序幕。”徐奉贤表示。

            专家估计,仅新材料产业市场规模在2012年就将超过1300亿,这为市场提供了巨大的投资机会。这些产业发展如何、存在哪些问题?《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对新能源、电动汽车、新材料、新医药等行业展开了走访,试图在摸清产业现状的同时,也能查找到其中的不足。

    新能源产业

    民企将成新生力量

    每经实习记者  郎振  发自北京

            在三次新兴战略性产业发展座谈会上,新能源成为被着重讨论的一个新兴产业。有分析人士认为,若非化石能源在2020年占总发电量比例达到15%,对整个新能源产业都将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现状:技术不足  增速迅猛

            “过去几年,在风电等新能源的子产业方面,不少地方的确出现项目盲目上马、增速过快的问题。”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执行秘书长王月海对《每日经济新闻》表示。

            近年来,我国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迅速发展,已成为世界风电装机第二大国、太阳能电池生产第一大国,但许多业内人士认为,我国在基础研发领域投入明显不足,关键技术瓶颈始终未获突破。业内人士担心,自主技术路线迟迟不能成熟,将导致行业发展陷入“引进-落后-再引进”的怪圈中。

            “现在我国除少数项目以外,大部分新能源项目还处在技术开发阶段,需要政府给予政策上的补贴。”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宋国君表示,任何一个产业的发展都应按照“阶段论”来衡量。“阶段论”有三大步,首先是技术开发阶段;其次是基本成型阶段;最后是成熟应用阶段。

            王月海认为,现在我国太阳能、风能技术正在不断发展,已经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但最关键的成本还没有降下来,企业投资以后回报比较低,导致热情不是太高。”

            对于此前传闻的“新能源过剩”问题,王月海认为这是一个“伪命题”。他表示,当前我国可持续能源供给的安全问题,即传统能源供给的不可持续格局没有改变,新能源的比重还很小,市场根本没有真正打开;同时环境的压力没有改变,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没有解决,还必须面对全球变暖的压力。“在这两大格局没有改变的情况下,新能源产业永远不会过剩。”

    未来:民企将成新生力量

            中国现在正经历从生产大国向消费大国过渡的重要时期,这也注定了新能源的发展前景极为广阔。

            受政策利好的影响,最近一段时间与新能源传出“绯闻”的企业也不胜枚举。中信国安(000839,SZ)、鑫茂科技(000836,SZ)、京能热电(600578,SH)、杉杉股份(600884.SH)、海通集团(600537,SH)都是其中的主角。“新能源是一个热点产业,现在除央企持续加大新能源建设的力度之外,大量民营企业也积极涉足新能源领域。”王月海认为。

            杉杉股份一位高管向《每日经济新闻》透露,公司正在进行镍钴项目矿石处理的可行性研究。并有意参与锂离子动力电池方面的合作,关注参与动力电池合作的可能性。新能源电池发展前景很大,公司会在适当的时候积极参与。

            当被问及目前新能源电池发展所遇到的瓶颈时,上述高管表示,“我们在技术上还有待突破,也正是基于这一点,我们在降低成本和技术提高方面还有发展空间。”

            宋国君认为,研发经费不能过于倾向国企,民营企业也应该在研发经费上得到照顾,这样才能保证投资的持续性。

            “民营企业在新能源的投资上表现非常积极,热情高涨,因此就更需要受到保护。”王月海称,“民营企业的抗风险能力相比国企要弱得多,政府应该给予一定的补贴。在供需平衡之后,再逐步放宽政策,充分竞争,实行市场化运作。”但他同时也强调,民企应该要理性投资,不能过热,也不要轻易放弃自己的主业。

            海通集团上周发布公告称公司将通过资产置换和定向增发,从食品加工和进出口企业转变成光伏发电设备制造商,从而转向新能源领域。集团公关公司一负责人对记者透露,集团不会放弃自己的主业而完全转变为新能源领域制造商,但新能源产业是国家未来经济发展的重点,企业希望在这方面做出贡献,同时也对自己的太阳能电池片及太阳能电池组件项目充满信心。

    新医药产业

    回归研发创新是根本

    每经实习记者  谢晓萍  发自北京

            虽然全球经济受到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但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却并没有减速。随着二级市场加快复苏,无论是A股市场还是H股市场,医疗领域的新上市案例不断。昨日,国药控股有限公司在港交所正式挂牌上市。然而,《每日经济新闻》在采访中发现,生物医药产业的高速发展却未能引发投资热潮,受资本青睐的依然是少数企业,一多半处于起步阶段的生物医药企业依然陷于“资金荒”。

    现状:自主创新药品比例低

            相关资料显示,2006年我国注册的新药有6500多种,其中真正属于我国自主创新的只有19种,其中16种是中药,另外3种属于生物制药,注册的西药没有一种是自主创新的产品。

            “这与国内的医药环境有很大的关系。”生迹(开曼)生命科学控股公司总裁林士煌告诉记者,由于研发水平有限,国内医药企业都以生产仿制药品为主,自主创新研发药品所占的比例相当小。“如果新药研发成功,可以让企业保持20年的竞争优势。但新药研究风险很大,所以大家都不愿意做。”

            “创新需要雄厚的资金作为后盾,但目前大部分创新型生物医药企业都深陷资金困境。”北京一家医药生物企业研发部李经理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表示,目前国内大部分生物医药企业规模较小,企业缺少销售较好的产品,利润较低。而建立完整的生物医药价值链需要额外增加投入,但这一点国内企业却难以做到。而另一方面,跨国医药企业为了降低成本,把部分研发项目转移到了中国、印度、俄罗斯等成本相对较低的国家,即研发外包,这些国家的研发成本只有美国的1/5到1/10,科技人才也充足。

            “相比自主创新,为跨国药企提供研发外包服务利润更可观也更稳定。”李经理表示,越来越多的国内生物医药企业正开始承接医药研发的外包业务。

    症结:资金短缺是瓶颈

            天津溥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于在林认为,国内以仿制为主的医药发展模式和逐渐兴起的合同研发外包现象,一方面显示中小生物技术企业创新的不足,另一方面也暴露出配套融资等制度的缺位。

            他认为,国外的融资环境要比国内好很多,许多经验值得国内借鉴。举例来说,纳斯达克资本市场以较低的门槛和严格的监管,为美国至少280家中小生物技术企业搭建了良好的融资和再融资平台。“国内的上市成本太高,限制条件多、门槛高,这也让许多生物医药企业望尘莫及。”于在林认为,在资本市场方面,我国还缺乏针对尚未盈利的中小高成长型企业上市的证券市场。

            某融资顾问公司负责人屠忠炜表示,新医改启动已成为医药行业卖点,而在金融危机下,医药的抗周期特点也受到资本的青睐。

            根据国内权威VC网站chinaventure最新统计,最近6个月来(截至2009年9月14日),医疗健康行业拿到的VC投资达1.32亿美元,占同期中国VC总投资的19.09%,历史性地超越IT产业,成为VC投资最热门的行业。而在1年之前,医疗健康产业还排在第四。

            不过屠忠炜也表示,VC比较关注一些成熟型的传统医药企业,例如国药集团、亚洲制药等。“处于启动阶段、看不到盈利产品的中小型生物医药企业很难让VC投钱的。”

            相关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透露,在生物领域,风险投资主要集中于生产,基本上不在研发领域投资,这就形成了风险投资“不风险”的尴尬现象。

            屠忠炜还表示,政府有关部门可以充当创业投资的角色,设立生物医药产业化基金,企业可以利用产业基金来进行产品研发。“等药品研发出来了,成功了需要投入生产,吸引风投也就不成问题了。”

    前途:创新才是根本

            “医药行业不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而应该是智力和资本主导型的产业。”先声药业总裁任晋生表示。

            作为中国最大的医药外包公司之一,金斯瑞公司北京区域经理告诉记者,国内的企业都以仿制药为主,并不太注重药品的创新。与此同时,跨国药企通过医药外包的方式节约了成本,但仍掌握着最核心的技术。

            对此于在林表示,研发外包是医药经济发展的必然过程,但不应成为国内药企的终极目标,企业最终还是要走自主创新的路子。“做跨国药企研发外包的同时,也有利于国内企业熟悉国际规则、采用国际先进技术、了解国际标准的技术操作规范,最终为自主研发做铺垫。”“企业不能满足于做外国企业研发的代工厂,而要打造企业价值链的最上游,提高竞争力,掌握核心技术。”于在林表示,随着国家对生物技术领域的重视和相关配套政策的实施,给制药业带来了新的动力,政府引导生物制药领域的赛跑正在加速。

    电动汽车

    “技术领先”是误读政策和配套待完善

    每经记者  张超    发自北京

            现在的电动汽车看起来更像是一些不实用的概念车。“炒得火热,但应者寥寥,尤其是消费者根本不买账。”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一名专家昨天如此描述电动汽车的现状。这实际上也是中国电动汽车面临的尴尬。

            自2001年国家启动863计划重大电动汽车专项,到2007年《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管理规则》颁布,再到今年年初的《汽车业振兴规划》,国家政策对电动汽车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大,相关措施也越来越具体。工信部副部长苗圩多次表态,“政府将全力推动电动汽车的发展”。

            “电动汽车应该进入新兴战略性产业。”社科院经济学家徐奉贤对  《每日经济新闻》表示,不论是从节能减排、国家的能源战略,还是从发展民族汽车工业考虑,电动汽车都有理由得到更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发展:火一般炙热

            “每天有无数的电话打进来。”比亚迪新闻发言人王建均告诉  《每日经济新闻》,公司的“800”电话天天处于忙碌状态,他认为这表明比亚迪很受消费者青睐。

            比亚迪确实一度很风光。2008年12月15日,公司的第一款电动汽车F3DM风光上市,这家以生产电池发家的汽车企业吸引了全国车迷关注的目光,那段时间关于比亚迪汽车的新闻充斥在各大媒体的重要位置。

            在比亚迪的“刺激”下,几乎所有的中国车企都开始介入电动汽车领域。2008年底,长安奔奔电动汽车下线;2009年初,奇瑞S18下线;记者最新了解的情况是,北汽福田的迷迪年内也将投产……

            “这是中国汽车产业实现‘弯道超车’的好机会。”号称破解电动汽车电池世界性难题的河南漯河海奥通新能源公司董事长孟忠焕对《每日经济新闻》表示,中国在传统汽车领域已经不可能赶超西方,但是在电动汽车及其单项领域上却存在“超车”的机会。孟忠焕介绍说,海奥通年内电动汽车电池产能可达1亿安时,3~5年内可将产能扩大40倍。

            和海奥通一样试图借电动汽车发展这一“东风”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大有人在。实际上,在电动车产业酝酿发展之后,整个电动车的产业链迅速以整车厂商为核心向上下游漫延。

    现状:叫好不叫座

            有专家预计,因补贴政策、充电难题及维持等方面的问题,目前国内的电动汽车保有量不超过1万辆。

            “你在马路上见过比亚迪电动汽车吗?”原美国福特公司高级技术专家杨嘉林反问记者。杨此前一直坚持对新能源汽车泼冷水。“我们的技术远远不成熟,所以现在电动汽车没有市场。”

            2008年底,长安奔奔电动汽车下线后直接销往加拿大,这在当时曾引起高度关注。“首批出口时80辆。”昨天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长安汽车内部人士透露,该款车型在中国没有销售,原因是“不适合国内用户”。

            “目前电动汽车主要销售对象是政府或公共交通部门。”福田汽车人士对记者透露,此前,北京市政府曾经宣布采购北汽福田800多辆混合动力公交客车,而重庆、大连等地政府也先后宣布采购一定数量的电动汽车。但清华大学汽车系教授陈全世对记者表示,该补贴计划并没有涉及个人消费者,所以私人电动车的销量仍是一潭死水。“围观者众、购买者少”已经成为每次车展上电动车展台的固定现象。

            为了刺激电动汽车的产销量,国家在今年3月正式出台了《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其中明确提出新能源类汽车到2011年“占乘用车销售总量5%左右”。

            而在采访过程中,除了车企,大多数专家都对这一比例持怀疑态度。“能实现1%就不错了。”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付于武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而根据业内人士推算,2011年中国汽车年销量在800万辆左右,按照付于武的预测,电动汽车的销量最多8万辆。

    未来:政策和配套待完善

            “希望不是弯道翻车。”有要求匿名的汽车专家对《每日经济新闻》表示,国内电动汽车领域关于  “技术与国际汽车巨头站在同一起跑线”的言论是坐井观天、自欺欺人。“比亚迪  (电动车)的技术还无法和通用、本田相比。”

            此前,有关我国在电动汽车电池领域“领先”的报道层出不穷,“破解电动汽车电池世界性难题”、“铁电池”等屡屡见诸报端。“仅仅依靠电池就能驾驶电动汽车吗?”上述专家表示,即便电池先进,但电控系统、动力总成等传统技术弱点仍旧难以克服。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秘书长董扬此前也多次表达类似观点,认为坚持  “同一起跑线”观点的人是受到宣传误导,是希望借此获得政府支持和社会认可。

            “除了技术,政策和配套都需要完善。”陈全世对记者表示,要普及电动汽车,政府要加大先期投入、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出台有吸引力的资金补贴,而充电等配套设施的建设也尤其重要。

            “发展电动汽车的本意是没有错的。”徐奉贤对记者表示,相对于传统汽车,目前世界范围内的电动汽车研发都处于起步阶段,市场容量大、科技水平高、环保节能,优势非常明显,国家应该加大投入和支持力度。

    新材料产业

    期待政策针对性扶持

    每经记者  吴文坤  发自北京

            9月21日和22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三开座谈会,新材料产业有望得到扶持的消息,让业内人士相当兴奋。中国材料研究学会产业部主任刘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一旦再得到中央政策的针对性扶持,新材料行业发展将会更加迅猛。

    现状:产业地位重要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昨日获取了一本由国家发改委与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刚刚编制的  《中国新材料产业发展报告(2008)》(下称报告)。在报告中,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表示,新材料产业的发展对信息、生物、航空航天、新能源等产业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

            刘枫认为,相比传统矿物资源,新材料环保、节能,更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

            “材料是工业之母。”北京新材料发展中心主任万荣表示,很多高端工业都需要用到特异性能的新材料,没有新材料的发展,当前的结构调整特别是制造业升级不可能实现。他认为,新能源依赖的就是新材料,所以新材料尤其高端关键材料需要扶持,以免将来受制于人。“高端的材料对产业带动作用十分明显。”万荣表示,新材料虽然规模不像传统材料那么大,但一旦技术突破,其产业影响将是决定性的。

            业内人士分析,中央开始重点关注新材料产业也是基于当前该产业迅猛的发展势头。刘枫初步统计,当前国家级的新材料园区、产业基地超过50个。万荣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北京新材料企业数量约为1300家,该年实现销售收入近700亿。“新材料已成为北京第四大高新技术产业。”

    前景:众多资本看好

            据《报告》显示,未来中国新材料产业市场增长率将继续保持在20%以上,中国新材料产业市场规模在2010年将达823.7亿,而在2012年将超过1300亿。如此美好的前景自然会加速众多资本进入该产业并扩张的速度。

            刘枫透露,去年开始就有一些大的财团和风投与他接洽,希望能找到合适的新材料项目,目前已经有一些在谈判中,“资金不是问题,他们看重的是长期效益。”

            近两年,很多投资机构纷纷调整策略,特别成立新材料投资小组。万荣表示,包括外资、民资等对新材料产业越来越重视。北京新材料发展中心去年也成立了一个新材料投融资俱乐部,目前已有30个会员。

            随着创业板的开启,越来越多的新材料企业也想通过资本市场获取发展资金。据万荣透露,他们已经对10家新材料企业完成了调查,下阶段将推动其中的几家登陆创业板。

    政策:需针对性扶持

            业内人士认为,中央如要扶持新材料产业的发展,其政策需要更有针对性。

            据了解,新材料产业包括电子信息材料、新能源材料、航天航空材料、新型建筑材料等十几个大类及众多小类。“新材料产业太散,不能样样都来抓。”万荣认为,可以从新能源材料和环保材料这两大块入手重点扶持,这样也符合当前节能环保的主流。

            与此同时,业界希望政策更多地对新材料产业的中小企业进行正常倾斜。据了解,新材料企业大部分体量都不大,北京市的1300家企业中只有约10家上市公司。“中国80%以上的新材料企业都是中小型。”万荣表示,新材料企业也是典型的高科技企业,规模小,附加值高,由此也遇到了和其他类型高科技企业相类似的问题,比如融资渠道不畅、产学研结合不理想。万荣认为,解决的方法还是要由有关部门来推动建设一个完善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

            产业园区当前遍地开花的局面也必须得到重视。刘枫表示,有些地区科研实力不足、产业链不完整,建设新材料产业园区基础十分薄弱,但却为了地区利益勉强上马。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每经订报电话

    北京:010-59604220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33203568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无锡:15152247316

    上一篇

    启动第三轮融资舍得网欲造线下循环

    下一篇

    沪开发商报料:最大滨江地块恐无江景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